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微信小麻将有挂吗哪里买的到(详细开挂教程)
网上有关“如何开始禅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开始禅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手机麻将有挂是真的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咨询加微信【】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
1.手机麻将有挂是真的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
2.咨询软件加微信【】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禅修的基础是戒,在持戒的基础上修定,在定的基础上修慧。
推荐修习入出息念,入出息念定力提升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呼吸的进出明显、清楚,应注意入出息;
第二、当呼吸的进出变得比较微细、缓慢的时候,可以专注长短息;
第三、当呼吸的进出变得更加微细、缓慢时,可以专注全息;
第四、当呼吸变得很微细、若有若无时,可以专注微息;
第五、当呼吸与光融为一体时,应当专注禅相。
如果禅修者确定了入出息念的所缘,就应当依照佛陀教导的次第来实修。他应当:
So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这是第一步。即是说他只应在接触点这一带区域觉知入的气息以及出的气息,不应当造作,要注意自然的呼吸。
能够单纯地觉知入和出的气息之后,就如此持续地专注下去。如果不行,妄念还经常会生起,心很散乱,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用下面的几种方法。有四种方法可帮助禅修者解决心散乱的问题:
第一、少外缘
想要在自己禅修时少妄想的话,就必须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尽量减少外缘。放下没必要的干扰,要做的义务还是要做,做完了就把它放下;不要讲太多的话,不要进行无意义的讨论,不要有太多的思维,尽量让自己单纯。
如果禅修者热衷于管事,热衷于交际,热衷于弘法,热衷于讲话,是很难培育定力的。甚至就连学习教理也会障碍禅修。为什么呢?生活太丰富了。生活丰富,外缘就多;外缘多,心就变得复杂;心复杂,妄想当然就多。心经常攀于不同的外缘是没办法培育定力的。要让心平静无杂念,最好是能够做到不说、不听、不看、不想。这是第一点。
第二、平时要保持正念正知
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当中,要时常保持正念,觉知自己的呼吸,要如理作意,预防生起贪瞋痴。如果一个人经常生起贪瞋痴,生起不善心,要他坐下来就让心很快地平静,有可能吗?所以,尽量在平时——行、住、坐、卧保持正念、正知,生活越简单越好。生活简单,行为简单,心就简单。只要符合正道、符合于法就可以了。
有些人在禅修的时候修得很认真,但是一下座、一睁开眼睛,就把业处忘得一干二净。假如这样的话,即使你在禅修的时候能够爬上三尺,平时也会掉下两尺,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生活放逸、心念散乱,导致已经培育的定力退失掉,正在培育的定力不能够继续培育,没有培育的定力培育不起来。
不懂得修行的人认为只有在禅坐的时候才是修行,懂得修行的人则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禅修。禅坐的时候固然是禅修,但在走路、站立、躺卧时照样也可以禅修。懂得禅修的人会在生活当中时刻守护正念、正知,觉知业处。只要不是在睡觉,不是在做必须用心去做的事情(比如看书、听开示等),哪个时候不能禅修呢?!所以,对于懂得修行的人来说,坐下来禅修只是变换个姿势而已。在平时都能够把心念守护得很好,坐下来怎么可能会有很多杂念呢?这是第二点。
在这里,我想教大家经行的方法。经行的地方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空地、走廊、树下等处,只要是安静、少杂物、无障碍的地方就行。可以选一段大概10-20米左右的直线距离作为经行道。先站在经行道的一端,身体保持正直、自然,用右手轻轻握住左手背或手腕,放在脐下处,或者双手背着也可以。眼睛微微睁开,看着前方大约两米处。将心放在业处上,保持知道呼吸,决意:“从经行道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期间,让我的心不飘走!”然后迈步行走。经行时,不用走得太快,也不用太慢,速度比平时散步时稍慢点即可。要自然地走,不要造作,不要刻意放慢脚步。走到经行道的那一端之后,再转过身,缓缓往回走。如果走到中途发现心又飘走了,就应当停下来,让心回到业处之后再继续走,不要养成一边走一边打妄想的坏习惯。
大家不要忽略经行的作用,经行介乎于禅坐和日常生活之间。经行走得好,对禅坐有很大帮助,对日常生活的正念正知也有很大帮助。经行本身是一种修行的重要方式,对于喜欢长时间禅坐的人来说,它也是一种运动。大家要多多经行,习惯经行!
第三、让心平静
修行入出息念的所缘是很简单的,所以,不要用很复杂的心去面对很简单的所缘。如果你的心很单纯,对着同样也是很单纯的所缘,心和所缘才能够相应;如果用很复杂的心去面对很简单的所缘,心和所缘不相应,能够平静下来才怪呢!
当你坐下来禅修的时候,如果发现心躁动不安、妄想纷飞,这时不要勉强去专注呼吸,可以先让心平静下来,让心不要再去攀外缘,不要追忆过去,不要计划未来,要回到当下,回到业处。如果还是不行,可以修修佛随念,或者修修慈心 ,让心变得柔软、变得喜悦、变得堪任作业。拥有一颗柔软、适业的心,要去觉知呼吸就容易多了。
当然,如果心原来就很平静,很少杂念,当你坐下来的时候就应当直接把心安置在业处。刻意要让原本就很单纯的心平静下来显然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第四、数息
在禅修的过程中,如果妄想还是很多,《清净道论》建议我们可以用数息的方法来克服。
数息的方法是:入息的时候知道入的息,出息的时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一”;然后,入息的时候知道入的息,出息的时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二”……如此默念着数息。
《清净道论》里提到,在数息的时候,数字不应当少于五,也不应当超过十。如果数数少于五的话,心未免因空间狭窄而容易烦躁。如果数数超过十的话,由于空间过大、时间太长而心容易懈怠。因此,在数数的时候,从五到十之间任选一个数字比较合适。我们通常鼓励大家数到八,因为它时刻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八支圣道,要培育八支圣道。选择从一数到八时,在每一次呼吸的末端数: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如果你想选择在入息的末端数息也可以,即出、入、一;出、入、二……出、入、八。当然,选择数到十也无妨,它可以提醒我们要学习菩萨圆满十种巴拉密 。无论如何,应当注意的是,在数息的时候心应该放在呼吸上,数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不应当把心放在数字上。
如果这样数息,心还是会有妄念的话,就应当下定决心:“让我从一数到八的时候,心不能飘走。”用数息的方法设定一个时间段。假如数息从一数到八需要一分钟的话,那么,在这一分钟的时间段里心就不会飘走。如此一个数息单元是一分钟,两个单元就有两分钟,三个单元就有三分钟……用这种善巧来逐渐增加专注的时间。
如果在数息的过程中,心还是会飘走、还是不断地打妄想的话,应该再下定决心:“让我从一数到八的过程中,只要心飘走,一觉知就立刻重来!”比如数到六的时候发觉心飘走了,就不应当再继续数下去,重新回到一!假如仍然继续数下去的话,心将会对数息变得麻木,以后可能养成一边数数一边打妄想的坏习惯,那么数息就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一旦察觉到在数息的过程中心飘走,就回到一!一定要让自己在从一数到八这段时间内心保持清净无染。
假如用这种方法还是不行的话,那么可以用另外一种更加强烈的数息法。这种数息法就好像一个农夫在量谷或倒豆子的时候,一边倒一边快速地数。如何数呢?可以在入息的时候数“一一一一一”,出息的时候数“一一一一一”;入息的时候数“二二二二二”,出息的时候数“二二二二二”……如此一直数到八,让心不要有机会间断。如果一闲下来心就打妄想,就用这种方法。
假如这种方法还是不行的话,还有第三种数息的方法:当我们入息的时候,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出息的时候,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入息的时候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出息的时候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之,不要让心有停歇下来的机会。
根据阿毗达摩,心是识知目标的活动,每一心必定会有其所缘取的对象。假如心闲着没事干,它就会抓取其他的目标。我们用这几种数息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调伏心,让心平静,让心能够专注。
如果可以成功地数完一个单元——从一数到八——在数完之后再重新开始第二个单元、第三个单元……。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持续地专注呼吸大概15分钟、20分钟,乃至半个小时,如果心平静了,妄想也减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数息。为什么呢?因为数息毕竟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善巧,是专门用来对治妄想的。妄想减少了,就只是将心安住于业处觉知呼吸就行。
如果能够这样持续地专注呼吸30分钟、40分钟、50分钟……,由于心持续地专注,禅修者会发现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缓慢,越来越微细。因为身体宁静了,心就会变得平静;心平静了,气息自然就会变得缓慢。当呼吸变得缓慢的时候,在经典里就称之为“长息”。这时,就可以进入《大念处经》里所讲到的第二个阶段: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在这个阶段,气息开始比平时缓慢,气息经过接触点的时间也变长。这里的“长”是指时间的长,而不是长度的长。当他觉知到呼吸长的时候,他只需要知道变长的入息和出息就可以,不用念“入、出、长”。这样还是在鼻头接触点这个地方持续地保持清楚地了知长的入出息。有时候呼吸稍微快一点,或者说时间稍微短一点,这时就了知入出息是短的。用这种方法专注呼吸叫做“了知长短息”。
如果可以这样持续地专注,他可以进一步注意“全息”,也就是在《大念处经》里教导的第三个阶段: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这里的“身”不是指身体的身,而是指呼吸身。全身(sabbakàya)即全息,也就是呼吸的整个过程。
当呼吸变得缓慢时,可以专注呼吸的整个过程,把入息分为开始、中间、结尾三个阶段,把出息也分为开始、中间、结尾三个阶段,也就是呼吸的初、中、后。入息的时候,他觉知入息的初、中、后;出息的时候,他觉知出息的初、中、后。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当禅修者持续地专注呼吸,呼吸就会变得越来越缓慢、越来越微细。当他的呼吸变得微细的时候,心也应当变微细。如果气息变细了,心没有跟着变细,还是用之前比较粗的心去觉知微细的呼吸,那么,心和气息就不相应。心息不相应,心就容易跑开。比如地上有一根木棍,大家很容易就看到它。然而,若地上有一根头发或者一根针,只要我们漫不经心就很难看到它,是不是?要看清它,只有更细心一点。同样地,当呼吸变得微细的时候,心也应当跟着变微细;心变得细,才能觉知呼吸的整个过程,觉知它的开始、中间、结尾。
犹如看见一条蛇溜进树洞的时候,可以知道:这是蛇头,这是蛇身,这是蛇尾巴。同样地,当我们的呼吸经过这一带区域的时候,也应当知道:这是入息的开始、中间、结尾;这是出息的开始、中间、结尾。他也可以默念“初、中、后,初、中、后”,对呼吸的整个过程,包括入息的整个过程和出息的整个过程,都保持正念正知、了了分明。
他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在修习《大念处经》里讲到的第三个阶段: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如果能够清楚地了知呼吸的整个过程,有些禅修者会发现不久之后他的呼吸不见了,找不到呼吸。许多人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发现心似乎没有个目标,不知道要专注哪里是好。其实,呼吸变得微细是好事,而且越微细越好!然而,有些禅修者怀疑他是不是没有呼吸了。他不应该怀疑自己!《清净道论》中提到只有七类众生没有呼吸:胎儿、潜入水中者、无想天人、死人、入第四禅者、色界和无色界梵天人,以及入灭尽定者。禅修者应当省思:“你并不属于这七类众生当中的任何一种。因此一定有呼吸的,只因你智慧愚钝才觉察不到而已。”
在这个时候,他不应当急躁,更不应当去改变呼吸,企图让呼吸变得明显。他应当只是在这一点等呼吸就可以了。或者说,他没必要去注意呼吸,没必要去注意气息,只是知道“息”就可以。
什么是息呢?假如处在这个阶段的禅修者可以的话,把手指放在鼻头这个地方,他将能够感觉到这一带还是暖暖的,这证明息还在,这就是“息”。当然,这种假设只是让大家相信还有息存在,并不是要大家真的去尝试。
我们之所以把ànàpàna翻译为入出息,而不翻成呼吸,就是因为“入出息”一词可以涵盖修习过程中禅修者可以体验到的入出息的三个阶段,也就是:入出之息、气息、息。入出之息(呼吸)的相是动的;气息的相稍微静一点,但还是有动的相;息的相是静的。
在这个阶段,气息将变得很微细,微细到绵绵密密、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程度。这种微息我们可以称为“息”,它是静态的。在微息阶段,禅修者只应把心轻轻地安住在人中这一带区域,用“住息”就可以了,不用去找呼吸,也不用去改变呼吸,乃至连入息和出息都不用去管它,只是知道“息”就够了。这个阶段称为微息的阶段,也就是在《大念处经》里所说的第四个阶段: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当然,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这四个阶段是针对一般情况来说的。然而,在实际禅修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根据禅修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也就是说,这四个阶段对有些禅修者来说并非必经的过程。有些禅修者可能在觉知入出息不久之后,呼吸即变得很缓慢,这个时候可以直接进入全息的阶段,而不一定要经过长短息的阶段。有些禅修者可能在觉知入出息不久之后,即发现呼吸变得很微细,甚至觉察不到呼吸,这时可以直接进入微息的阶段,而不是说非要经过长短息和全息两个阶段不可。
如何是圆满地道(道阶次第):法王讲述五道十地功德特征
佛教最低的果位是初果须陀洹(见道位),已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证得位不退,入圣人之流,绝对不会退堕到凡夫,他是圣人,恢复了自性本具的天眼通、天耳通。虽然没有超脱六道轮回,但他从此不会再堕落三恶道,而是在人天两道往返。证得须陀洹之后,如果没有特别的因缘,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就证阿罗汉果,出离六道轮回。
《佛说四十二章经》(节选)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佛门修行者能成就的果位究竟是什么意思
平时,我们都自认为是修行人,那就要往里观察一下,现在我们修到什么程度了呢?大乘里面讲五道十地,我们如今是在哪一个层次上呢?每次发愿回向后,念圆满地道功德已,惟愿速得金刚持.圆满地道是那些呢?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 十地:指见道位的初地菩萨、修道位的二地至十地菩萨。 慈诚罗珠堪布曾说:如加行道。在凡夫道里这已经算是修得非常不错的了。从密宗的角度看,他的生起次第已经修到可以非常清楚地观想本尊,不但是心里面观想得清楚,而且可以亲眼目睹本尊像,无论是忿怒本尊还是寂静本尊都修到这种程度;在圆满次第上,他已经修到气脉明点全通了;在证悟空性方面,他已经悟得非常不错,只是对大光明还没有现量证悟,即没有证得一地、没有见道。仅管如此,经书上讲得很清楚:他若犯密乘根本戒而不忏悔的话,就一定会堕落。
今天在座的各位,是资粮道,加行道,还是根本就没有入门?!加行道最低的层次是从无造作的菩提心开始。当一心一意想要利益众生,有了为众生而成佛的决心以后,才有了不造作的菩提心,这是加行道的第一步。现在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菩提心呢?若没有,我们就根本没有入门,还在大乘佛教的门外,我们就是凡夫中的凡夫。以下为法王嘎玛巴在《解脱庄严宝论》关于五道十地讲解:说道阶次第 修行从最初发菩提心,然后精勤菩萨学处,就能一步一步的趋入菩萨之地、道次第了。菩提道之阶次摄言之可如下颂:“资粮、加行道,见道及修道,圆满究竟道,五道至圆成。”《菩提道灯论》,释五道时说: “下、中二类根器的人,最初学佛之时,先示以佛法之基础,然后使之启发行、愿二种菩提心,然后教以精勤集聚福、慧二种资粮。如是教示资粮道的教法。这样努力,渐次契证诸法空性,就能进入加行道"暖"位了。然后证入初欢喜地等见道、修道及究竟道等阶次”一、资粮道 一个具有(大乘)种性之人,最初发了大菩提心之后,向上师求得口授(修习福慧二行),乃至未得智慧暖相之前,这一阶段之善行、努力统名为资粮道。在这个阶段中,行者之宗教体验可以分为四个重点:欣乐佛法,增上意乐,实际体悟和心有所得。为什么叫做资粮道呢?这是(因为)要使行人成为堪能产生证悟暖相之法器而修福慧资粮,所以叫做资粮道;又与解脱相应,是为(诸)善法根本,故名资粮道。在这个阶段中,菩萨致力于十二种法要之修持:即四念住、四正断和四神足。 四念住是: 身念住:以正念观察身体。
受念住:以正念观察六尘、六识之感受。
心念住:以正念观察此心。
法念住:以正念观察(心所思法)。 这是小资粮道(初阶)时,所着重修持之法。 四正断是: 令已生起之恶法速疾断除,
令尚未生起的恶法或罪业不要生起。
令未生起的善业能够生起,
和令已生起之善法增长。 这是中资粮道(中阶)时,所着重修持之法。 四神足是: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和观三摩地。这是大资粮道(后阶)所着重之修法。 在一般供养护法神的仪轨里,有一句三足的骡子与三足的马。我小时候曾想,只有三只脚的骡子或马,它走路的时候怎么走?三只脚,比方两只肢在前面,一只脚在后面,这样怎么走呢?我一直想不通。后来才发现不是如此。三足就是和我们这边讲的四足一样,在供养护法神仪轨里讲的具有三足的骡子和马的意思,是护法神骑的骡子与马具有三种特点,第一、具有神足;第二、具有风翅膀;第三、具足快速力,是这样子的。它的意思并不是说长了三只脚,意思是说具有三种功德的骡子和马。同样这里四神足的意思是说我们经过修行的过程,获得四神足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身上长出了新的四只脚,而是说我们获得了四种神足的一种功德。 二、加行道 加行道是在资粮道究竟以后之进一步阶段。此时能证悟四圣谛法及其随顺抉择之四支分。此中有四位,即:暖、顶、忍、世等一法等位。 为什么名为加行道(或相合道)呢?那是因为此阶段之行人能契合真谛之证悟的缘故(或邻近真正见道位之前阶之故),所以叫做加行道(或相合道)。在暖位和顶位之时,会具足五根,即:信根、精进根、正念根、三昧根、智慧根。在忍位和世第一法位时,会具足五力:即信力、精进力、正念力、三昧力和智慧力。 三、见道 见道者,是在“世第一法”位之后,以止中修观四圣谛,因而生起同等之胜观。如观苦谛时,生起(对现世之满足)知苦法之忍相,对苦之事实知其为“真法”之智慧,对苦谛引生进一步之推广了解(知色界、无色界亦是苦相)之智慧,对此苦谛认知其确为真实之认知。每一圣谛皆有四种观察,故总其为十六种心,刹那之觉智和顺忍。 为什么叫做“见道”呢?昔所未见之圣谛,如今已见,故名见道。在此位时具有七觉支:正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乐觉支、轻安觉支(或清净觉支)、三昧觉支和平等觉支。 四、修道 修道位是指在见道位以后,迸而获取之各阶位。此又可分为世间(修)道和出世间(修)道两种。初项,世间修道者(是指住于此位之菩萨,仍旧修习)与世间共之色界初、二、三、四禅和无色界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等四定,需要修习这些禅定的作用有三: (一)降伏修道位所断舍之诸烦恼故。
(二)成就四无量心等殊胜功德故。
(三)为出世道(之修行)作基依故。 出世间修道:这是指缘于二种智慧之随顺修习止观法。见道时,四谛中之每一谛皆各有忍法和智法四种合成,四四一十六位,其中八位属于忍法,另八种属于智法,为修道位所属,计四禅定,无色界之(初、二、三)定及四无量心等,依彼而修习之止观也。若为契悟法性而修观者,则属于法智;若为证入智慧而修观,则为悟智。非想非非想处定之识,蒙昧不明,所以属世间定摄(不能用于修道)。何以故名为修道?于见道时之真如悟境数数修观(使增上广大),故名修道。此阶段具足八圣道分: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五、究竟道 究竟道者即是金刚喻定(或喻如金刚三昧)确知以后,无复再生(于轮回),或知无生之自性。金刚喻定者即是超过修道位之最后阶段,为相合道及无障碍道之总集也。此三昧无有任何障碍,坚实、稳固、一味、遍满,喻似金刚,故名金刚三昧。无有障碍者,世间各种违缘不能动也;坚实者一切诸有不能坏也;稳固者,诸妄念不能动也;一味者,其相一味也;遍满者,缘观一切所知法之总相真如也。得此三昧后,以证悟四谛之胜智抉知,从此无复投生于轮回,烦恼集谛之因已断尽故。知无生者,以证悟四谛之胜智缘观苦果已尽,无复再生苦果故。或简曰,因已消尽,无复再生果故。何以故名为究竟道耶?学处究竟故,已至涅槃城,道究竟故,此究竟位具足无学位之十法:即:无学正见乃至无学三昧等(八种无学正道,以及无学解脱及无学正智)(合共为十)此十种无学法者皆属五种无漏蕴法所摄。(例如,无学)正语、正业、正命三者属戒蕴摄;(无学)正念,正定属定蕴摄;(无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属慧蕴摄;正解脱属解脱蕴摄;正知及解脱智则属于见蕴摄也。 菩萨地道 前章所言之五道亦可释为:十三地或十三个阶次。颂曰:“初修学地诚信地,菩提萨埵之十地,以及究竟之佛地,总共说为十三地。” 《菩提道灯论》云: “欢喜及其他等地……”‘欢喜’是指(见道)之初地,‘其他等地’是指前面之资粮及加行二位,和初地以上之其他等十地也。” 初修学地:是指资粮道位中,自己的身心尚未臻于成熟之阶段。 诚信笃行地是指加行道时,于空性之体、理具足,(异常)诚信之阶段。此时凡是与波罗蜜多不相应之法,如悭吝等见(性)所断之烦恼,以及迷妄之所知障等,皆能降伏,令不现行。 菩萨十地,是指初欢喜地至法云地等十地诸阶位,《圣十地经》云:”诸佛子!十地者诸菩萨之十地也,如:菩萨欢喜地……离垢地……等是也。” 初欢喜地:乃第一次见道时,证空性之阶段。后二地至十地则为修道阶段。修道的意思是说串习、修习那初地所证之真如空性,使之成熟圆满的意思。 菩萨十地(或十个地阶)皆有总别二法。总法又分三:地阶之体性,地阶之语义和十地差别之因。 地阶之体性者:以现证法无我理之(出世)智慧偕同与彼相应之三昧,以此(定慧二轮)致力于(菩萨)学处者是也。 地阶之语义者:住于某一地时,以彼地阶之功德而进升至更高之地阶,故名为“地阶”。用譬喻来说:住于某地之智慧而(身心)享受之,就像牛圈中的牛,享受反刍时一样;乃(?)智着本身所行之道路,就像跑马场地一样;此(出世)智慧及一切功德之出生处,好象沃田一样。因为这些缘故,所以称之为“地”。 十地各各之原因者:此就证悟之深浅或成熟与否而区别者也。各地之不同类别,现以九门特征而论之: (一)定名特征,(二)名义特征,
(三)习成特征,(四)修行特征,
(五)清净特征,(六)证悟特征,
(七)所断特征,(八)投生特征,
(九)威力特征。 初地之名称特征 欢喜地 初地之名义特征:如果趋证此地,则与佛果相近,又能成就利生之事业,因此心生极大欢喜,故名为欢喜地。《庄严经论》云:“接近大菩提,能成利生事,心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初地之习成特征:于一切时处,心无虚伪或欺诈等十种法皆得圆成。如《现观庄严论》中所云者。 初地之修行特征:住于此地之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但于布施波罗蜜多特为偏重,意乐满足一切众生心愿故。《十地经》云:“住初地菩萨于十波罗蜜中,偏重布施度,非不修行其他波罗蜜多也。” 初地之清净特征:《十地经》云: “欢喜地(菩萨)视野广阔,以本愿力故诸佛现前,众多百千万乃至万亿那由他如来皆悉现前。见诸佛已,生殊胜广大心,恭敬、供养、承事如来及其僧伽。此诸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于诸佛所听闻正法,受持勤修,以四摄法成熟众生……,多劫供养敬事佛法僧,教导有情众生使其成熟,此诸善根皆悉回向无上菩提。以此三因广大功德而得清净。如彼金匠锻炼金块,越锻越纯,成办精品,初地菩萨亦复如是,以诸善根,清净身心,诸业成办。” 初地之证悟特征:大体而言,十地之各地于根本定之证境皆相同一致,其不同者在后得位(之功德)。分别言之,初地悟人法界之平等性,因而获证自他之平等性,此点《辨中边论》中亦曾说及“普入”之义。 初地之所断特征:因烦恼障而起之八十八种烦恼,皆为初地见道时之所断法。因现证法性故,此诸烦恼皆断舍无余,于所知障而言,则有三种相,其断除之相则似皮壳之层层脱落也。证初地时,五种怖畏亦得脱离。《十地经》云: “方证欢喜地时,五种怖畏即得除遣;所谓资生缺乏之怖畏,名闻不彰之怖畏,死亡怖畏,堕于恶道之怖畏,处众不安之怖畏。” 初地之投生特征:住于此地之菩萨,多投生南瞻部州为转轮圣王,能净除众生之悭吝障碍。《宝蔓论》云: “于此成熟故,为转轮圣王。”但此亦仅就其法尔自性而言者。其实,为成就利他故,众生有任何需要,即以其所需之方式而投生,因此能显现种种不同之相,《如本生经》中所训示者。 初地之威力者:经云: “菩萨住欢喜地,意乐增上发大精进,若得出家,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获百种三昧入正定聚,能见百佛得其加持,决定胜解,能动摇百世界,往游百佛刹,显现百世界,成熟百众生,住世百劫,能知百劫前际后际,开显百种法门,化现百种化身,每一化身具足百数弟子眷属,普皆显现” 二地之名称 离垢地是也。 二地之名义特征:住此地菩萨,不为破戒之障所污染,故名为离垢地。经云: “不为破戒染,故名离垢地。” 二地之习成特征:住此地菩萨圆满持戒,精勤律仪,报恩等八种善行。颂曰: “持戒报恩及忍辱,欢喜雀跃大慈悲” 二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普修十种波罗蜜,特于持戒波罗蜜偏重修持。 二地之清净特征:上述之三因中,广大善根能得清净。经云: “譬如金块,若彼金匠能如法锻炼,以火熔冶则能净除一切杂质而得纯净。二地菩萨亦复如是,其善根较前更为广大清净,堪能作业。” 二地之证悟特征:此地菩萨能证悟法界最胜义。自念:“我应精勤努力,现证一切法究竟圆满义。”此即一切义理中最胜之义。 二地之所断特征:从烦恼障之角度而言,二地至十地之间,修道所断之烦恼障共有十六。其中属于种子性者,尚未能断除而置之。现行之烦恼则皆能降伏之。从所知障之角度而言,则尚有染污,尤待净除。 二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于四大部州为自在转轮圣王,能使众多有情,不作十恶,奉行十善,其福报之果相有颂曰: “以七宝庄严,成利生轮王。” 二地之威力特征:能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证入千种三昧。 三地之名称 发光地。 三地之名义者:言住此地菩萨能开显法门及诸三昧,能使众生得广大法见,故名发光地。如颂云: “使法见广大,故名发光地。” 三地习成特征:具闻法无有厌足筹五种德相。如颂曰: “闻法无厌足,于法捐利养” 三地之修行特征: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特于忍辱波罗蜜精勤修持。 三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述,以三种因而得清净广大善根。经云:“如彼善巧金匠,能陶冶金块不减本量,尽诸暇疵。住三地菩萨亦复如是,住于善根,离诸盖障,欢喜清净,诸事成办。” 三地之证悟特征:住此地菩萨悟入法性及彼相应之法,实乃最胜之真理。为闻此法一颂一句,不惜身命,愿投三千大火聚中,如经所云。 三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帝释天王,能善巧降伏诸众生之贪欲烦恼。经云: “天王甚善巧,能降诸贪欲。” 三地之威力特征:能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证人十方三摩地等等。 四地之名称 焰慧地。 四地之名义特征:此地菩萨有以菩提分相应诸法,智慧光焰照耀,能焚二障,故名焰慧地。颂曰: “有火光明智,能焚二种障,不违菩提法,故名焰慧地。” 四地之习成特征:此地菩萨有常住山林等十种德性。颂曰: “常住山林贪欲小,知足清净持戒律” 四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精进波罗蜜偏重修习。 四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述,以三因力而能清净广大善根。经云: “譬彼金匠能造纯金,变铸种种庄严花巧,非彼顽金所能比拟。住四地菩萨亦复如是,其(广大)善根非下地诸菩萨等所能比拟者。” 四地之证悟特征:此地菩萨因证入一切无执之理,故于法无贪爱。 四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夜摩天王,堪能摧伏一切众生之坏灭见。颂曰: “为夜摩天王,于诸坏灭见,悉能摧伏之。” 四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获百万三昧。 五地之名称 难胜地。 五地之名义特征:住此地菩萨努力精勤教导众生,使之成熟,而诸众生反作种种逆行。菩萨见此不生烦恼,此二事者实为甚难,而菩萨能之,故名难胜地。颂曰: “能成利生事,又能护自心,此实甚艰难,故名难胜地。” 五地之习成特征:为利益故于成家结友等十法,此地菩萨皆悉远离之。颂曰: “家庭及亲友,贪恋复爱慕,喜住闹处等,菩萨皆远离。” 五地之修行特征: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禅定波罗蜜偏重修习。 五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述,以三因力,使诸善根广大清净。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以技巧净冶金块,镶嵌宝玉,世难其匹,亦非他金所能比拟。五地菩萨广大功德亦复如是,以方便智慧二者观察臻于极净,非下地诸菩萨等所能比拟。” 五地之证悟特征:住此地菩萨证相续离言胜义,能知十种平等性。 五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兜率天王,能摧伏诸外道见。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兜率天王,一切外道见,皆能摧伏之。” 五地之威力特征:于一杀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千百万三昧等。 六地之名称 现前地。 六地之名义特征:此地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而生死涅槃二俱现前,故名现前地。颂曰:“依般若蜜多,生死与涅槃,二者俱现前,故名现前地。” 六地之习成特征:能得布施等六法之圆满学处,亦具声闻、缘觉乘之六种出离法,此十二种法皆得具足。颂曰: “布施持戒及忍辱,精进禅定及般若,如是六度皆圆满,(是为现前地功德)。” 六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般若波罗蜜多偏重修持。 六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言,此地菩萨以三种因能净善根。经曰: “譬彼善巧金匠,能以技巧善镶缘妙宝玉,于彼金饰,世难相匹,亦非他金所能比拟。六地菩萨亦复如是,能运善根,以方便智慧,深入观察,得获清净光明,非彼下地菩萨所能比拟。” 六地之证悟特征:住此地菩萨,知诸法实相非烦恼,非不烦恼(非清净非不清净),彼缘起法,本无净不净故。 六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化乐天王,能善巧摧伏诸众生之现前我慢。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化乐天王,声闻难比拟,能摧诸我慢。” 六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亿万三昧。 七地之称名称 远行地。 七地之名义特征:此地菩萨所行之道乃惟一无二之路,其行(甚深)甚远,已至道之极端,故名远行地。颂曰: “所行惟一道,其道甚深远,故名远行地。” 七地之习成特征:住此地菩萨能清净除我执等二十种谬见,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等二十种觉分法,善能依止具足,如(现观庄严论所云者)。 七地之修行特征:住地菩萨总修十波罗蜜,特于方便波罗蜜偏重修习。 七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言,以三种因,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以一切珠宝巧镶金饰备极庄严,阎浮世界一切珠宝,难以比拟。七地菩萨亦复如是。彼广大清净善根,非声闻、缘觉,乃至下地菩萨所能比夺。” 七地之证悟特征:住此地菩萨,能证离一切言语义,知契经所言,诸法毕竟离言。 七地之投生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自在天王,于声闻、缘觉之现观成就,极为善巧。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自在天王,于圣谛现观,成博学法师。” 七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万万亿三昧。 八地之名称 不动地。 八地之名义特征:住此地菩萨于有相起意念或于无相起意念,二者皆不可动摇,故名不动地。颂曰: “二种意念所难动,是故名为不动地。” 八地之习成特征:住此地菩萨能于一切众生所行皆能如实知晓,如是等八种圆成法皆得成就。颂曰: “一切众生之心意,皆能现知而游戏。” 八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愿波罗蜜多偏重修习。 八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言,以三种因而得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造金饰,阎浮大王或以为冠,或以饰头,美妙庄严,其他众生所有宝饰无能比拟。八地菩萨亦复如是,其广大善根,至极清净,一切声闻、缘觉乃至下地菩萨,难以比夺。” 八地之证悟特征:此地菩萨彻悟一切法,离念想识如虚空相,证空性无主义,不惊不怖,获无生法忍。获无生法忍故,知不增不灭义,若诸烦恼或灭或增皆不可得。颂曰: “能知不增不灭义,及住四种自在处。” 四种自在者:于无分别得自在;于清净佛刹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业得自在。第八地菩萨于四种自在中证获前二项:即于无分别得自在,于清净佛刹得自在。据另一种说法,则八地菩萨能得十种自在:即于寿命得自在,于心得自在,于资具得自在,于业力得自在,于生处得自在,于愿得自在,于敬信得自在,于神通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法得自在。 八地之投主特征:住此地菩萨多投生为大梵天王,善能抉择声闻、缘觉诸教法。颂曰: “彼异熟果者,为大梵天王,大千之主宰,于声缘教法,善能作抉择,余者难比拟。” 八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证百万亿尘沙数三昧。 九地之名称 善慧地。 九地之名义特征:此地菩萨具各各妙明善智故。颂曰: “各各妙明智,故名善慧地。” 九地之习成特征:此地菩萨获愿无边等十二种功德故。颂曰: “清净愿无量,能识天人语” 九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总修十种波罗蜜多,特于力波罗蜜多偏重修习。 九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言,以三种因,得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善巧金匠,能造至妙金饰,为转轮圣王冠冕、项链庄严,非余大王及四州有情所有宝饰堪能比拟。九地菩萨亦复如是,以广大智慧善根而为庄严,非诸声(闻)缘(觉)及下地菩萨所能比夺。” 九地之证悟特征:于四种自在中,此地菩萨证获智慧自在,得四种各各正明智。何谓各各正明智?《圣十地经》云: “何谓四种各各正明智?所谓法各各正明智;义各各正明智;决定句各各正明智;诸学处各各正明智。此四正智于一切明相续不断。” 九地之投生特征:此地菩萨多投生于第二大千世界中,为大梵天王,善能答辩一切诸问题。颂曰: “彼异熟果者,于二千梵主,有情诸问难,皆能善回答,声闻所难及。” 九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间,能入千万亿无量诸佛刹微尘数三昧。 十地之名称 法云地。 十地之名义特征:住此地菩萨能降法雨,如大云聚,能降伏有情微尘烦恼,故名法云地。又,能证诸三昧及陀罗尼门法,遍满虚空如大云聚,故名法云地。颂曰: “二者俱堪能,如法遍虚空,故名法云地” 十地之习成特征:《现观庄严论》中无有解说,但《圣十地经》中云: “噫!诸佛子!如是诸菩萨乃至九地间,于无量所知法,以抉择慧分别观察,分别审择,等十法圆满修习,乃至于一切智得灌顶位” 故知十地者,即是一切智智之灌顶地也。何故名灌顶位耶?住十地菩萨,为十方诸佛光明灌顶,故名灌顶位。欲知其详,应读《十地经》。《宝蔓论》亦云: “诸佛放光明,为菩萨灌顶” 十地之修行特征:住此地菩萨总修十波罗蜜,特于智慧波罗蜜多偏重修习。 十地之清净特征:如前所言,以三因力成就广大清净善根。经云: “譬彼天神大庄严宝,无需工匠技巧,出现自然美妙庄严,置大自在天王顶而为冠髻或置其颈为宝饰,其余大天诸珍宝饰,无可比拟。十地菩萨智慧之因亦复如是。一切有情,一切声闻,乃至九地以下,诸大菩萨等,所难比拟。” 十地之证悟特征:于四种自在中,能圆证业力自在,随众生所乐、所需,能作种种变化神通,成办利他事业。 十地之投生特征:在此地菩萨多变现为大自在天王,能于一切众生、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善巧开示诸波罗蜜多法,颂曰: “彼异熟果者,生净处天王,无边智境主,胜大自在天。” 十地之威力特征:于一刹那,一腊缚,一须臾间,能入不可说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三昧,于一刹那间,能于一一毛孔中,示现无量无数诸佛菩萨并诸眷属。(以此广大不可思议境界)为诸人天种种众生广为示现。为应各各众生之所需故,能作种种变化示现,或现帝释,或现梵王,或现护世,或现王身,或现声闻、缘觉,或现如来身。《入中论》云: “刹那刹那间,能于一毛孔,示现诸佛陀,及无量菩萨,并诸眷属等,天人阿修罗,大众所围绕,无边显示出” 说菩萨十地竟。佛位究竟道者,此乃金刚喻定。彼时修道所断之烦恼及所知障,一时顿断无余。 以上诸地需三大阿僧祗劫始能历尽。《菩萨地论》云: “此诸一切需三大阿僧祗劫始能圆成。第一大阿僧祗劫时,菩萨超越资粮及加行二道得欢喜地。此亦必须恒常精进而后能得,若不精进则不能得。第二大阿僧祗劫时,菩萨由初地进至七地,再超越之而得八地。此一阶段为决定性。因诸地菩萨皆决定精进也。第三大阿僧祗劫时,菩萨由八地、九地而进至第十法云地。或有菩萨具大精进,则能超越若干中劫,或大劫者,能超越阿僧祗劫者,则未之有也。”
佛教的修行目标是自我生命的终极解脱。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达到阶段性的成果就是各种果位。成就果位是有严格的判定标准的,不是谁说自己获得什么果位就是什么果位。这套既定的标准,除了成就者本人现量(就是自己的现前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知道外,总有些许痕迹会流露出来,旁人会感觉到。
这些果位包括小乘的四果: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这四种果位都可称为圣人。
缘觉(独觉)的成就者称为辟支佛。
佛教大乘的果位真正具有意义的是从四种加行道开始,分别是:暖、顶、忍、世第一。如果圆满了四种加行道,跨入了见道位,这就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当代密宗的说法,见道位等同证得空性,已超凡入圣!在大乘显宗,见道位已是菩萨初地,也已超凡入圣!接着是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菩萨。十地半是等觉位,十一地就 是等正觉,成佛了!
关于“如何开始禅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