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战(为何每逢大战刘备都不带诸葛亮)

2023-09-22 60阅读

东吴大战,为何每逢大战刘备都不带诸葛亮?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才智高深,精通谋略,极善于用兵,三国也有传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刘备经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刘备也声称是如鱼得水。得到诸葛亮后,吃则同席,睡则同榻,形影不离,终日研究兵法谋略。

博望坡一战,刘备更是全权委托,诸葛亮也不负众望,一把火烧的曹仁李典片甲不留。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之后的每逢大战,刘备好像都没有带上诸葛亮,比如攻取益州,夷陵之战,征巴蜀等。个人认为,这不是刘备刻意为之,而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东吴大战(为何每逢大战刘备都不带诸葛亮)

首先刘备势力范围扩大之后,需要稳固的大后方。刘备得到荆州,诸葛亮也是功不可没。正是他趁着周瑜与曹仁在南郡决战的时候,让赵云偷袭了荆州。然而在得到荆州之后,刘备的势力范围极大的拓展。有新野县城,到整个荆州,刘备的兵力人才本来就捉襟见肘。可以说刘备倾尽全力才拿下了零陵、贵阳、武陵、长沙等郡。

但荆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一者东吴向刘备索要荆州。二者为了实现隆中对的决策,刘备必须再拿下益州。但刘备进攻益州前需要一个稳固的大后方,需要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来守荆州。而诸葛亮就是最佳人选。以他的谋略兵法大局观,可以确保荆州无忧。再加上刘备又新的了庞统,进攻益州又有法正和张松的协助,于是刘备果断留诸葛亮守荆州,这也是最好的安排。演义曾这样记载:

于是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镇公安。玄德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玄德自与刘封、关平在中军,庞统为军师,马步兵五万起程西行。

其次夷陵之战,诸葛亮并不支持刘备伐吴。关羽出兵北伐樊城,因吕蒙偷袭荆州而一败涂地。兵败走麦城又被马忠擒获,因拒绝投降关羽父子均被杀害。刘备得知后,气急败坏,声称誓与东吴不共戴天,张飞也要求即刻给二哥报仇。

然而此时却得到诸葛亮的反对,在他看来,曹魏是窃国之贼,是蜀汉最大的敌人。东吴只可以结盟,不可强图,因此诸葛亮建议先伐吴,后攻魏。当时持相同意见的还有赵云、马谡等。刘备为了大局,只能暂时放弃伐吴的计划。

刘备在蜀汉称帝后,他认为孙权背信弃义,伐吴势在必行。而且张飞亲到益州找到刘备要求替二哥报仇。但此时诸葛亮依然坚持联吴抗曹,这真的激怒了刘备。当誓死进谏的大臣还被下狱,刘备已经下定决心伐吴,但他深深知道,诸葛亮不支持他。一气之下,刘备声称“没有你我还打不了仗了”,索性伐吴之战就不带诸葛亮。

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蜀汉也需要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况且几十万大军出征,粮草军械共给都是问题。诸葛亮留守益州,供给粮草,也是最好的选择。演义曾这样记载:

宓伏地不起曰: “陛下不从臣言,诚恐有失。”先主大怒曰:“朕欲兴兵,尔何出此不利之言!”叱武士推出斩之。孔明闻知,即上表救秦宓。先主看毕,掷表于地曰:“朕意已决,毋得再谏!” 遂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

最后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更适合留守。诸葛亮虽然才识过人,精通兵法谋略。但他生性谨慎,善守而不善攻,而且讲究循序渐进的进攻,不敢冒风险。从后来的六出祁山便可看出,诸葛亮直接否定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绕道千里兵出祁山。刘备无论是攻取益州还是讨伐东吴,都要出奇制胜。

因此攻取益州时,庞统是最佳人选,他是进攻型的人才。讨伐东吴时,刘备想一鼓作气,剿灭东吴,诛杀孙权。想来他更忍受不了诸葛亮磨磨唧唧得到进攻,还是杀的酣畅淋漓些痛快,即使诸葛亮去了也少不了打嘴仗。因此从诸葛亮性格和用兵保守性来看,他更适合留守后方。

你是如何看待诸葛亮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在哪一集?

电视剧《三国演义》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是第30集。剧情:曹操在山上观战,见赵云不可挡,下令:“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云趁势砍杀,冲出重围,到长坂桥遇张飞,将阿斗交与刘备手中。 张飞在桥上令二十余兵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掀起尘埃,虚张声势。他怒目横矛,立马桥上。曹军见尘土飞扬,疑有伏兵,不敢上前。张飞怒喝一声,曹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于马下,曹操大惊,惶乱中拨马而逃。曹军在混乱中提兵赴江陵。荆州刺史引荆州军民降曹。 曹操夺取了荆州,乘胜率八十三万大军威逼江东,他陈兵长江北岸,虎视江东六郡。消息传来,东吴朝野一片震惊,武将要战,文官主降,争论不休。孙权不甘降曹,又恐力量不敌,举棋不定。 鲁子敬力排众议,愿亲到江夏,搬请诸葛亮共议破曹大计。孙权因刘备两次打败曹操,急于摸清曹军兵力,同意鲁肃去江夏探听虚实。

蜀国与吴国还会大战一场吗?

引言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中国历史上永远不停歇的一个循环。

所以,无论是魏蜀吴三方任何一个,他们最终都是希望能够统一天下的。更何况,诸葛亮的目的本来就是“匡扶汉室,统一天下”。

“统一”的这个思想自秦始皇之后,是所有的政治家都去追逐的一个时期。就拿三国来说,曹魏集团统一北方后,立刻兵指荆州,是为了统一;

东吴集团,虽然在早期规划上是与曹魏集团划江而治,可从其几次战略部署看,也是想要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向北方用兵;

至于蜀汉集团就更不必说了,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开启襄樊战役其实就是在为北伐做准备,后来的诸葛亮更是组织了五次北伐,但其终极目的还不是为了统一么?

分析

大家都知道,在所有的图形之中,三角形是最为稳固的。

把这一数学现象,放到现实当中,在历史上,“三足鼎立”的格局虽然是“混乱”可也是“相对稳定”的。

如果三方之中,没有哪一方能够轻易地消灭剩余两方中的任意一方,那么这个“三足”就会处于长期的焦灼和相持中。

除非有一方出现突发性事件,破坏了这个三角形的稳固,否则的话,没有人敢轻易发动大规模战争。而这,其实也是曹魏集团在面对蜀汉集团北伐时,始终以“防御”态势交锋的根本原因。

蜀汉北伐与曹魏集团的应对

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而其中有三次的目的都是为了占领陇右。

诸葛亮为什么要占领陇右呢?从战略角度出发,是因为他始终都想要兵分二路,而进攻中原。

这是诸葛亮的一个执念,虽然从蜀汉的整体战争潜力而言,兵分二路不是明智的选择。但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如果诸葛亮不兵分二路,那就势必要与曹魏集团做大量的攻坚战。

这在冷兵器时代对于兵力不足的蜀汉集团而言是非常艰难的。孙子兵法上就曾经说过“十而围之”,也就是说,以冷兵器时代的步兵攻城,需要准备10倍的兵力,才比较稳妥。

从军事角度而言,在冷兵器时代,兵器没有出现代差,防守一方要比进攻一方容易很多。除非防守一方有极其特殊的事情发生,否则的话以1:1的力量攻城,那进攻一方是基本上没有胜算的。

所以,诸葛亮会执着于两路出兵。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把一路做成“疑兵”,想办法来调动敌军的兵力,让蜀汉军事集团有形成优势兵力的可能性。

在失去荆州之后,从蜀汉集团的角度出发,从荆州直接发兵直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落空。诸葛亮把陇右定为自己新的战略目标。并一直为占据陇右而发兵北伐,希望可以有机会“两路发兵”。

彼时的诸葛亮其实并没有完全放弃从荆州发兵的想法,只不过他把这个军事企图寄希望于自己的盟友东吴集团。可问题是,每次东吴集团都不能很好地策应蜀汉集团的北伐,没能让曹魏集团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虽然在战术局部上有所成功,但却没能完成他自己的战略规划。这就与曹魏集团的应对措施分不开关系了。

曹魏集团应对诸葛亮北伐的方法主要集中于三个字“守、拖、耗”。曹魏集团的军事实力虽然是三国最强,但如果让他们同时面对蜀、吴双方的大规模进攻那也不太现实。

所以,在应对诸葛亮北伐时,曹魏集团不管军事上是否占据优势,始终以“守”为主。因为防守需要的兵力相对较少。曹魏军事集团如果能在“单线”以“防御”为主控制住兵力投入,就有可能在双线都能做到应对。

另一个就是“拖与耗”。这既是蜀汉集团担心的,其实也是曹魏集团的无奈之举。蜀汉集团战争潜力不足,只要打消耗战那肯定无法长久进行。

而曹魏集团其实也只能这么打,因为自从吴蜀联盟再次建立后,曹魏集团就始终面临两线作战的“可能性”。为了应对两线作战,曹魏集团必须要在局部战役中减少兵源损耗。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曹魏集团不这么应对蜀汉集团,而是与蜀汉集团展开大规模决战,那么荆淮一线的防守就会出现“盲区”,这样就很容易被东吴集团偷袭。

蜀国和吴国避免不了大战

蜀汉政权最终被曹魏政权所击败,但蜀汉政权失败后曹魏政权与东吴政权停止军事对抗了么?没有!

这就是政治与军事的残酷性,东吴作为一方割据政权,除非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否则不会主动投降。面对曹魏他们不会投降,难道面对蜀汉就会了么?当然也不会。

东吴不可能投降,蜀汉也不可能容忍“卧榻之处有他人酣睡”。所以,即便诸葛亮北伐成功,天下也不会立刻恢复安宁,还要继续打仗,而且比原来的战争更猛烈。

我做一个大胆的假设,蜀汉集团北伐如果能够成功,那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东吴集团在荆淮战线上进行了良好的军事配合。

除非这种情况发生,否则以蜀汉的战争潜力断然不可能获得北伐的成功。那么,东吴集团既然进行了军事配合,蜀汉集团的北伐还成功了。

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曹魏集团在军事行动中,出现了首尾不能相顾的局面。既然如此,荆淮军事战线就必然会落到东吴手中。之后东吴集团会兵出荆州,剑指中原。

而蜀汉集团的军事行动则是两线发动,最终占领关中。彼时的格局是,曹魏集团被切割。蜀汉集团所控制的区域就是战国后期的秦国疆域,而东吴集团最有可能控制的就是楚国的疆域。

战争的爆发点会以原三晋区域为核心,进而演变成两个“超级大国”的角逐。其战争规模,投入兵力,按照常理定然会超过西晋灭吴之战。

结语

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没有人会放弃“大一统”。所以,不会出现两个政权同时存在的现象。

吴蜀联盟虽然在有共同敌人曹魏集团的时候能够友好相处,甚至是配合。可诸葛亮的北伐一旦成功,联盟必然会破裂。战争一触即发。

更何况,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东吴集团不会在一旁作壁上观的。他们会在合适的时机对曹魏集团发动攻势。

这样一来,即便诸葛亮北伐成功,也要和东吴集团瓜分曹魏集团的疆域。到时候,战争规模只有更大,而不会更小。

东吴名将周瑜生平有哪些大事迹?

大好男儿,生于乱世,当手提三尺剑,立万世之功;旷世奇才,赤壁樯橹,鼎定三分天下!

这是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表达对周瑜的崇敬,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在长短,能留英明于世,便不虚此行,周瑜便是这样人物的代表,先看一下周瑜的简历:

东汉末年一代名将,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赤壁大战中率军与刘备联合,使用火攻大破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病逝于(非诸葛亮气死)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周瑜短暂的一生几乎称得上完美的人生,可惜天妒英才!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志向远大!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性格上“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如果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对出天下格局,那这个格局就只是一个概念而已,诸葛亮并没有能力去实现,而且整个赤壁之战诸葛亮只是活跃在刘备集团的后方,与正面战场并没有关系,而真正实现三分天下的便是周瑜。

火烧赤壁

(详情请关注后见那篇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以少胜多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经典战役!随后与曹仁交战的过程中,亲自骑马督战,被飞箭射中右胁,伤势严重,又过了两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此处并不是如《三国演义》所说,周瑜是假途灭虢,周瑜是详细的分析了天下的局势后要夺取益州,实现东吴与曹魏南北而治,在周瑜的眼中根本就没把刘备集团当成心腹大患,着眼于天下大局,可惜不幸英年早逝,在周瑜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三十六岁。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而赤壁大战,皆是周瑜与黄盖之功劳,足以令公瑾英明流传于后世。

周瑜绝不是像演义中描写的那样心胸狭隘,为人宽宏,唯独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敬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

平定江东

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当利,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江乘,进入曲阿,逼走刘繇。当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我用这支队伍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回去镇守丹阳。”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可见孙策收复江东,周瑜功不可没,是随孙策开拓江东基业的人,时年方二十四岁,可谓少年英才!又经历7、8年的修生养息,又协助孙策攻破皖城,虏获袁术刘勋家人及他们部下的男女亲族(二乔出于此时),接着进攻寻阳,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庐陵。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孙权即位后更交大权与周瑜,可谓是江东的半壁江山!

客观评价

客观来说综合才能在诸葛亮之上,尤其是在军事上,只是东吴还没建国就早早的去世了,主要表现在在以下方面:一是劝孙策取江东,开创基业。其时,北方豪杰林立,荆州刘表势大,只有江东土地肥沃,又有长江之天险,可以创业。事实证明,取江东成就了孙策的事业。二是取江东后为孙策策划了取庐江,再取荆州,再取益州,从而与北方划江而治,再一统中国的建议。从后来发展局势看,这观点无疑是英明而有远见的!而东吴的战略方针基本是符合这一走向。三是赤壁之战后,周瑜不同意借荆州江南四郡地给刘备,而主张一举趁势歼灭刘备。而孙权在称帝后也对此事有过反省,认为借地给刘备,是鲁肃的失误。如当时照周瑜的主张实施,便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了,很有可能便是南北对峙。周瑜的政治才能第四个表现则是攻占江陵后,规划了取益州大业。攻占南郡首县江陵后,他对孙权建议领兵取益州,然后兵分两路,一支从益州出发向长安,一支从江陵而至襄阳,如此北方可图了。如若周瑜不在取益州前病逝,得益州的就是东吴了,而周瑜的取荆州、定益州主张是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提出的!孔明当时提出《隆中对》时刘备可以说毫无根本。再比如,草船借箭,部分史料记载是孙权之谋,也有记载是公瑾之智,小编更倾向于后者!可惜,最终因周瑜的早逝而未能付诸实施,反让刘备取了益州。当然,周瑜还有极高的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

周瑜不是一名简单的文臣、武将或军师,他是真正的统帅!而与其能相媲美的只有曹操。然而,周瑜选择了辅佐,以当时天下大乱之事,周瑜的才能出身背景、才能远见、在当时的威信足以自己创业,尤其在孙策死后,周瑜的威望足以自立,但是周瑜一生对孙家忠贞不二,从一主而终,非曹操自立为王,令人钦佩!周瑜二十岁即当县长,卓而不凡,但与后来官至丞相的诸葛亮相比,定要逊色,但从军事才能上看,诸葛亮几乎没有什么闪光之处,不可与周瑜并肩相提。

受观念影响

周瑜被后世的诟病的原因概是当时的曹魏是从大汉手里接管的天下,而蜀汉也是沾了刘姓,只有东吴属于白手起家,自主创业,历朝历代对于正统的概念特别强烈,所以后世周瑜就被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玷污,而东吴最著名的人物周公瑾自然难逃厄运!按照现金流传下来的历史史料来看,毫不夸张的说周瑜乃旷世奇才!

隆中对战略中为什么没有考虑东吴背后出击的危险性?

导读:《隆中对》战略本来就是三分天下计,为何非要强求成为一统天下谋呢?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提出隆中对时刘备还是客居荆州刘表手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还是非常具备可行性的,而一统天下就有点画大饼类似远期规划的愿景了。而对于漂泊半生的刘备来说,能够三分天下就已经超出预期了。当然人的欲望是逐渐增长的,等吞巴蜀并汉中后就有了并吞天下的野心。但是三顾茅庐时没有,所以三份天下人才奇缺的刘备就认为诸葛亮是高人。至于三分天下后东吴背后出击的风险,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根本顾不上考虑。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台的背景

刘备从河北起兵抗黄巾开始到客居荆州刘表,中间依附过多少诸侯?刘备也通过自己的宽仁敦厚乃至腹黑曾经试图成为独霸一方的诸侯,但是都失败了。中原的幽、青、徐、豫等州他都做了尝试,陶谦和曹操也曾给过他机会,陶谦让过徐州;曹操给过豫州(这也是刘豫州的来历)。但是刘备都没有成气候,要不是荆州刘表收留估计刘备都要去流浪要饭去了。也就是说刘备在投靠刘表前几乎是走投无路了,即便是刘表也没太重视他给了他新野县作为栖身之地。刘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

也就是说刘备此时早就穷途末路,曾经割据一方的雄心壮志在磨难之下渐渐远去。年过百半,身边依然是关张、赵云。所以他见到诸葛亮时优先考虑的是生存,至于站在大汉皇叔的位置上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不过是他停留在口头上的政治口号罢了。所以即便他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在第二阶段“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过程有巨大的漏洞(东吴的威胁),但是他不在乎。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机会在乎,字曹操陈兵百万随时南下的生死存亡的时刻生存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诸葛亮当时的想法推测

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战略大师。号称足不出户,便可三分天下。这个个人感觉有些夸张了,因为我们的主要印象来自《三国演义》的书或者影视剧。诸葛先生已经被神话的不行了,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职场的角度来推测一下诸葛先生当时的心里,纯粹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啊。

我们先来看一下建安十二年隆中对出台时天下姓氏图,如上图所示。其中曹操占据北方,盘踞雍凉的马超和辽东的公孙氏都不会是曹操的对手。北方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而孙权割据江东,依靠水师和长江天险对抗曹操;而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以及汉中张鲁在诸葛亮看来都属于先天不足,暗弱无能之辈,不能承担统一天下的重任。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其主不可守;刘璋暗弱...

俗话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更何况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他肯定有出世辅佐主公一展所学的强烈愿望。可别听他和刘备说的什么“淡泊名利,终老南阳”,其实都是借口。人才尤其是胸有锦绣的大才都是不甘寂寞的,更何况是群雄并起的大时代?所以诸葛亮对于天下英雄都是经过认真分析的:

首先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都不是英主,不值得辅佐。而东吴孙权首先文臣齐备,而且都是江东嫡系:谋臣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文臣:张昭、顾雍、阚泽等等,设置连兄弟诸葛瑾都在东吴处。况且孙策留下话给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 外事不决问周瑜。这种情况内外都有人家江东嫡系,即使诸葛亮投靠过去也没有更好的位置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

再看曹操,即使郭嘉去世后文武还有荀彧、程昱、贾诩、司马懿都是高手。所以也没有诸葛亮的空间,即使勉强投效肯定也不能让对方言听计从(毕竟选择很多,不能听你一个人的)。正好刘备上门,谋臣没有正好符合诸葛亮的择主要求。所以诸葛亮再和刘备长篇大论《隆中对》时未尝没有打埋伏。也就是说先用最有可行性的三分天下计来吸引刘备,至于忽视东吴威胁两路出兵北伐的纯粹属于画大饼的长期愿景。所以说的非常含糊: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什么叫天下有变?诸葛亮没说。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对于现代职场应聘来说这是一种应聘技巧:小老板乐于给员工画大饼规划愿景目标,吸引员工在低薪状态下努力工作;而诸葛亮采用的是第二种,在未来领导面前既展示了真实的才华(天下三分的可行性),又展示了远期的愿景(忽略东吴威胁,不切实际的一统天下)。即使不可行,那时已经入职多年努力呗。PS:纯属胡猜,别当真。

小结:

依照刘备和诸葛亮的眼界不会发现不了《隆中对》中在北伐曹魏过程中,面临的东吴威胁的风险性。但是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个漏洞。对于当时他们来说势力弱小,只能通过联合孙权被拒曹操这个生死大敌。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