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东,互联网有哪些书画新媒体
杨福东,互联网有哪些书画新媒体?
感谢邀请。新媒体艺术当下最鲜明的特征,是与观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十几年前预设性的、简单的互动越来越向即时性、随机性、移动网络化转变。技术的进步能否佐证新媒体艺术的成熟?在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数码媒体工作室教授费俊看来,国内当下的新媒体艺术还处在早期的阶段。一方面是观众缺乏审美经验,只是从技术层面理解作品;另一方面是缺乏成熟的新媒体作品,很多更像是技术的演示。
已经上演的排队大展“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在媒体宣传中被冠之以“今年最酷炫”、“让观众仿佛置身花海,每朵花会受到观赏者的行为影响,不断随之绽放或凋谢。每个独一无二的瞬间体现的是一期一会的哲思”。然而,观展后,一些期待较高的观众感到展览表述是修辞学上的美化,萌生了“这些声光电的体验能算是艺术吗”的疑问。“在适应了这样一个声光电的现场之后,我开始想要认真地去体验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不知是观众太多的缘故,还是作品的实时运算本身有问题,在现场丝毫未能体验到作品的互动性,作品更多像是循环播放的影像,尽管画面美妙,但视觉效果的精细度也不尽如人意。转身处除了花海,便是在花海中拍照的男女。”在技术大行其道、互动性成为流行趋势的情境下,新媒体艺术的展场面临着“景点化”的危险。一味强调技术和互动,会使得艺术展变得与游乐场或者科技馆无异。在今年4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推出的“身体·媒体II”新媒体艺术展上,法国策展人卡斯特里便犀利地指出,互动应当让展览变得更加丰富,但很多时候恰恰相反,它让展览变得贫乏无趣。与其靠“幼稚”的互动项目吸引观众,不如给艺术家更多创作的空间。与成熟的创作相对应,观众也需要理性地、专业地审视新媒体艺术作品。近日,英国《独立报》发文《艺术只是我们自恋的工具吗?》,就讽刺了艺术品在公众传播中成为自拍背景,被“不公平对待”的现象。新媒体艺术的“新”体现在形式上的创新,但真正打动人心的部分,其实一直都是艺术中那些千百年来不变的蕴含。作为艺术家或者观众都不能被新鲜技术左右,应透过表象对艺术本质报以尊重。央美美术馆策展部主任王春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新媒体艺术还没有达到应该有的程度。“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艺术家群体相当庞大,但新媒体艺术家少之又少。第一是由于人们对新媒体艺术认识不够,第二是它需要得到的资金、资源支持不够。”近年来,业界学者也指出,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交易性、流通性不显着,并不存在书画门类那样的收藏市场。虽然也有作品走上拍卖,但即便是有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家张培力、杨福东的作品,其价格也与同时代动辄百万、千万的艺术家不能相提并论。王春辰认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更趋向于和社会同步发展,和时代性紧密结合,历史和时代意义特别明显。新媒体艺术需要有历史抱负和资金能力的机构收藏,也需要大的藏家收藏。”此外,再加之以赞助者、基金会制度的建设,方能成为新媒体艺术获得良性发展的基础。
虽然没有大的收藏市场,但并不能就此判定新媒体艺术没有商业价值。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管怀宾曾指出,“需要重新界定艺术市场这个概念:藏家是一种市场,粉丝是一种市场,社会普遍关注也是一种市场”。眼下,在大型的博览会中、在许多商业活动里,或是在企业的产品发布会里,策划者和商家普遍认识到了新媒体艺术的魅力,许多人都在尝试将商业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6月中旬,张艺谋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对话·寓言2047》在北京首演。这一场将传统文化融合iPad秀、激光表现的观念演出,同时也是一次与上海通用汽车别克品牌的合作;本月,小米公司也将联合今日美术馆,跨界合办“。zip未来的狂想”新媒体艺术群展。可以预见,利用“烧钱的”新技术创作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在企业资金的加持下能够焕发出耀眼的光彩;但同时也要思索,在商业宣传与艺术理念并行的时候如何更好地共存共生,相得益彰。警惕艺术弱化,只剩下“新媒体”作为招徕顾客的噱头。
转载来自:《走到十字路口的新媒体艺术》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为什么很多艺术家喜欢留长头发?
说艺术圈里一直有个关于长发的传说——留了长发就能充满灵感;留长发就能拥有秒杀凡人的强大艺术气场;集齐十万根还能造出天价财富......留长发者,艺术大湿也!于是乎无数充满梦想的艺术学子们,纷纷走上了续发的征程......传说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依据?艺术家长发飘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欢迎走进今天的“走近科学”——艺术家长发之谜!
长发是种识别符号——艺术家该留长发,似乎已经成一种身份识别的标识,如果你不信,看看下面这些图。
显然留着一头长发还是在艺术气质上占优势的。
而为什么要留长发呢?
整个事件背后到底是内有隐情,还是仅仅是流行跟风?
我们来听听身为艺术创作者的浮歌是怎么说的:
◆以下为专访◆
Q:你印象中留长发的艺术家多吗?
多的。
Q:艺术家为什么要留长发?
一种应该是真的无心打理,穿着配饰都毫不讲究,完全不打扮,到了实在受不了的程度就一把剪掉那样。一种可能是作为一种开关,好比你在开工前一把抓起头发扎到脑袋后面,有一种心情的大转换。或者也可能就是多一样东西可以把弄,是玩具的性质。其实感觉都是自然而然的,渐渐长了,习惯了,之后也就不再剪特别短了。其他理由我就不清楚了,说不定没有理由。
Q:短发时期和长发时期的创作会有差别吗?
没有的吧。严肃艺术家没那么脆弱。
Q:留长发会有什么尴尬或困扰吗?
小时候被认作异形。其余问题或者困扰都是可以解决的。
Q:对于大众对艺术家的长发的态度和看法,有什么想说的吗?
每个人都可以留长发,只不过艺术家的行列里比例大一些。
Q:记得之前你也是留长发的,现在为什么剪短了?
天气热了,怕长跳蚤...
为了更科学严谨的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做了更多调查,总结 ......
观点一:
省钱还是懒?
就像开头路人猜测的那样,是省钱还是懒一直是普通路人对这个问题最普遍的猜测。事实上这样的回答都和艺术家创作时的癫狂状态有些关系。假如做一件作品需要一年,那么这一年里既不会有时间打理发型,也意味着至少一年以后才能出售挣钱......如果剃个光头,还要考虑一下头型是否合适,干脆留着吧。
观点二:
安能辨我是雌雄?
为什么艺术家留长发会成为一个话题?或许在当代社会我们的认知中,总觉得长发是女性的特征。所以当艺术家留起长发时,性体征开始变得模糊。而这种模糊事实上对他们也产生了一定的帮助。第一,省了模特费。第二,伪装成女性的敏感和脆弱,“她”便成就了第二个我。第三,满足一种异装癖的爱好。(嘘!不要笑,不信看看下面的案例。)
关于蒙娜丽莎是谁,一直是总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其实是一幅自画像。因为假如在电脑上把蒙娜丽莎的像与达芬奇的一幅自画像重叠到一起的话,两幅像的面部一模一样。
一次偶然,长发艺术家马六明和朋友玩耍时,突发奇想地和女孩交换了衣服,并请朋友为他拍照。结果这个照片中颇为女性的形象改变马六明的创作轨迹。他把她称为“芬·马六明”,并利用这个天生的形象用来做行为艺术。
甚至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丹麦,一位划时代艺术家伊恩娜·维金娜因为在一次续上长发扮作女模特的经历中,意外发现了自己女性化的一面。并在妻子的鼓励下勇敢成为了世界首名变性人,从夫妻变成了闺蜜。
观点三:
头发是一种思绪
有网友回答这个问题时说:“啊,秀发啊,可以甩、可以绕手指、可以浪费洗发水、可以在阳光的折射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还可以盖住即将突兀的地中海。”看,对于如此多功能性的一个部分,它的存在与变化或者更像某种思绪。对于还保留头发这一物体,或者说留着可塑性极强的长发的艺术家们来说,撩动的过程也许正代表着情绪波动的变化,不同造型的头发是更直观的表达。所以......
让·米切尔·巴斯奎特头发一会儿凌乱,一会儿肃穆,一会儿卖萌...
而大卫·林奇就算头发不够长,发型也要跟着艺术潮流走...
观点四:
骨子里的浪漫和叛逆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曾有过男子留长发或束发的传统。人类学和艺术史都有说法认为,原始人就开始把各类长发加工为装饰品了,就像非洲部族的发辫,中国的大辫子更不说了。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也会因为回溯传统的文艺气息而留起长发。这里的浪漫成了对古人生活状态、心境、思想的一种延续与继承,反过来也就演变成对于当下理念的推翻,成为了用现实行动发起挑战。
像是1830年德拉克洛瓦留着长头发穿奇装异服,去给雨果的歌剧助威时就认为:长头发既体现他古典,又体现他超前,总之就是一个不安分的状态。
清代油画家关乔昌
拉斐尔的自画像
丢勒的自画像
居斯塔夫·库尔贝
观点五:
头发给予的安全感
像有的人喜欢带帽子,也有的人爱把手藏在长长的衣袖中,这些习惯或许都会赋予他们一种安全感,长发也一样。或者遮住眼睛,或是掩住面容,长发的艺术们似乎在眼门前多了一道像水帘洞一样的屏障。将自己隔绝在孤立的状态中,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创作。例如长发为艺术家杨福东增添的艺术气质让人感到疏离,这效果和他大学时做的三个月不说话的行为艺术雷同。而行为艺术家宋东则在聊创作时说:“我喜欢隐。有时候太显了就等于无。”
影像艺术家杨福东
行为艺术家宋东
观点六:
创作上的需要
还有一些艺术家甚至将头发作为作品的一部分。譬如艺术家谷文达曾留着类似清代的满人发型,并以头发为材料制作了一系列人发装置。他还发现,头发是一种血缘的代表,里面不仅有DNA还有大量的血缘,当通过烘烤,头发里流出的都是血。而另一位女性青年艺术家郑菁则用自己九万多根头发做成了作品《-97311》,并以此获得了2012年度罗中立奖学金,代价则是从美女变身为了板寸头,特别是创作中途的癞痢造型,确实令人震惊。
谷文达 人发装置《联合国》
郑菁 《-97311》视频截图
...
...
当然,想要成为大师,光留长发是不够的
...
...
还要看看少年你是否骨骼精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