网上有关手机福建开心麻将要怎么开挂有挂吗(详细开挂教程)
网上有关“古代上朝的大臣都是什么级别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上朝的大臣都是什么级别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手机麻将有挂是真的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咨询加微信【】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1.手机麻将有挂是真的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
2.咨询软件加微信【】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时代不同,“官”不同
仅仅以先秦和明为代表
一、先秦时期的封爵
1、上古的“爵”
《通典.职官.封爵》上载有: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
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孟子.万章篇》说: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但以上这种“爵”只是一种名号,与后世的封爵有很大的区别。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这个最近有不少著作论述,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2、春秋战国时的封爵
战国以前,各诸侯国内部的爵实际上有卿、大夫、士三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各国按国大小待遇不同,如《左传》中载“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同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大,下当其下大夫。”有不同的食封标准,如《国语》中载“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左传》中也载赵简子曾有“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之语。
战国时,各国的爵大致有卿、大夫等。如各国都曾有“上卿”、“亚卿”、“客卿”等,均为将相所得的高爵。大夫一级如有上大夫、中大夫、国大夫、五大夫等。战国各大国出现了侯爵,如秦有彻侯、关内侯,楚有通侯,其他各国均有侯。除侯外还有封君,侯、君封地或以县计,或以户计,但仅能食其封地的租税,无军政司法独立权,不世袭。除此以外,各国还有一些特别的爵称,如楚国的封爵还有执珪、执帛。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定二十等军功爵: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以上相当于“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以上相当于“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以上相当于“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以上相当于“诸侯”)。 彻侯得食县(设令、长),关内侯食租税于关内,余大庶长以下十八等,则如吏职。凡斩获敌首级一颗,即赐爵一级,还要有赐田宅和服役人员一名的优待。有爵级则可为官,斩敌甲首一颗,赐爵一级,愿做官的,可以作“五十石之官”,即斗食小吏。
二、后期的官
明史志 职官
志第四十八 职官一
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其纠劾则责之都察院,章奏则达之通政司,平反则参之大理寺,是亦汉九卿之遗意也。
分大都督府为五,而徵调隶於兵部。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
於府部。是时吏、户、兵三部之权为重。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
孤,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原
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希阔不敌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
与执持是非,辄以败。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於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於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
夫之进退,悉颠倒於其手。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初,领
五都督府者,皆元勋宿将,军制肃然。永乐间,设内监监其事,犹不敢纵。沿习数代,
勋戚纨胯司军纪,日以惰毁。既而内监添置益多,边塞皆有巡视,四方大征伐皆有监军,
而疆事遂致大坏,明祚不可支矣。迹其兴亡治乱之由,岂不在用人之得失哉!至於设官
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详列后简。览者可考而知也。
宗人府三公三孤太子三师三少内阁吏部户部附总督仓场礼部
兵部附协理京营戎政刑部工部附提督易州山厂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
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宗
室陈请,为闻於上,达材能,录罪过。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并以亲王领之。秦王樉为令,晋王□、燕王棣为左、右宗正,周王隶、楚王桢为左、右
宗人。其后以勋戚大臣摄府事,不备官,而所领亦尽移之礼部。其属,经历司,经历一
人,正五品典出纳文移。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
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洪武三年,授李善长太师,徐达太傅。
先是,常遇春已赠太保。三孤无兼领者。建文、永乐间罢公、孤官,仁宗复设。永乐二
十二年八月,复置三公、三少。宣德三年,敕太师、英国公张辅,少师、吏部尚书蹇义,
少傅、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各辍所领,
侍左右,咨访政事。公孤之官,几於专授。逮义、原吉卒,士奇还领阁务。自此以后,
公、孤但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而文臣无生加三公者,惟赠乃得之。嘉靖
二年加杨廷和太傅,辞不受。其后文臣得加三公惟张居正,万历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
师。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
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太子宾客,
正三品掌侍太子赞相礼仪,规诲过失。皆东宫大臣,无定员,无专授。洪武元年,太祖
有事亲征,虑太子监国,别设宫僚或生嫌隙,乃以朝臣兼宫职: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
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三年,礼
部尚书陶凯请选人专任东宫官,罢兼领,庶於辅导有所责成。帝谕以江充之事可为明鉴,
立法兼领,非无谓也。由是东宫师傅止为兼官、加官及赠官。惟永乐间,成祖幸北京,
以姚广孝专为太子少师,留辅太子。自是以后,终明世皆为虚衔,於太子辅导之职无与
也。
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
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
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谕,曰书,曰符,曰令,
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
文册,曰揭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皆审署申覆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凡车驾郊
祀、巡幸则扈从。御经筵,则知经筵或同知经筵事。东宫出阁讲读,则领其事,叙其官,
而授之职业。冠婚,则充宾赞及纳征等使。修实录、史志诸书,则充总裁官。春秋上丁
释奠先师,则摄行祭事。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进士题名,则大学士一人撰文,
立石於太学。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
否,斟酌入告。颁诏则捧授礼部。会敕则稽其由状以请。宗室请名、请封,诸臣请谥,
并拟上。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
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正一品。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
国,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
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
政事,从二品以统领众职。置属官,左、右司,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都事、检校,
正七品照磨、管勾,从七品参议府参议,正三品参军、断事官,从三品断事、经历,正
七品知事,正八品都镇抚司都镇抚,正五品考功所,考功郎,正七品。甲辰十月以都镇
抚司隶大都督府。吴元年革参议府。洪武元年革考功所。二年革照磨、检校所、断事官。
七年设直省舍人十人,寻改中书舍人。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
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九月,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置四辅官,告太庙,以
王本、杜佑、袭学为春官,杜学、赵民望、吴源为夏官,兼太子宾客。秋、冬官缺,以
本等摄之。一月内分司上中下三旬。位列公、侯、都督之次。寻亦罢。十五年,仿宋制,
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检讨吴伯宗为武英,
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典籍吴沉为东阁。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
年等为之,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二十八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
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
论以极刑。」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
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悉罢诸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又改谨身殿为正心
殿,设正心殿学士。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
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
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仁宗以杨士奇、杨荣东宫旧臣,升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荣为太常卿兼
谨身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仁宗始置,阁职渐崇。其后士奇、荣等皆迁尚书职,虽
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景泰中,王文始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入内阁。自后,诰
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世宗时,三殿成,
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吏部。尚书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其属,司务厅,司务二人,从
九品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
一人,正六品。洪武三十一年增设文选司主事一人。正统十一年增设考功司主事一人。
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盖古冢宰之
职,视五部为特重。侍郎为之贰。
司务,掌催督、稽缓、勾销、簿书。明初,设主事、司务各四人,为首领官,有主
事印。洪武二十九年改主事为司官,裁司务二人。各部并同。
文选,掌官吏班秩迁升、改调之事,以赞尚书。凡文官之品九,品有正从,为级一
十八。不及九品曰未入流。凡选,每岁有大选,有急选,有远方选,有岁贡就教选,间
有拣选,有举人乞恩选。选人或登资簿,厘其流品,平其铨注,而序迁之。凡升必考满,
若员缺当补,不待考满,曰推升。类推上一人,单推上二人。三品以上,九卿及歛都御
史、祭酒,廷推上二人或三人。内阁,吏、兵二部尚书,廷推上二人。凡王官不外调,
王姻不内除,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僚属同族则以下避上。外官才地不相宜,则酌其繁
简互换之。有传升、乞升者,并得执奏。以署职、试职、实授奠年资,以开设、裁并、
兼摄适繁简,以荐举、起废、征召振幽滞,以带俸、添注寄恩冗,以降调、除名驭罪过,
以官程督吏治,以宁假悉人情。
验封,掌封爵、袭廕、褒赠、吏算之事,以赞尚书。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
非特旨不得与。或世或不世,皆给诰券。衍圣公及戚里恩泽封,不给券。凡券,左右各
一,左藏内府,右给功臣之家。袭封则征其诰券,稽其功过,核其宗支,以第其世流降
除之等。土官则勘其应袭与否,移文选司注拟。宣慰、宣抚、安抚、长官诸司领士兵者,
则隶兵部。凡廕叙,明初,自一品至七品,皆得廕一子以世其禄。洪武十六年,定职官
子孙廕叙。正一品子,正五品用。从一品子,从五品用。正二品子,正六品用。从二品
子,从六品用。正三品子,正七品用。从三品子,从七品用。正四品子,正八品用。从
四品子,从八品用。正五品子,正九品用。从五品子,从九品用。正六品子,於未入流
上等职内叙用。从六品子,於未入流中等职内叙用。正从七品子,於未入流下等职内叙
用。后乃渐为限制,京官三品以上,考满著绩,始廕一子曰官生,其出自特恩者曰恩生。
凡封赠,公、侯、伯之追封,皆递进一等。三品以上政绩显异及死谏、死节、阵亡者,
皆得赠官。其见任则初授散阶,京官满一考,及外官满一考而以最闻者,皆给本身诰敕。
七品以上皆得推恩其先。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一品,三代四轴。二品、
三品,二代三轴。四品、五品、六品、七品,一代二轴。八品以下流内官,本身一轴。
一品轴以玉,二品轴以犀,三品、四品轴以鋈金,五品以下轴以角。曾祖、祖、父皆如
其子孙官。公、侯、伯视一品。外内命妇视夫若子之品。生曰封,死曰赠。若先有罪谴
则停给。文之散阶四十有二,以历考为差。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
大夫。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
加授资德大夫。从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正三品,初授
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从三品,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
大中大夫。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从四品,初授朝列
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从五品,
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从六品,初授承务
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干出身授宣德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干授
宣议郎。从七品,初授从仕郎,升授征仕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从八
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从九品,初授
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外命妇之号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
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
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因其子孙封者,加太字,夫在则否。凡封赠之次,七品至六
品一次,五品一次,初制有四品一次,后省。三品、二品、一品各一次。三母不并封,
两封从优品。父职高於子,则进一阶。父应停给及子为人后者,皆得移封。嫡在不封生
母,生母未封不先封其妻。妻之封,止於一嫡一继。其封赠后而以墨败者,则追夺。
稽勋,掌勋级、名籍、丧养之事,以赞尚书。凡文勋十。正一品,左、右柱国。从
一品,柱国。正二品,正治上卿。从二品,正治卿。正三品,资治尹。从三品,资治少
尹。正四品,赞治尹。从四品,赞治少尹。正五品,修正庶尹。从五品,协正庶尹。自
五品以上,历再考,乃授勋。凡百官迁除、降调皆开写年甲、乡贯、出身。每岁十二月
贴黄,春秋清黄,皆赴内府。有故,揭而去之。凡父母年七十,无兄弟,得归养。凡三
年丧,解职守制,纠擿其夺丧、匿丧、短丧者。惟钦天监官奔丧三月复任。
考功,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以赞尚书。凡内外官给由,三年初考,六年再考,
并引请,九年通考,奏请综其称职、平常、不称职而陟黜之。陟无过二等,降无过三等,
其甚者黜之、罪之。京官六年一察,察以巳、亥年。五品下考察其不职者,降罚有差;
四品上自陈,去留取旨。外官三年一朝,朝以辰、戌、丑、未年。前期移抚、按官,各
综其属三年内功过状注考,汇送覆核以定黜陟。仓场库官一年考,巡检三年考,教官九
年考。府州县官之考,以地之繁简为差。吏之考,三、六年满,移验封司拨用。九年满,
又试授官。惟王官及钦天、御用等监官不考。凡内外官弹章,稽其功过,拟去留以请上
裁。荐举、保留,则核其政绩旌异焉。
明初,设四部於中书省,分掌钱谷礼仪、刑名、营造之务。洪武元年始置吏、户、
礼、兵、刑 、工六部,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尚书正三品,侍郎正四
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主事正七品。仍隶中书省。六年,部设尚书二人,侍
郎二人。吏部设总部、司勋、考功三属部,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二人。十
三年,罢中书省,仿《周官》六卿之制,升六部秩,各设尚书、侍郎一人。惟户部侍郎
二人。每部分四属部,吏部属部加司封。每属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寻增侍
郎一人。二十二年,改总部为选部。二十九年,定为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司并五
部属,皆称清吏司。建文中,改六部尚书为正一品,设左、右侍中,正二品位侍郎上,
除去诸司清吏字。成祖初,悉复旧制。
永乐元年,以北平为北京,置北京行部尚书二人,侍郎四人,其属置六曹清吏司。
吏、户、礼、兵、工五曹,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刑曹,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
主事四人,照磨、检校各一人,司狱一人。寻户曹亦增设主事三人。后又分置六部,各
称行在某部。十八年定都北京,罢行部及六曹,以六部官属移之北,不称行在。其留南
京者,加「南京」字。洪熙元年,复置各部官属於南京,去「南京」字,而以在北京者
加「行在」字,仍置行部。宣德三年复罢行部。正统六年,於北京去「行在」字,於南
京仍加「南京」字,遂为定制。景泰中,吏部尝设二尚书。天顺初,复罢其一。
按吏部尚书,表率百僚,进退庶官,铨衡重地,其礼数殊异,无与并者。永乐初,
选翰林官入直内阁。其后大学士杨士奇等加至三孤,兼尚书衔,然品叙列尚书蹇义、夏
原吉下。景泰中,左都御史王文升吏部尚书,兼学士,入内阁,其班位犹以原衔为序次。
自弘治六年二月,内宴,大学士丘浚遂以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居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王恕之上。其后由侍郎、詹事入阁者,班皆列六部上矣。
户部。尚书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其属,司务厅,司务二人,从
九品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
云南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宣德以后增设山西司郎中三人,陕西、贵州、
云南三司郎中各二人,山东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宣德七年增设四川、云
南二司员外郎各一人,后仍革。主事二人,正六品宣德以后增设云南司主事七人,浙江、
江西、湖广、陕西、福建、河南、山西七司主事各二人,山东、四川、贵州三司主事各
一人。照磨所,照磨一人,正八品检校一人,正九品。所辖,宝钞提举司,提举一人,
正八品,副提举一人。正九品典史一人,后副提举、典史俱革。钞纸局,大使、副使各
一人,后革副使。印钞局,大使、副使各一人,后俱革。宝钞广惠库,大使一人,正九
品,副使二人,从九品,嘉靖中革。广积库,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
典史一人,嘉靖中,副使、典史俱革。赃罚库,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二人,从九品,
嘉靖中革。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库,大使五人,正九品,副使六人,从九品,
丁字库二人,嘉靖中革一人,并革乙字、戊字二库副使。广盈库,大使一人,从九品副
使二人。嘉靖中革。外承运库,大使二人,正九品副使二人,从九品。后大使、副使俱
革。承运库,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嘉靖中革。行用库,大使、副使各
一人,后俱革。太仓银库,大使、副使各一人。嘉靖中,革副使。御马仓,大使一人,
从九品副使一人。军储仓,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后大使、副使俱革。长安、东
安、西安、北安门仓,各副使一人,东安门仓旧二人,万历八年革一人。张家湾盐仓检
校批验所,大使、副使各一人。隆庆六年并革。
尚书,掌天下户口、田赋之政令。侍郎贰之。稽版籍、岁会、赋役实征之数,以下
所司。十年攒黄册,差其户上下畸零之等,以周知其登耗。凡田土之侵占、投献、诡寄、
影射有禁,人户之隐漏、逃亡、朋充、花分有禁,继嗣、婚姻不如令有禁。皆综核而纠
正之。天子耕藉,则尚书进耒耜。以垦荒业贫民,以占籍附流民,以限田裁异端之民,
以图帐抑兼并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刍地给马牧,以召佃尽地利,以销豁清赔累,以
拨给广恩泽,以给除差优复,以钞锭节赏赉,以读法训吏民,以权量和市籴,以时估平
物价,以积贮之政恤民困,以山泽、陂池、关市、坑冶之政佐邦国,赡军输,以支兑、
改兑之规利漕运,以蠲减、振贷、均籴、捕蝗之令悯灾荒,以输转、屯种、籴买、召纳
之法实边储,以禄廪之制驭贵贱。洪武二十五年,重定内外文武官岁给禄俸之制。正一
品,一千四十四石。从一品,八百八十八石。正二品,七百三十二石。从二品,五百七
十六石。正三品,四百二十石。从三品,三百一十二石。正四品,二百八十八石。从四
品,二百五十二石。正五品,一百九十二石。从五品,一百六十八石。正六品,一百二
十石。从六品,九十六石。正七品 ,九十石。从七品,八十四石。正八品,七十八石。
从八品,七十二石。正九品,六十六石。从九品,六十石。未入流,三十六石。俱米钞
本折兼支。
十三司,各掌其分省之事,兼领所分两京、直隶贡赋,及诸司、卫所禄俸,边镇粮
饷,并各仓场盐课、钞关。浙江司带管在京羽林右、留守左、龙虎、应天、龙骧、义勇
右、康陵七卫,神机营。江西司带管在京旗手、金吾前、金吾后、金吾左、济阳五卫。
湖广司带管国子监、教坊司,在京羽林前、通州、和阳、豹韬、永陵、昭陵六卫,及
兴都留守司。福建司带管顺天府,在京燕山左、武骧左、武骧右、骁骑右、虎贲右、
留守后、武成中、茂陵八卫,五军、巡捕、勇士、四卫各营,及北直隶永平、保定、河
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七府,延庆、保安二州,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并北直隶
所辖各卫所,山口、永盈、通济各仓。山东司带管在京锦衣、大宁中、大宁前三卫及
辽东都司,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山东、福建各盐运司,四川、广东、海北、云南
黑盐井、白盐井、安宁、五井各盐课提举司,陕西灵州盐课司,江西南赣盐税。山西
司带管在京燕山前、镇南、兴武、永清左、永清右五卫,及宣府、大同、山西各镇。
河南司带管在京府军前、燕山右、大兴左、裕陵四卫,牧马千户所及直隶潼关卫、蒲州
千户所。陕西司带管宗人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
翰林院、太仆寺、鸿胪寺、尚宝司、六科、中书舍人、行人司、钦天监、太医院、五城
兵马司、京卫武学、文思院、皮作局,在京留守右、长陵、献陵、景陵四卫,神枢、随
侍二营,及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各镇。四川司带管在京府军后、金吾右、腾骧左、
腾骧右、武德、神策、忠义后、武功中、武功左、武功右、彭城十一卫及应天府、南京
四十九卫,南直隶安庆、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
凤阳、淮安、扬州十三府,徐、滁、和、广德四州,中都留守司并南直隶所辖各卫所。
广东司带管在京羽林左、留守中、鹰扬、神武左、义勇前、义勇后六卫,蕃牧、奠靖
二千户所。广西司带管太常寺、光禄寺、神乐观、牺牲所、司牲司、太仓银库、内府
十库,在京沈阳左、沈阳右、留守前、宽河、蔚州左五卫,及二十三马房仓,各象房、
牛房仓,京府各草场。云南司带管在京府军、府军左、府军右、虎贲左、忠义右、忠
义前、泰陵七卫,及大军仓、皇城四门仓、并在外临清、德州、徐州、淮安、天津各仓。
贵州司带管上林苑监,宝钞提举司,都税司,正阳门、张家湾各宣课司,德胜门、安定
门各税课司,崇文门分司,在京济州、会州、富峪三卫,及蓟州、永平、密云、昌平、
易州各镇,临清、许墅、九江、淮安、北新、扬州、河西务各钞关。
条为四科:曰民科,主所属省府州县地理、人物、图志、古今沿革、山川险易、土
地肥瘠宽狭、户口物产多寡登耗之数;曰度支,主会计夏税、秋粮、存留、起运及赏赉、
禄秩之经费;曰金科,主市舶、鱼盐、茶钞税课,及赃罚之收折;曰仓科,主漕运、军
储出纳料粮。凡差三等,由吏部选授曰注差,疏名上请曰题差,答刀委曰部差。或三年,
或一年,或三月而代。
初,洪武元年置户部。六年,设尚书二人,侍郎二人。分为五科:一科,二科,三
科,四科,总科。每科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惟总科郎中、员外郎各二人,
主事五人。八年,中书省奏户、刑、工三部事繁,户部五科,每科设尚书、侍郎各一人,
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五人,内会总科主事六人,外牵照科主事二人,司计四人,
照磨二人,管勾一人。又置在京行用库,隶户部。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典史一人,
都监二人。十三年,升部秩,定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部,度支部,金
部,仓部。每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总部主事四人,度支部、金部主事各三人,仓部
主事二人。寻罢在京行用库。二十二年,改总部为民部。二十三年,又分四部为河南、
北平、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十二部。四川
部兼领云南。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各领一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量
其繁简,带管京畿。每一部内仍分四科管理。又置照磨、检校各一人,稽文书出入之数
而程督之。十九年,复置宝钞提举司。洪武七年,初置宝钞提举司,提举一人,正七品;
副提举一人,从七品;吏目一人,省注。所属钞纸、印钞二局,各大使一人,
中国古代怎样祭祀?有哪些不同的祭祀?
皇帝以下的官员主要是三省、六部、九卿。
1、三师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三师,天子所师法,无所总职,非其人则阙。三公,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亲王拜者不亲事,祭祀阙则摄。隋废三师,贞观十一年复置,与三公皆不设官属。
2、尚书省
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尚书: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
六尚书:兵部、吏部为前行,刑部、户部为中行,工部、礼部为后行.(吏部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礼部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
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刑部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之政。
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
3、门下省
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门下侍郎二人,正三品。掌贰侍中之职。
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门下省有录事四人,从七品上。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
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典仪二人,从九品下。城门郎四人,从六品上。符宝郎四人,从六品上。
4、弘文馆
学士,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
5、中书省
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侍郎二人,正三品。掌贰令之职,朝廷大政参议焉。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起居舍人二人,从六品上。通事舍人十六人,从六品上。
6、秘书省
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一人,从五品上。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少监为之贰。
7、殿中省
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五品上。监掌天子服御之事。
8、内侍省
监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内侍四人,皆从四品上。
9、内官
贵妃、惠妃、丽妃、华妃各一人,正一品。掌佐皇后论妇礼于内,无所不统。
10、御史台
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中丞为之贰。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簿一人,从七品下。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
11、太常寺
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署,少卿为之贰。
12、光禄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品上。
扩展资料: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秦汉以来封建国家中央官制不断变化的结果。其组织较完备,分工较明确,是封建社会发展至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
这些一直沿续到清代,基本上没有改变。但有一点与明清不同的,唐代的尚书省有一个总机构,名为“都省”,都省之中以左右丞及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分管吏、户、礼左三部,兵、刑、工右三部。左右丞处于行政监督地位,而左右司则兼有总务管理的性质。
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长官为中书令、侍中,开元时皆为正三品(代宗时升为正二品)。
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门下省如果对中书省所草拟的诏敕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
凡中央各部、寺、监及地方各部门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认可以后,方送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或草拟批答,门下省如认为批答不妥,也可驳回修改。
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多次称中书门下为“机要之司”。《资治通鉴》卷192记载:他于贞观元年十二月对群臣说: 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人心所见,至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唐代官制
关于牛年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故事等
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古代,祭祀与保土卫疆是事同等重要的。
炎帝之祀,源远流长。《史记?封禅书》云,秦灵公三年(-423),在吴阳“作下畤,祭炎帝”。这是祭祀炎帝最早的记载,但不是最早的祭祀。对炎帝的祭祀,始于黄帝。《路史?后记》云,黄帝“崇炎帝之祀于陈”。《轩辕黄帝传》亦云:黄帝“作下畤,以祭炎帝。”
黄帝以降,历代踵事增华,崇祀有加。《通典》载:虞舜祀五帝于五府。周代立夏行“郊祀”,季秋“享明堂”,建巳月“大雩”(祭水旱),岁终“礻昔 先啬”,春始“耕帝籍”,皆配祀五人帝。或特祭神农。秦尊“四畤”上帝,炎帝配赤帝。汉初,祠“五畤”,“南方帝炎帝”;“祀九天”,炎帝代表“南方炎天”。晋袭旧制,郊祀五帝。“后周宪章多依周制,正月上辛祀昊天上帝于圆丘,以其先炎帝神农氏配五帝,天文并从祀”。唐初,定令每岁冬至祀圆丘,以赤帝配五方上帝。唐天宝六年(747)制,“三皇置一庙,五帝置一庙,有司以时祭飨”。唐宋以后,炎帝神农之祀范围更广、影响更大。但是,这些祭祀,大多是在王权中心所在地进行的。
陵寝之祭,不知眆自何时。《通典》说:“三代以前无墓祭,至秦代,始起寝陵于墓侧。汉因秦上陵皆有园寝,故称寝陵”。《史记?封禅书》云:元封元年(-110)汉武帝北巡朔方,“祭黄帝冢桥山”,但言墓祭,未言有园寝。据此,陵寝之祭,当是汉代后的事了。
炎帝之陵偏处南方,远离王权中心,但陵寝之祭,却不晚于汉代。《路史?后记》载:炎帝神农氏“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郡国志》云,炎帝神农氏葬长沙,长沙之尾……今郡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世纪》云,神农葬茶陵。《衡图经》云,茶陵者,所谓山谷生茶茗也。地有陵名者,皆以古帝王之墓……)。有唐尝奉祠焉(有唐代旧记)。太祖抚运梦感见帝,于是驰节敻求,得诸南方,爰即貌祀,时序隆三献(庙在康乐乡鹿原陂上,乾德五年建……)”。
炎帝陵所在地,古属荆楚,汉属长沙郡、长沙国达180年。有的研究认为,长沙因之得名的“万里沙祠”,是祠炎帝的,此说尚待考证。但汉高祖五年(-202),以陵名县,设茶陵县(炎陵县古属茶陵)是可信的。《路史?后记》这段话明示:在炎陵县炎帝神农氏,古有陵,汉有祀,唐奉祀,宋修庙。
宋代,炎帝陵寝之祀已成制度,元代未尝中辍,明清两代更趋频繁。现有祭文可稽的“御祭”,明代13次,清代39次。
民国期间,县府有春秋时祭或应县民之请,举行禳灾祈福之祭。湖南省政府于1940年10月祭陵一次。此后,由于多种原因,中断40余年。1986年,炎帝陵修复。199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祭炎帝陵。现已形成重阳节由省、市主典公祭,清明节由县主典民祭的祭典格局。自1986年始,炎帝陵举行大型祭祀活动60余次,前来祭祖谒陵的海内外人士达300余万人次。
至于民间祭祀,更是历史悠久,地域广泛,形式多样。祭祀时间随各地风俗而异。在南方,有源于蜡祭的春节祈福;清明、冬至扫墓祭祖;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的生辰祭祀;新粮初上的“尝新”之祀;遇有自然灾害的禳灾之祀等。
一位远古先祖,一座深僻的寝陵,为何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呢?
《礼记?祭法》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古代制定祭礼的原则是,只有为国为民作出了贡献的人才能享祀。对炎帝神农氏的祭祀,除了“酬功”之外,随时代不同,文化形象之异,具有更深的意蕴。
(一)作为五帝之一。
成书于东周早期的《周礼》有“祀五帝”和“兆五帝于四郊”之说,但未言其祥。《史记?封禅书》说,秦襄公作西畤,祠白帝;秦宣公作密畤,祭青帝;秦灵公作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祠炎帝。汉高祖二年(-205),“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通典》亦云:“唐虞祀五帝于五府,苍曰灵府,赤曰文祖,黄曰神计,白曰明纪,黑曰元矩”。上述青(苍)帝、赤(炎)帝、黄帝、白帝、黑帝,本是太微五精,即太微垣五帝之座,是天上的星宿,又称五天帝。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五行”说,在祭典中,常以“五人帝”即人间的五个帝王,配祀五天帝,形成五帝系列及其祭祀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炎帝为五人帝之一,配祀赤帝、南方帝或夏神。到战国末及秦汉时期,又以“五德终始”附会朝代更替,将五帝作为朝代更替周期的象征去祭祀。炎帝有火德,以火承木、位南方、主夏、尚赤。
以五人帝配祀,除祠五畤外,还有郊天、大享明堂和雩祭等。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是郊天。所谓郊天,就是在郊外设坛祭天。《礼记?礼器》云:“郊帝于郊,敬之至也。”《通典》云:“周制,王者必五时迎气者,以示人奉承天道,从时训人之义。故月令于四立日及季夏土德王日,各迎其王气之神于其郊,其配祭以五人帝……夏以炎帝”。《礼记?月令》载: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汉初,袭秦制,郊甘泉泰畤,祠雍五畤。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于洛阳城南七里,作圆丘八陛,中为重坛,天地位其上;外坛西,上为五帝位,赤帝配位在丙巳。唐武德初,定令每岁冬至郊天,祀昊天上帝于圆丘,配五方上帝。至宋以后,郊天礼中的五帝之祀才慢慢消失。
郊天为“大报天而主日”,“祀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礼记?祭义》)。在这些祭典中,以五人帝配天,表达的是古人对天地、神只、祖先的敬畏之心和报答之情。
(二)作为农耕文明的始祖
炎帝神农氏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其农业之祖与医药之祖的地位,千古不易。大礻昔、藉田,享先农,祀先医,是对他的特祀。
“大礻昔 ”又称蜡(腊)祭。《礼记?郊特牲》云,“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神,以报啬也。”《通典》云:“腊之义,自伊耆之代而有其礼。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是报田之祭也,其神神农,初为田事,故以报之。”
蜡祭是最原始的祭祀之一,始自神农氏,后来却成为对自己即“先啬”之祀了。初名蜡,夏更名嘉平,殷更名清祀,周复名大礻昔 。秦初称礻昔 ,后复称嘉平。汉复名礻昔 ,并沿用到清代。
蜡祭作为一项重大的礼仪,则沿于三代以下。历代虽有斟酌损益,但大体不改。《礼记?月令》云:孟冬之月,“礻昔 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孔颖达疏云:“按杂记,子贡观蜡云,一国之人皆若狂者”。《后汉书?礼仪志》亦云:“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 ”。由此可见,后来的蜡祭之仪,除了保持原始蜡祭祀“先啬”的本义之外,还有丰收之庆的含义了。
《通典》记载了唐开元年间蜡祭的盛况。皇帝礻昔 日礻昔 百神于南郊。礻昔 前,皇帝及从祀官斋戒。前三日,开始陈设乐器、礼器及御座。礻昔 日未明五刻,设神座,坛上置大明、夜明、神农、伊耆、后稷等一百九十位神主。仪程大致为奠玉币、毛血、奠玉帛,设馔、盥洗、奠爵如圆丘仪。然后读祝文、奏乐、行跪拜礼。祀日、月神的祝版、纸帛以火燎之;祀神农的祝版、纸帛则以土埋之。神农氏祝文曰:“维(某)年岁次( )月朔日,子嗣开元神武皇帝(讳),谨遣(具位)臣(姓名),敢昭告于帝神农氏:惟帝肇兴播植,粒此黎元,今时和岁稔,神功是报,谨以制币牺齐,粢盛庶品,明荐于帝。尚飨。”
《礼记?礼运》写到,孔子在参加蜡祭礼仪之后,“喟然而叹”。他对旁边的言偃说:“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指神农时代,孔说他没有赶上,但看到过志书,因而在观蜡祭之后,表示出对“天下为公”的神农时代十分景仰,可见蜡祭的影响是何等深刻。
蜡祭于清乾隆十年停止。“清初关外举行,庙建南门内,春秋设坛望祭。世祖入关,犹踵行之。”(《清史稿?礼志》)。蜡祭虽然停止了,但仍然可以从传统“春节”中感受“劳农大享礻昔 ”之农耕文化遗风余韵。
“藉田”与蜡祭一样,古已有之。商代的金文中就有“藉田”之辞。《诗经?周颂?载芟》是春耕藉田的乐章。蜡祭行于岁终,“报终成之功”;而藉田行于春始,祈求年谷丰登。
历代帝王对藉田十分重视,《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后汉书?礼仪志》曰:“正月始耕,昼漏上水初纳,执事告祠先农巳享。耕时,有司请行事,就耕位,天子、三公、九卿、诸侯、百官以次耕”。刘昭注引贺循《藉田仪》云,“汉耕日,以太牢祭先农于田所”。又引《旧汉仪》云,“春始东耕于藉田,官祠先农,先农即神农炎帝也”。《通典》云,“北齐藉于帝城东南千亩,”“作祠坛于陌南阡西,广轮三十尺,四陛三谴、四门”,“每岁正月上辛后吉亥,祠先农神农氏于坛上,无配飨,祭讫亲耕”。“大唐贞观三年(629)正月二十一日,太宗亲祭先农,藉于千亩之甸”。《宋史》亦载,太宗雍熙五年(988)正月乙亥,亲飨神农氏于坛上,以后稷配。礼毕,次诣耕藉位,行三推之礼。“元至大、至正皆命祭先农,祝文曰:‘皇帝敬遣某官昭告于帝神农氏’。此神农之祭于藉田也”(《炎陵志》)。明清均行耕藉礼。明太祖,清康熙、乾隆帝,都亲耕藉田。雍正时,还将藉田之礼推行到州、县,并一直沿袭至清末。柬埔寨至今仍有“御耕节”,亲王亲耕“圣田”。藉田礼仪包括行耕藉礼(享神农炎帝)和天子亲耕。其历史之久,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无与伦比。这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国,历代王权借重神农炎帝的感召力,亲劝农耕,兴农固本的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
“祭先医”也是对炎帝神农氏的特祀。我国传统医药学认为“医食同源”。炎帝神农氏在开拓耕播农业的同时,发现了医药。《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尝味百草,宣医疗疾,救夭伤人命”。《史记补三皇本纪》亦有:“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之载,故尊炎帝神农氏为“先医”。
炎帝神农氏对于医药的贡献,始见于《世本》,继有汉代的《新语》、《淮南子》等著作。成书于东汉末年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总结了炎帝神农口口相传的药学知识,并名为《神农本草经》,将发现医药的功劳归于炎帝神农氏。
祀“先医”之礼,始自元代。《元史?祭祀志》云,“元贞初年,初命郡国通祀三皇……岁春秋二季行事,以医师主之”。《春明梦余录》说,“至于有元,自国都以至郡县,皆立三皇庙,于医者之学,如宣圣释奠礼”。
明代以来,“尤以医道关系民生至重,乃即太医院立庙,以祀三皇”。清代亦于太医院内设三皇殿,祭祀先医。《清史稿?礼志》云,“先医,初沿明旧,致祭太医院景惠殿,岁仲春上甲,遣官行礼。祀三皇,中伏羲,左神农,右黄帝”,“礼部尚书承祭,两庑分献,以太医院官,礼用三跪、九拜、三献”。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祀先医”之礼在大陆已经消失,但“神农尝百草”的口碑仍广为流传。
(三)作为中华民族始祖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以炎黄子孙自谓,尊炎黄二帝为共祖。故春秋左丘明著《国语》,有“夫亡者岂无宠,皆黄炎之后”一说。
由众多氏族融合而成的古华夏族,始于炎帝时代。到黄帝时代,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先秦已基本具备雏形。此后,又经过几次民族大融合,至汉、唐,以古华夏族为主体,联合成长、壮大于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逐渐孕育为以多民族为主要内容,以多元一体文化为主要特征、超越狭义血缘关系的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共同实体。人们从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始兴与统一,以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意义上,仍以炎黄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并且作为中华民族原初缔造者、始兴与统一的象征、凝聚力与认同感的共同标志。于是,对炎帝神农氏的祭祀,又有了新的意蕴了。
这种意蕴,在祀典中表现为,由重视天地之祀,趋向更加重视先祖之祀,并随着中华民族的壮大而丕显。至宋代,在历经汉、唐的兴衰存亡之后,进一步深化。因而宋太祖在江山初定,百废待兴的乾德初,即“命李昉、卢多逊等分撰历代帝王碑,遣翰林侍诏孙崇望等分诣诸庙,书于石”。“诏三年一享”、“造祭器,送诸陵庙”,“各置守陵户五”,并遣官诣陵致祭。明太祖亦于乾符初握的洪武三年,即“访先代帝王陵寝”,“自伏羲、神农,各制衮冕,函香币,遣秘书监丞陶谊等往修祀礼,亲制祝文遣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两,具祭文修葺陵庙”(《炎陵志》)。在明代的“御祭文”中,几乎都有祈祝国泰民安之辞。
应该提到的是,在历史上,活跃于古夏地域外的一些民族,亦曾建立过若干割据皇朝,但他们仍追溯炎黄二帝为其先祖。北周,为鲜卑后裔宇文泰所建。《周书.帝纪》载:“太祖文皇帝......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的儿子孝闵帝即位后,诏称:“予本自神农。”辽为契丹族所建,元代脱脱撰《辽史》,直书:“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发祥于古华夏以此的元、清两代,他们入主中原之后,很快地认同并融入中华文化。元代除沿袭古制,行“郊天”礼、“祀岳渎”之外,十分重视祭先农、耕藉田,奉三皇、祀先医。有元一代,未曾稍怠。至元年间,大学士阿沙不花曾奉命诣陵致祭。清代入关以后,亦于顺治八年(1651),钦定帝王陵寝祭祀:“酃神农”,并钦遣侍读学士白允谦诣陵致祭。此后,凡国有大事,皆诣陵告祭。在现存的37篇“御祭文”中,告即位、亲政、复储的11篇,告靖边、军功的6篇,告灾祈福的1篇。
古华夏文化母体隔海相望的台湾,对炎帝神农氏的祭祀同样源远流长。台湾的神农信仰,至少始于明代。至今台湾以炎帝神农氏为神主的庙宇达一百三十余座,分别尊称为炎帝、炎王、五谷先帝、五谷爷、神农大帝、先农、先帝爷、药王大帝等。离家渡海,开垦台湾的先民们,对炎帝神农氏除了奉以农神药神,祈祝丰收吉祥之外,更多的是“数典念祖”,不忘根本。
到了近代,中华儿女经过争生存,谋统一,求发展,图富强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敬祖爱国之情已愈来愈强烈。于是就有了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会员在炎黄二帝陵前的慷慨陈词;就有了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的疾笔奋书:“中华终竟属炎黄”;
湖南省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披心沥胆:“岳荷炎帝余泽,捍卫湘土,饮水不思源,何异数典忘祖乎?”于是也就有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发起,社会各界共襄盛举,对炎帝陵的整修;台湾数十个炎帝神农庙,来炎帝陵为炎帝神农祀像开光;也就有了省市人民政府和海内外社会团体对炎帝陵的多次隆重祭典;“中华炎黄圣火”,炎帝陵“炎帝圣火”取火种仪式。
如果说,“五帝之祀”是慎终追远,对天地、自然、先祖的敬畏和酬答,而祀“先啬”、“先医”是报本返始,对农耕文化的推崇和承传,那么始祖之祭,则是敬祖爱国、表达对国家统一、民族昌盛的强烈愿望。
古之祀典,强调“生于心”。《礼记?祭法》云:“夫祭者,非物自外至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贤者能尽祭之义。”祭祀次数要求不烦不怠:“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礼记?祭义》。至于仪典,乃历代相沿,或因时因地因事各有斟酌。
炎帝陵祀典,宋始有定例。《宋史.礼制》载:“乾德初诏:历代帝王,国有常享,著于甲令,可举而行。......按祠令,先代帝王,每三年一享,以仲春之月,牲用太牢,祀官以本州长官,有故则上佐行事。”又定“太昊、炎帝以下……岁春秋祀以太牢”。宋开宝五年,易为五年一祀。诣陵致祭,则无常例,大致国有大事才遣官告祭。如淳熙十四年(1187)六月,天下大旱,宋孝宗诏“衡州葺炎帝陵庙”(《宋史?本纪》),并遣官告祭,禳灾祈福。
明初定议,“每三年出祝文、香帛,传制遣太常寺乐舞生斋往,命有司致祭。又命所在官以春秋仲月上旬择日致祭。又定每三年遣祭陵庙之岁,则停钦天山庙祭。”规定“遣使诣各陵致祭,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数,俾所在有司守之。”
清代祀典,虽因明代旧制,但显添厚重。《清史稿》云:“凡巡幸所莅,皆祭陵庙,有大庆典,祭告亦如之。”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平滇乱之后,“遣官致祭,颁册文、香、帛,给黄伞、御仗、龙纛各二,凡成武功,皆祭如典”。遣官诣陵致祭的礼仪十分冗杂。据《炎陵志》载,祭前,由钦天监择定宜祭之日,翰林院撰拟祭文,太常寺、工部、户部分别预备祭品、仪仗。由礼部开列侍郎以下,四品以上堂官名单,题请钦派致祭官。致祭官行前一日斋戒,届期赴礼部恭取祭品、祭文、仪仗,如遇皇帝亲阅,则另有程序。告祭官至地方后,各官朝服跪迎,并恭奉御祭文、香帛置龙亭内,供公所中堂,各官行三跪九叩首礼。祭前三日,告祭官斋戒,地方官备鼓乐、仪仗,行一跪三叩首礼,迎龙亭于祭所。祭前一日,告祭官省视祭品、祭器,地方官监视宰牲,然后率礼生演习礼仪。祭日四鼓,陈设祭器、祭品、牲俎,乐工,然后集庙门外恭候。五鼓,告陪祭官各朝服,由东戟门入殿。待击鼓三严,告、陪祭官就位。仪式为前后行三跪九叩首礼,中间三献、读祭文。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受胙、撤馔、送神等均歌乐章。执事礼生达三十九人。陈设为,御祭紫降香、沉速香、绫寿币各一;祭器为爵、俎、登、铏、簠、簋、笾、豆、篚、罇等四十一件;祭品为牛、羊、豕各一,羹、黍、稷、稻、梁、型圤、薧鱼、枣、栗、榛、蓤、茨、鹿脯、饼、菹、醢等二十六种;烛二品。时祭,即于每岁春秋仲月吉日,“由守土正印官一员致祭,执事以礼生。”“陈设及行礼仪节与遣官告祭同”,“惟无乐歌”(《炎陵志》)。祭文,由礼部颁发。乾隆年间定例,炎帝陵大祭“该银二十一两”,“春秋二季原额银二十两”(《炎陵志》)。
现代祭典,乃在陵殿前举行。陈设为谷、豆类(九十九种)、干、鲜果(九十九种)、鲜活中草药(九十九种)。主祭、陪祭、参祭人员各佩胸花标识,由仪仗队引导,步行至朝觐广场。届时,锣鼓、角号齐鸣,龙狮腾舞,数十支唢呐奏古乐《大开门》,午门徐徐开启。队伍由花篮引导,依次由午门入,至行礼亭敬香、三鞠躬,然后肃立恭候。九时九分,祭祀仪式开始。仪程主要有:
⑴典礼仪式开始;
⑵主祭人就位;
⑶击鼓九通,鸣金九响;
⑷鸣炮、奏乐(乐队演奏古乐);
⑸敬献供品(五谷、三牲、鲜果)
⑹敬献花篮;
⑺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座像)三鞠躬;
⑻主祭人恭读祭文;
⑼焚帛书;
⑽鸣炮、奏乐、礼成。
仪式结束后谒陵。
仪式不是固定的,可酌情增减。增加的如介绍参加祭祀的团体或主要人员、宣读祝贺活动的电文、接受捐赠等。仪式前后,在广场举行民间文艺表演。重大祭祀活动则刊碑纪念,并在谒陵后举行揭碑仪式。
台湾对炎帝神农氏的祭祀活动,以民间为主,多在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神农大帝诞辰日进行。钟宗宪先生曾撰文介绍,台北县三重市先啬宫一九九二年祭典盛况:“四月二十五日上午,由善信汇集一百多辆之大鼓车、南北管车、车鼓亭等车队,从先啬宫迎神出发,巡绕市境,市民们则在自家门口摆放香案牲礼祭品,当巡境队伍经过时,双手持香遥拜,并燃放鞭炮;是日,民众依例外烩宴客,各地食客络绎不绝,一时热闹非凡,交通为之堵塞。”其盛况所致,“三重市民代表会因代表参与迎神活动,出席人数不足而流会。”“四月二十六日上午十时,为诞辰祭典正式开始,由市长陈景峻亲自主祭,循古礼行三献礼,地方人士均各有所司,与前日之盛况相较,显得庄严肃穆。”
台湾社团在炎帝陵举行的祭祀仪式则较为简单。一九九○年,台北市姜氏宗亲会祭陵仪式为:⑴祭祀仪典开始;⑵鸣炮;⑶主祭者就位;⑷陪祭者就位;⑸全体肃立;⑹上香;⑺献花;⑻献供;⑼读祭文;⑽向始祖炎帝神农氏圣像敬礼;⑾自行上香祭拜;⑿恭焚祭文纸帛;⒀赠送纪念牌;⒁鸣炮;⒂礼成。祭祀后谒陵。近几年,台湾祭陵团体日增,仪式各异。有的着统一服装(古装);有的带炎帝塑像,在炎帝陵殿“开光”;有的仍行三跪九叩首礼,十分虔诚。
今日之炎帝陵,以华夏始祖的归根之地和中华文化的发端之源,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情纽带、不朽的精神圣山。她以跨越时空的力量,牵引着华夏儿女,跨洋过海,翻山越岭,步入其间。诣陵祭祖,所含蓄的文化意蕴和显示出的文化张力,是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和升华。
一炉馨香、袅袅不绝,烧燃了数千年,祈祝着“民富国强”。这是民族的夙愿,是亿兆子孙的心香。
一、关于牛年的成语:
椎牛歃血: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休牛归马: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羞以牛后: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二、关于牛年的俗语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牛耕田,马吃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六章二:“你将来打算归田,还是出洋?”脚一跺:“哼!牛耕田,马吃谷,这就是革命成功的下场!”
牛圈里头伸进马嘴来了。牛、马分槽喂养,在牛圈里出现马嘴,指多余。要人不要多嘴。艾芜《我的旅伴》五:“老女人大声骂老何道:‘有你说的!牛圈里头伸进马嘴来了!’”
牛口里的草,扯不出来。比喻难以得到一句实话,也泛指事情难以办到。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五章一:“嘿!你真傻,牛口里的草,扯不出来的。”
牛毛细雨,点点入地。细雨随下随渗入泥土。比喻扎实、深入。刘江《太行风云》五九:“要对照素华的工作作风,好好检查一下我们的工作。是牛毛细雨,点点入地,还是水过地皮湿?”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指不凭空说大话,要看真本事。李满天《水向东流》中二0章:“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这碌碡摆在当场,跟你没交情,跟我没来往,没多的,也没少的,咱们比一比,才见出谁真谁假。”
三、关于牛年的歇后语
老虎赶牛群——志在必得
老母猪跟牛打架——豁出老脸来了
老母猪和牛打架——豁出命来摔
老牛不怕狼咬——豁出去
老牛吃青草——两边扫
老牛筋——难啃
老牛拉车——埋头苦干
老牛拉犁——有心无力
老牛拉破车——慢慢腾腾
老牛死了——任人宰割
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四、关于牛年的故事
鞭春祈丰年
每年的2月4日通常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残冬终于退去,人们迫不及待地准备迎接春天了。?古人向有残冬出土牛送寒气的习俗,到两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固定为立春之际举行的土牛迎春仪式。
是日清晨,京城百官都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各郡县也举行同样的仪式。随后老百姓哄抢碎牛的散土,说是“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争来抢去,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谓之“鞭春”、“鞭牛”。
唐代诗人元稹(779-831)《生春》诗云:“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正是这一盛况的写照。?立春出土牛以祈丰收的习俗,经两汉入唐至两宋(960-1279),越来越丰富多彩。汉时“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以送大寒”。
丑的方位在北方偏东,十二生肖配十二地支,牛为丑,故立土牛于丑位为最佳方位。到宋代四门都开,各出土牛,牛身饰彩,鼓乐相迎,由人妆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句音gou勾)鞭打春牛,地方官行香主礼。一方面宣告包括农事在内的一年劳作开始,一方面祈祷当年的丰收。
宫中也行“鞭春”仪式,自然是皇帝主礼。街市上多有泥制小春牛出卖,于是春牛不仅是迎春仪式上的主角,也成了新春之际的吉祥物。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牛与春天具有天然的联系。
关于“古代上朝的大臣都是什么级别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