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将志,唐朝名臣李泌曾为大唐做过哪些贡献

2023-07-29 62阅读

大黑将志,唐朝名臣李泌曾为大唐做过哪些贡献?

李泌——最顶级的战略家,用一招为唐朝续命百年!

在前文《从小狐狸到老江湖,李泌的长安十二时辰》里,我们纵向回顾了李泌的一生。但受篇幅所限,他最重要的战略构想——贞元之盟,写的不够详尽,颇有遗珠之憾。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讲,构建贞元之盟的曲折经历,和它对唐、吐蕃、大食战略结构的影响。

大黑将志,唐朝名臣李泌曾为大唐做过哪些贡献

一、唐德宗时期的内外格局。

唐朝的历史从安史之乱开始,可以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部分。这两部分的差距之大,几乎可以当成是两个朝代看。

初唐、盛唐时期,唐蕃的战争格局总体上处于僵持阶段,虽曾有大非川、青海之败,但随着玄宗朝国力鼎盛,已逐渐在河西九曲、西域占据上风。

但755年的“渔阳颦鼓动地来”,让河陇唐军无力自守。吐蕃在剑南、河拢地区,处于予取予求的状态。

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已豪取兰州(甘肃兰州)、廓州(青海化隆西南)、河州(甘肃东乡)、鄯州(青海乐都)、洮州(甘肃临潭)、岷州(甘肃岷县)、秦州(甘肃秦安)、成州(甘肃西和)、渭州(甘肃陇西)等数十州,河西、陇右尽为吐蕃扬鞭之地。

综合各种唐史记载,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到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短短的50年间,唐蕃之间发生的见于明确记载的大小战争达69次之多。

肃宗时期(756一762年)4次,发生在关中心腹之地的1次;

代宗时期(763一779年)32次,心腹之地有12次。吐蕃攻入长安那次,就是在代宗广德元年(763年);

德宗时期(780一805年)33次。

可见肃、代、德三朝,唐蕃间的军事交锋,不论是烈度,还是数量都迅速上升。(李泌贞元之盟建成后,我们还会用到这组数据。)

唐德宗建中四年疆域图

唐德宗李适,就是接手了,这样一个烂摊子。

公允的说,李适是个不错的人(是不是好皇帝另说)。

虽然,在身边大臣诱导下做了不少错事,但他性格宽厚,愿意为了国家拧巴自己。

779年(大历十四年),他刚登上帝位,便诏告天下罢黜进贡鹰犬玩物。

山南的枇杷、江南的柑橘,每年进贡一次供享宗庙,其余一律停止。

其余,如奴婢、春酒、铜镜、麝香等贡项也一律废止。还下令将国家饲养的三十二头舞象、供皇帝狩猎用的五坊鹰犬全部放生,梨园使及伶官全部裁撤。

他过生日时,也禁止各地进献贺礼,并将藩镇李正己、田悦所献的三万匹缣全部纳入国库,代替租赋。

同时,他启用了唐朝数得着的财税专家杨炎,开始在全国大力推行“两税法”增加财政收入,梳理国家漕运。(《倒在权斗坑里的理财高手——唐朝宰相杨炎》)

但上述种种措施缓不济急,并不足以扭转唐朝百年来的沉疴痼疾。

而这时,李适性格中“识度暗浅,资性猜愎”(司马光语)的弱点渐渐暴露无遗。

在著名奸相卢杞的诱导下,德宗开始征收“房产税”(“间架税”)、“商业附加税”(“除陌税”)和“交易抵押金”(“纳质钱”)。

这下可犯了众怒,长安为之罢市抗争,全国上下民怨沸腾。(《唐朝名臣名将系列(六)——长得难看,心眼还坏,连皇帝都坑》)

而此时,安史之乱的另一个沉疴,藩镇割据也愈演愈烈。

从781年(建中二年)开始,唐朝连续遭受了“四镇之乱”、“泾原兵变”、“奉天之难”的打击。

在泾原乱兵突入长安时,口中高喊:“不抢你们的‘纳质钱’,不收你们的‘间架、除陌税’了!”

顿时,长安百姓几乎全部倒向乱军,一起与之鼓噪前行,可见民众对卢杞推行税制的恶感。

在“四镇之乱”、“泾原兵变”、“奉天之难”的过程中,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先后称王,朱泚占据长安称帝、李希烈在汴州(河南开封)称帝,史称“四王二帝之乱”。

逃出长安,困居于梁州(陕西汉中)的李适,不得不在公元784年(兴元元年)正月,颁布了《罪己诏》。

这份由陆贽执笔的《奉天改元大赦制》写道:“(朕)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察征戍之劳苦……,其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及所管将士官吏等,一切并与洗涤,各复爵位,待之如初,仍即遣使,分道宣谕,……并从赦例原免,一切不问。”

当初锐意削藩,不惜兵甲相见,如今罪己诏一出,藩镇因循旧制,起兵作乱之罪尽免。

不过短短三年,德宗心境之别,判若云泥。

就在彷徨无计之时,李适想起了漂泊在外的李泌,招其至行在(天子巡行之处)奏对。

此时的李泌,已是个63岁的老人了。

李泌出山图

二、李泌的战略宏图和记仇的唐德宗

李泌回朝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断然否决了,李适割地给吐蕃的想法。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唐军兵变,德宗仓皇逃出长安。

为了能够尽快平息叛乱,李适以割让安西(治所在新疆库车)、北庭(新疆奇台西)以及泾(甘肃泾川县)、灵(宁夏灵武)四州之地为代价,换取蕃军参与平叛。

但吐蕃军队行动迟缓,还在沿途不断劫掠唐朝百姓。

直到公元784年(兴元元年)五月,刚刚走到唐蕃边境的吐蕃军队,协助浑瑊在武亭川,大败朱泚叛兵,斩首万余级。

但随后,蕃军便以天气炎热,疫病横行为由撤军。

此时,长安尚未收复,德宗还在梁州(陕西汉中)流浪。

虽然对蕃军表现倍感失望,但吐蕃大相尚结赞前来索要酬劳时,李适还是准备履约,要把安西、北庭划给吐蕃。

他命陆贽起草了《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已共西蕃定议,兼立誓约,应在彼(四镇、北庭)将士、官吏、僧道、老,耄寿百姓等,并放归汉界……,然俊以土地隶属西蕃。”

李泌听说后,当时就炸了,对德宗说:“安西、北庭控扼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以分吐蕃之势,使之不能东侵,奈何拱手与之!且两镇将士,在河西走廊断绝后,困守孤城二十年忠心不改,现国无褒奖,却弃之而去,天下何守?!更何况,吐蕃观望不进,阴持两端,大掠武功等地,受赂而去,何功之有!”--《资治通览》。

李泌把德宗喷得哑口无言,但之前已经答应的事,总要有个了结。

李适决定,“许每年与赞普漂亮绢一万匹段者,本来立约,亦为收京,然於舅甥之情,此乃甚为小事”。(陆贽《翰苑集•赐吐蕃将书》)

尚结赞一听都气乐了,“小事儿?!你说的倒轻巧,这不是耍我吗?”

没有拿到酬劳的尚结赞愤愤不已,不久唐蕃外交史上最惨烈的一幕爆发,吐蕃在平凉川会盟时,劫盟杀使。

自唐朝副使崔汉衡以下,60余名唐官被扣押,1000余人被俘,史称“平凉劫盟”。

平凉附近的地形

平凉劫盟后,唐蕃关系瞬间跌入谷底。此后三十余年,李适开始执行强硬的对蕃“三不政策”(不谈合盟、不见蕃使、不接国书)。

德宗交好吐蕃的梦想破裂后,为打破唐朝的军事困局,李泌开始着手构建,“西联大食、北和回纥、东结南诏”的反吐蕃战略联盟(因在德宗贞元年间,也称“贞元之盟”)。

在李泌的战略构想中,“北和回纥”是关键所在。

大食远在西域万里之外,只能起到牵制吐蕃的目的;

东方的剑南虽近,但川、滇地形崇山峻岭,宜守不宜攻,也只能起到牵制作用;

唯独北方的回纥汗国,控弦者数十万,早就有南下扩展之心。

如果能将其矛头引向吐蕃,既可以极大缓解陇右唐军的防御压力,又可以将屯驻灵州(宁夏灵武)防御回纥的朔方军解放出来。

但问题是,李适只要一听见回纥二字,脑袋摇得比拨浪鼓还快。

这是因为,李适和回纥有旧仇。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适还是雍王时,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入回纥大营见牟羽可汗。

当时回纥可汗与唐代宗结为弟兄,牟羽可汗认为自己是唐朝皇帝之弟、李适的叔父,李适见他应行“拜舞”大礼。

李适的侍臣药子昂,以李适是太上皇(玄宗)的嫡孙,且当时唐庭有丧葬(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不应该“舞蹈”为由据理力争。

结果,牟羽可汗倒是没敢把李适如何,但把他的四个侍臣药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各打一百杖,魏琚、韦少华一夜后,便伤重而死。

虽然,牟羽可汗的母亲闻讯赶来,叱退左右,亲自捧着貂裘向李适道歉。

此事被李适认为是奇耻大辱,25年过去了,依旧耿耿于怀。

即便回纥确有联唐之意,主动开放了回纥道,方便关中沟通西域,德宗假装没看见;唐官杀了回纥使臣和商队九百多人,回纥没闹事,德宗也不吱声;回纥屡次遣使请求和亲,想都犯错误!!

但这么僵着,也不是解决之道,别的大臣不敢说,抗雷的事还得李泌自己来。三、北和回纥的争论和李泌的死缠滥打。

恰好边将上奏军队缺少马匹,原来河西产马之地,早就握在吐蕃手里了。唐朝的马匹只能向回纥购买,可李适兜里没钱,愁得直嘬牙花子。

李泌顺势对德宗说:“陛下如果能用臣的计策,数年之后,马匹的价格必然会掉到现在的十分之一,到时候军队就不愁缺马了。”

李适一听来了精神,忙问此等好计策,何不快说?!

这时候李泌能直接说联合回纥的事儿吗?

当然不能!直接说,李适一定会抵触!

政治家都是资深的唠嗑艺术大师,话必须得“绕着圈说”。

李泌开始往里绕德宗了,他先说:“作为一个明君,有时候得能委屈自己,事事为了国家和百姓,一切从社稷大计出发。”

李适一听明君俩字,马上点头,表示“我就是这样的君主!”

李泌见德宗上道了,便娓娓道来:“如果我们能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西结大食、天竺,吐蕃必然陷入困境,马匹也很容易得到。”

德宗一听,脸就垮了下来了,憋着气说:“其他三个国家都行,回纥绝对不行!”

李泌微微一笑,说道:“臣早就猜到陛下会作此反应,因此才在心中权衡再三。刚才陛下表示以国家为重,臣才说了出来,此计的关键点恰恰是回纥,其他三国倒是其次。”

这时,李适已经有点不高兴了,冷冷说道:“回纥提都别提!”

李泌抗声回道:“臣身为宰相,提建议是臣的本分。陛下可以不听,但不能不让臣说。”

李适见他态度如此坚决,反倒温言安慰:“爱卿的计策,朕言听计从,但是北合回纥之事,还是等到朕的子孙再去做吧!在朕当朝之时,断不可为!”

李泌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陛下不许,莫非是因为当年陕州之耻吗?”

李适咬牙启齿的说:“韦少华他们因为朕的缘故受辱而死,朕岂能忘记?只可惜国家多难,没有机会报仇,但绝不能与回纥和解。这事到此为止,你别再说了!”

唠到这个地步,换成别的大臣就剩叩头谢恩了。没治罪,已经算捡着了。但李泌不能放弃,为了大唐他必须把德宗的心结解开。

他接着说:“害韦少华的人是登里可汗,可登里可汗是被现任合骨咄禄可汗杀的,可见合骨咄禄替陛下报了仇,有功于陛下,理应接受封赏,怎么会和陛下有仇呢?再说后来,张光晟杀突董(回纥使臣)等九百余人,合骨咄禄竟不敢杀朝廷使者。这说明,合骨咄禄确有与唐亲善的意图”。

德宗闻言,实在有点压不住火了,“爱卿坚持认为,北和回纥于国有利,那就是朕不对了呗!”

李泌当仁不让,二目直视德宗:“臣为了社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倘若苟且偷安、一味迎合,有何面目去见肃宗、代宗的在天之灵!”

德宗凝视李泌良久,终于软了下来,勉强说了一句:“容朕徐思之(你让朕好好想想吧)。”

李泌心里清楚,“徐思之”就是德宗的搪塞之词。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您跟我这儿,讲什么聊斋呀?!

但他会放弃吗?

当然不会!

李泌不光是为了德宗对他的信任,他还要为了大唐上千万百姓考虑。联合回纥无果,陇山(六盘山)防线的压力就无法缓解;

陇山防线大量驻军,唐朝经济的伤口就无法愈合;

伤口持续流血,德宗推行的“两税法”改革,迟早要崩盘;

更严重的是,若吐蕃与回纥联手,大唐将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泌画像

接下来的日子,李泌一连十五次跟德宗提起这件事,却被否决了十五次!

这次李泌真的急了,跟李适说:“陛下既然不答应联合回纥之事,那放老臣回家吧!”

德宗见李泌要摔耙子不干了,也有点懵圈了。

他只好和颜悦色的对李泌说:“朕不是不听的进谏,不过是和爱卿讲道理嘛!你怎能离我而去呢?”

李泌一看德宗态度缓和,马上说道:“陛下愿意跟臣讲道理,诚乃天下之福!”

李适说道:“朕可以委屈自己,但不能对不起韦少华他们。”

李泌却说:“以臣看来,并不是陛下辜负韦少华,而是韦少华辜负了陛下”。

德宗听到李泌的话,觉得很惊讶。

李泌接着说:“陛下在陕州时,韦少华等人让陛下万金之躯深入回纥大营,而又没有事先通好相见的礼仪,使得回纥恣意妄为,这不是韦少华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吗?更何况,可汗的母亲向陛下双手献上貂裘,喝退左右,并亲自送陛下乘马而归。说成委屈了陛下对呢,还是说成没有委屈陛下对呢?是陛下向牟羽屈服了呢,还是牟羽向陛下屈服了呢?”。

李泌这一顿绕,把德宗给绕糊涂了。

他对旁边的李晟、马燧说道:“故人最好别再见面,朕素来怨恨回纥,现在听李泌之言,也觉得自己有点理亏,你们二人以为如何?”

李晟和马燧什么人物?

战场上滚了一生,精得眼睛毛都是空的。

两位深谙边事的老将,对唐朝的军事态势烂熟于心,早知联合回纥是唯一之路。

再说了,二人都因为平凉劫盟一度被德宗猜忌。

恰恰是李泌回朝后,对德宗说:“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之者,望陛下坦然待之,使其自保无虞”,感动得两位老将嚎啕大哭。

李晟和马燧对视一眼,又看了一眼李泌,小心翼翼地说:“果如李泌所言,回纥似乎可以原谅。”

李适一声长叹:“你们都不站在朕这边,朕还能怎么办?”

李泌知道德宗已经妥协了。

但李适的面子还得找补回来,他赶紧说道:“臣以为,回纥并不可恨,历来的宰相才可恨!譬如吐蕃,趁我国有难,出兵占据河西、陇右(今甘肃及青海东部)数千里之地,又悍然入寇京城,导致先帝蒙尘、銮驾播迁,此乃百代必报之仇!而过去的宰相不为陛下分析这些事情,却一味要跟吐蕃结盟,殊为可恨!”

这话的意思是,您是英明神武、目光如炬的,都是前面的宰相是蠢货,非要和吐蕃劫盟。这事儿真不怪您!

李适听了,心里稍微松快点,但他还有一个疑问,“朕和回纥结怨已久,之前刚刚遭遇吐蕃劫盟,其后又屡屡拒绝回纥和亲之请,现在主动提出和解,他们会不会拒绝,招致周围的夷族耻笑呢?”

李泌胸有成竹:“绝对不会。臣可以马上写信给回纥可汗,告诉他若想和亲,必须答应五个条件:

一、向陛下称臣;

二、向陛下称子;

三、每次派来的使团,不得超过二百人;

四、每次用马匹与我朝互市,不得超过一千匹(自肃宗年间起,回纥常以大量劣马换取唐朝的丝绸,给唐朝财政造成了重大负担);

五、不得以任何理由挟持汉人出塞。

如果上述五条,回纥都答应了,咱们就许其和亲。如果不答应,咱还不搭理他们了。您看怎么样?”

说实话,李泌提的五条德宗当然愿意,但骄纵的回纥能不能答应,李适心里还是存疑。

他说道:“自从至德年间以来,唐与回纥一直是兄弟关系,现在一下子让他们做臣属,恐怕有难度。”

李泌见德宗的思路已转到操作细节了,心知此事已成,便说:“他们想与大唐和好,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们的可汗、国相素来相信我的话,臣写一封书信把道理讲清楚就行了。”

果不出李泌所料,回纥收到书信后,即刻便遣使上表,不但称臣、称子,而且五个条件全部答应。

德宗大喜过望,对李泌说:“回纥人为何如此敬畏你?”

李泌赶紧把高帽,给德宗轻轻戴上:“这都是因为陛下英明,臣有什么力量!”(“此乃陛下威灵,臣何力焉!”)

德宗高兴之余,对李泌说:“回纥已经和好了,招云南、大食、天竺之事,怎么办呢?”

李泌答道:“联合了回纥,吐蕃就不敢轻易犯境了,再招抚南诏,便是断去吐蕃的右臂。大食在西域实力最为强大,自葱岭尽西海,地半天下,与天竺皆慕中国,代与吐蕃为仇,臣知道一定可以招抚成功”。

四、贞元之盟的战略意义。

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十月,回纥合骨咄禄可汗派妹妹、国相和其他高官为迎亲使,一千多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赶到长安,迎娶咸安公主(德宗第八女)。

合骨咄禄可汗在给德宗的上疏中,用极为谦卑的语气说:“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若吐蕃为患,子当为父除之!”(《资治通鉴》卷二三三)

意思就是,“咱们以前是兄弟,现在我娶了您女儿,就是您半拉儿子。吐蕃那小子,要是以后再敢揍您,我踢死他!”

还别说,李适这女婿真是说到做到,回鹘(娶咸安公主后,改称回鹘)骑兵大量南下,在天山南北、河西走廊,与吐蕃展开了长达50多年的血腥角逐,极大地缓解了唐朝陇右防线的压力。

而在与回纥联姻之前,唐臣杨良瑶已持节杨帆西洋,联络大黑衣食(阿拔斯王朝)。这比郑和初次下西洋,早了整整620年。(详见拙作《唐朝名臣名将系列——同为宦官,出使西洋,他比郑和早了620年!》)

杨良瑶西去联络大食,是否和大食王达成协议,历史并没有详细记录,但《新唐书 • 大食传》记载,“贞元中,(黑衣大食)与吐蕃为劲敌,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

可见,杨良瑶联络大食获得了实际上的效果。

唐朝航海线路

剑南方向的南诏国,也逐渐与吐蕃貌合神离,“归唐之志益坚”。最后于贞元九年(793年)五月遣使上表,正式归唐。

贞元十年(794年)正月,南诏国王异牟寻亲率大军攻入吐蕃,大破吐蕃军于神川(今云南丽江县境),并乘胜进军,连拔十六城,俘虏吐蕃亲王五人、军队十余万人。

至此,李泌心中“西联大食、北和回鹘、东结南诏”的宏伟战略计划全部完成(史称“贞元之盟”)。

此后百余年的东亚格局,一直都以大食、回鹘、唐、南诏围攻吐蕃为基调。

文章开头我们讲过,肃、代、德三朝爆发战争的次数分别是4次、32次、33次。

从数量上看,德宗朝似乎战争最多,李泌贞元之盟的意义,体现在哪里呢?

这就从唐蕃两军的战争态势上看了。

凤翔与长安的位置关系

肃宗、代宗和德宗前期(建中、兴元年间),吐蕃长期保持着对陇山防线的军事压力,没到秋季吐蕃骑兵必来抢粮劫掠,唐军每每戒严死守,唐史称之为“秋防”。

即便如此,吐蕃军队依旧能多次进兵凤翔(陕西宝鸡),长安为之戒严。

但北和回鹘完成后(788年),唐军已有余力固守陇山一线,并开始将战略支点外拓。

贞元五年(公元789年),陇右节度使李元谅复筑连云堡、良原故城(今灵台梁原)、新筑崇信城,逐渐开始挤压吐蕃控制区。

贞元七年(791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今甘肃平凉),扼弹筝峡口(三关口),又筑朝谷堡(东距平凉三十里),取名彰信堡。三级防御体系建成后,泾原方向的防守压力得以缓解。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灵州大都督杜彦光在关中西北方复筑盐州城(陕西定边)。至此,盐州和杨朝晟屯兵的木波堡(今甘肃环县东南)形成掎角之势。

大诗人白居易为此,欣然写下名篇《城盐州》,“自筑盐州十馀载,左衽毡裘不犯塞”。

良原故城、崇信城、平凉城、彰信堡、泾州和凤翔的位置关系

河陇如此,在吐蕃势力稍弱的川西,唐、南诏的联合效果则更为显著。

801年(贞元十七年),维州之战爆发。

韦皋指挥九路唐军齐头并进,“转战千里,凡拔城七,军镇五,焚堡百五十,斩首万余级,捕虏六千,降户三千,遂围维州及昆明城”—《资治通鉴》)

而后,他又用刀“犒劳”了,从朔方千里驰援的吐蕃军队,十万蕃军半数被歼,生擒大相论莽热“献俘阙下”。

公允的说,李适晚年唐庭政治愈发糜烂,但在对外战争中,唐军却逐渐夺回战争的主动权,

唐蕃战争态势的变化,让吐蕃以战养战的战争策略,难以收到效果。随着,最后几任吐蕃赞普,在宗教上大量投入国家资源,吐蕃本就岌岌可危的经济彻底崩盘。

最终,一度刚猛无匹的吐蕃王朝,在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轰然崩塌。

而安史之乱后,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唐朝,却能摇摇晃晃支撑到907年。

这就是李泌贞元之盟的高明之处!

纵观李泌一生,虽因披着修道的外衣而被后世儒家所轻(“常持黄老鬼神说,故为人所讥切”《新唐书·李泌传》)。

但他所行所止,都堪称不折不扣的阳谋。

就拿“贞元之盟”来说,回鹘强盛后,南下与吐蕃争夺生存空间是必然的,李泌要做的只是拉住回鹘,不使其成为吐蕃的盟友。

黑衣大食和吐蕃也一样是结构性矛盾,杨良瑶西访不过是给他们一个继续的信号。

而南诏国在玄宗朝倒向吐蕃后,虽然吐蕃与之和亲,但多年不断征粮征兵,早就令其不堪忍受(吐蕃曾数次从南诏征兵去西域征战)。李泌要做的不过是告诉南诏国,你还有一个更好的结盟选择。

这三点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作为一个身在迷雾中的当事者,如何纷繁的信息中,辨别真伪,明确用废,便是考验政治智商的难题了。

793年(贞元九年),南诏国上表归唐时,李泌已经无法看到了。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他在长安宅中安然故去,享年六十八岁。

这位两度拜相、四代帝师的老臣,从玄宗朝的小狐狸,成长为德宗朝的老戏骨,为了大唐他耗尽了最后的心力。

当他长眠于榻上,心中应无遗憾!

有谁推荐些动画片和动漫歌曲?

一、《捕捉闪耀的瞬间》(MANISH)

《捕捉闪耀的瞬间》(煌めく瞬间に捕らわれて)是经典日本动漫《灌篮高手》片尾曲之一,是日本女子乐队MANISH乐队的歌曲。

二、《地球ぎ》 (松泽由美)

这首伤感歌曲是日本十大经典动漫悲伤歌曲之一,是《圣斗士星矢之冥王十二宫篇》的片头曲,由日本知名女歌手松泽由美演唱。

三、《HEART OF SWORD ~夜明け前~》(浅仓大介)

这首动漫音乐是由古桥一浩执导,根据和月伸宏同名漫画改编的同名动画片《浪客剑心》的插曲。

四、《只凝视着你》(大黑摩季 )

あなただけ见つめてる(只凝视着你)出自日本著名漫画家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SLAM DUNK)TV版片尾曲,是一首充满激情的动漫歌曲。

五、《月迷风影》(有坂美香)

《月迷风影》是《十二国记》的片尾曲,是十二幻梦绘卷一辑中的音乐。这也是一首伤感的动漫歌曲,由日本女歌手有坂美香演唱,在伤感的日本动漫歌曲精选集中被归为动漫十大伤感金曲。

六、《Time after time》(仓木麻衣)

《Time after time ~在落花纷飞的街道上~》(花舞う街で~)是日本女歌手仓木麻衣演唱的歌曲,动画《名侦探柯南》最受欢迎的歌曲”。

七、《君がいるから》(上原多香子)

这首歌曲是日本动漫《海贼王》中所有经典歌曲中的其中一首,这首作品由日本流行音乐组合SPEED成员之一的上原多香子演绎。

八、DAN DAN 心魅かれてく(FIELD OF VIEW)

DAN DAN 心魅かれてく(渐渐被你吸引)这是一首值得推荐的轻快的动漫歌曲,这首歌是TV动画『龙珠GT』片头曲,被龙珠迷们誉为神曲,本首单曲词作者的是生前享有多项殊荣的“日本传奇歌姬”——ZARD乐队主唱坂井泉水,而演绎此曲的日本乐队组合FIELD OF VIEW也正是凭借着这首『龙珠GT』主题曲而逐步走向其歌唱生涯的巅峰。

九、《only my railgun》(fripSide)

如果你喜欢欢快可爱的动漫歌曲,那么这首欢快的日本动漫歌曲《only my railgun》(只有我的电磁炮)绝对适合你,这首歌是fripSide(二期)的第一首单曲,由八木沼悟志谱曲、编曲,该曲也是TV动画《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的片头曲。

十、《暁の车》(南里侑香)

《晓之车》是2002年日本动画《机动战士高达SEED》的插曲,由FictionJunction YUUKA(南里侑香)演唱,梶浦由记创作。这也是一首伤感的动漫音乐,这首歌也被成为“日本动漫最伤感的歌曲之一”。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有什么玩的?

禄劝县十大旅游景点

1、轿子雪山旅游景区 AAAA

轿子山位于昆明市禄劝县务蒙乡境内,全山方圆百余里,境内最高海拔4344.1m,最低海拔2300m,相对高差超过2000m。

是昆明地区的最高峰。轿子雪山山势险峻,有数座山峰远看犹如轿子,故名轿子雪山。

整座山相对高差3000多米,加上特有的地形,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从山脚垂直向上气温逐渐下降。

轿子山是云南纬度最低的冬季积雪山峰,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年春季有几十种杜鹃花盛开在山间。

加之山上大小不等的高山湖泊、高山草甸,使得轿子雪山璀璨多姿。

10月至次年4月中旬,山间白雪皑皑,冰湖、冰瀑布、雾凇、雪原等景观又装点出另一番景色,可观赏还可开展滑雪等运动。

轿子雪山风景区在海拔3800~4100米的地段上,分布有众多的冰蚀凹地,有的终年积水,成为高山湖泊,又称天池,著名的有雪山天池、木梆海、精怪潭3个湖泊。

由于湖泊所处位置高,山顶气候不稳定,湖水水面一经扰动或高声吼叫,常会导致下雨或冰雹,增加了轿子山神秘的色漂亮。天池水清如碧,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秀丽清幽。在轿子雪山海拔2500~4000米的地段,分布许多千姿百态的高山瀑布,落差几十米至上百米,夏天,这些瀑布银帘飞泻,云雾缭绕。

2、禄劝金沙江皎平渡 

皎平渡位于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北部皎西乡皎平村,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是云南与四川之间的主要渡口之一。

1935年的5月1日至9日,中国红军一方面军在在皎平渡36名船工6条船9天9夜奋力的拼搏下,3万名红军胜利甩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真正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自此皎平渡写入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为纪念红军抢渡金沙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把皎平渡列为云南省国情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基地;

1992年,省委、省政府投资在皎平渡建造了红军渡江纪念碑和红军渡江纪念馆。

70年前红军的壮举,为当地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随着皎西至皎平42公里公路的通车及皎平渡大桥的建成,近年来,禄劝县及皎西乡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作起发展红色旅游的大文章。

2002年,县里投资360余万元,重新规划合理布局,对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集旅游观光与革命传统教育为一体的皎平渡旅游小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集镇以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及渡江广场为中心,建成红军路和渡江路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红色景点之一。

3、凤氏古城 

凤氏古城凤氏古城为南诏罗婺部凤家城遗址,位于禄劝县屏山镇克梯办事处咪达拉村北侧的三台山顶,古城堡为粗条石垒砌,城墙厚1.5m,残留段最高2m,周长360m,内径南北向118m,东西向102m,为坐北向南并呈台降的四重院。

正堂后墙与左右山墙,为精工细条石石灰浆砌,墙厚1m,条石长1m,厚0.2m,宽0.3m;残留山墙最高为19层石灰浆砌条石,高4m;正堂格式为5开间6架9梁无柱的彝族古式居宅建筑。

城堡的四周,分别建置有晒场、粮仓、兵营、监狱、引水设施等,与主建筑一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生活体系。

古城堡遗址,残砖碎瓦散落于荒草中,许多条石上刻有精致的浮雕花纹图案,整个城堡结构严密,布局得当,反映了当时彝族的建筑工艺水平。

在山脚通往山顶的盘山通道旁的巨石上,保留着一件未完成的艺术珍品——俗称“石大人”的摩崖造像。摩崖为两尊天王造像,右边为“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左边的叫“大圣北方多闻天王”。

两个造像互相关联,高浮雕和浅浮雕互相配合运用,构图饱满严谨,疏密有致。气势雄伟的悬岩,雕琢精湛的天王造像,反映了往昔罗婺部的强盛。

4、昆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昆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94年,以急尖长苞冷杉林、高山大树杜鹃林、高山柏林、高山松林、黄背栎林等为代表的植被类型和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攀枝花苏铁、须弥红豆杉、丁茜、林麝等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

保存有滇中地区最为完整的植被和生境垂直带谱,是国家在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同时,轿子山作为滇中少有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地,对国家研究环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轿子山有冰瀑、雪山、地质地貌奇观、高山湖泊、高山森林草甸、民俗民风、历史文化等7大系列内容。

它囊括了轿子山旅游区内苍劲的群山、宽阔的高山草甸、险峻的断层绝壁、秀丽的漂流瀑布、迷人的冰雪秘境、壮观的杜鹃花海、幽静的天池湖泊、形态优美的冷杉群、令人惊叹的瀑布群、神秘震撼的傲骨林、变幻莫测的山中雨雾等自然生态景观,以及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构成了轿子山品味独特的景观组合,游客游览的内容很丰富。景点位置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5、普渡河铁索桥旧址 

普渡河铁索桥旧址位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化乡头哨与沿河村委会之间的普渡河上。

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主力抢渡金沙江皎平渡时经过此桥,胜利到达陕北。

1936年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肖劲光率领下,准备沿红一方面军路线向皎平渡进军北渡金沙江,4月8目,二军团准备在普渡河上游过河,红二军团到了头哨停止前进。先头部队到达普渡河东岸和铁索桥附近。

这时,滇军工兵大队已抢先占领桥头拆除桥上木板,在桥上设置障碍,关锁两头大门,埋伏桥头,板上两处。机枪连也赶到占领了桥上边的音翁山。

至此,红军和和滇军工兵大队发生激战。在这次激战中,共牺牲红军将士79人,四师政治部主任肖令彬同志也光荣牺牲。普渡河铁索桥,作为红军长征两度经过并发生激战的遗址,已被昆明市人民政府、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的铁索桥仍横跨河面,并在河畔修建了一座“红军烈士纪念碑”,现已建成河面上巨大的公路石拱桥,昔日的天堑险如今变通途。

6、转龙奇泉

转龙奇泉转龙镇又称甸尾街,地处禄劝东北面,转龙镇上有一自然风景奇观——缩泉。

缩泉位于镇北头,一个石砌方形龙潭,深1.5m,清澈的泉水由池底黑色淤泥中冒出,由龙潭北端哗哗溢到一个紧临的水池,再淌入田间沟通。

泉水涌出一个多小时后,向原潭渐渐回缩,直缩到可见潭底,然后再冒泉水……往复盈缩,每天8~10次,从不间断。

当地传说,泉下有地海,海水涨潮时石潭泉涌出,退潮时泉缩。又传说:泉下有条龙在转,龙转来时泉涌,龙转去时泉缩,所以地名称转龙。

据科学考证,这里地下有条暗河,发源于寻甸县马店新房子村,暗河流到转龙有20Km多,由于虹吸现象,在这里出现泉水盈缩。

转龙镇山青水秀,自然奇景众多,距缩泉不远处,还有一口八音井,贴耳井口静听,“金、石、丝、欣、匏、土、革、木”八音俱齐,《禄劝县志》称为仙乐井。

转龙镇西南面,还有三道门岩溶溶洞,马鹿山踞甸尾坝子中间,山巅绿树葱葱,山麓有3个溶洞,洞口犹如3道石门,所以称三道门。

7、錾字岩摩崖石刻 

錾字岩摩崖石刻錾字岩摩崖石刻,位于屏山镇发明村北侧掌鸠河西岸上,由二方汉文石刻和一方彝文石刻组成。

两方汉文石刻“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凤世袭脚色记”和“凤公世系”记载的事实真实可靠,在许多问题上比《明史土司传》、《土官底薄》、《云南通志》以及《武定府志》、《禄劝县志》等书详备。

彝文石刻与上述二石刻并列,宽2m,高82cm,直书横排,共33行,563字,四周刻葵叶双线边框,这方彝文摩崖,主要记述了罗婺部(凤氏)十四代世袭土知府350多年的谱系。

它与贵州大方县的千岁衢碑同为最古老的彝文碑记。这三方摩岩石刻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属保存最为完好的彝文摩崖及汉文石刻,所记述内容是研究宋、元、明间禄劝地方史的珍贵资料,是研究彝族的发展历史、语言文字、艺术等方面的珍贵文献。

8、中屏溶洞

中屏溶洞中屏溶洞位于中屏乡以北2km的铁厂村西,发育于下二迭流栖霞茅口灰岩层中,为一顺层发育的溶洞,洞体延伸方向210°~250°。

目前,已探知洞长300余m,洞口标高215m,洞体偏宽,高度不大,一般宽8~25m,高1.5~10m。

洞体横断面呈半圆形,倒三角形、椭圆形等。洞底为一季节性暗河床,雨季有水。洞口为一暗河大泉,流量30L/S。

洞顶、洞壁上发育着石钟乳、石幔、石瀑,洞床上有石笋、石柱密布,色漂亮以白色为主,晶莹透亮,造型各异景色迷人。

9、普渡河自然保护区

普渡河自然保护区位于禄劝县境内,面积11公顷,保护珍稀濒危孑遗植物--攀枝花苏铁为目的,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苏铁是一类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是种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

目前世界上的苏铁仅1科110种,主要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有1属10种。普渡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攀枝花苏铁的狭小而集中的分布区之一,具有较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景点位置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乡

10、转龙镇蒋氏宅院 

转龙镇蒋氏宅院位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转龙镇转龙村。

转龙镇蒋氏宅院,位于禄劝县转龙镇小新村,1944年由当地乡绅蒋昌海所建,院落有主院和辅院组成,土木结构布局合理,为传统的四合、三院、五天井,屋檐、壁、窗,雕刻绘画工艺精细,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解放后该转院一直是转龙镇人民政府的办公处所。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转龙镇蒋氏宅院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元璋真的很丑吗?

一说起朱元璋,估计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咱们教科书当中那个“地包天”的丑相。对于朱元璋的长相,史学家们的争议也是颇多。有一部分认为,民间所流传的“地包天”画像是在清朝统治期间被丑化了的。关于朱元璋的画像有比较经典的两个版本:一个是剑眉星目,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另一个则是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相貌丑陋。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画像呢?究竟哪一幅画像更接近朱元璋本人呢?

因为很多朱元璋的这种画像中的服饰,都不符合当代明朝服饰的特点,反而鲜明体现出了清代服饰的特点,很多都是清代的服饰特征。所以说,很有可能,这种画像是清代人所丑化朱元璋所为。

但凡皇帝出世,在出生、相貌上故弄玄虚,是帝王美化自己常见的套路,朱元璋也不例外。为了塑造朱元璋的天子龙相,他的谋士们可真是煞费了一片苦心。龙,有着一张长脸,于是,谋士们就把朱元璋的下巴拉长,朱元璋就从方面大脸变成了狭长的脸颊,长出了“龙颌”,龙长有龙须,自古民间就有虬髯之说,“虬”是传说中带角的小龙,虬髯特指长在两腮的蜷曲胡须,画师在朱元璋的两腮上画上虬髯,龙长着一双圆眼深目,谋士们就把朱元璋的额头加宽加高,眼窝下陷,就成了一双目光外射,炯炯有神的龙眼,龙身上长满了鳞片,即使隆化成人身,龙鳞也不可能完全净退,还会残留下一些痕迹,于是人们就把脸上的黑子也就是麻子之类黑斑,说成是未退化干净的龙鳞,这些特征在朱元璋比较丑陋的画像中都有体验,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黑子,五官不正。也就是说朱元璋的这幅丑像是为了登基做皇帝,人们按照龙相的样子,东拼西凑最后就形成了朱元璋这样一副极其丑陋的画像。

目前现存朱元璋画像共有13副,具有龙相的画像数量最多,多达八副,这些画像就是朱元璋早期即为登基做皇帝准备的画像,可是用中国古代的“龙相”标准来衡量,朱元璋的这种画像,确是真龙天子的象征。“奇貌”代表了神奇的命运,其中蕴含了天命。

那么朱元璋到底长啥样呢?种种分析认为

,还是故宫南熏殿的画像更加靠谱,理由如下:首先,从南熏殿的朱元璋官方画像来看,一张中年,一张晚年,这两张画像极其相似,可见画师参照的应该是同一人的不同年龄的长相,假设朱元璋的长相并不是这样,画师是很难做到把两个年龄阶段的画像都伪造的天衣无缝的。

其次,就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朱元璋的子孙后代的画像,从明成祖朱棣开始,个个都方面大耳,一直到了朱元璋的孙子的孙子朱祁镇这一辈,朱祁镇都在实录中留下了“头大而圆”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大明朱家的基因确实强势极了,由此倒推到朱元璋本人长相不会是丑陋之相。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朱元璋的真实形象,应该更接近于官方的正常版画。而出现“地包天”丑相,主要是因为古人对帝王异相的迷信和神化,而与满清的“抹黑”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真实的朱元璋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丑。

春节前灶王爷什么时候上天?

春节前灶王爷什么时候上天,什么时候请回来?在民间对灶王爷的称呼也不相同,灶神、灶君、灶王爷等。

灶王爷,神话传说中是掌管各家祸福的神,

祭灶王爷、是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灶王爷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每年的小年就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北方是腊日二十三。

到腊月二十三以前,过年的食物就准备的差不多。由家中长者在神龛前贴上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回宫降吉祥,然后烧香跪拜。

到后来没有了神龛,就请一张灶王爷神像,贴的对联是上联是奇数,下联是偶数,横批是天一地二。还有的人写的更有神韵,什么“左青龙、右白虎、前诸桥、后玄武,非常虔诚。

到腊月二十二晚上,为灶王爷的马备上草料。有些做了亏心事的人,还悄悄供奉一块麻糖,试想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把昧心之事说出去。

过去人有三不做:一不用斗瞒人、二不用秆欺人、三不用笔昧人。如果做了这些事,自知昧了良心,怕灶王爷告诉玉黄大帝,就用麻糖粘灶王爷的嘴。

灶王爷是神仙,一不用送去,二不用请回,供奉仅代表人的尊崇。

有些年轻人不信这一套,晚上睡觉起夜之时,一丝不挂,让灶王爷看见就要处罚。晚上做梦,大黑狗咬他下体,做过这种梦的人还真不少。要弄清楚家里灶王爷的位置在什从地方。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