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德国历史战绩,二战时期美国和英国干了什么?
英格兰德国历史战绩,二战时期美国和英国干了什么?
英国人不愿让别人认为自己对美国人的孤军奋战坐视不理,尤其当后者越来越多地介入欧洲战场后。事实上,欧洲战争意味着英国大量的空军和陆军力量被牵制在此,唯一能够抽调出来增援美军的也就只有皇家海军了。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人就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承诺将不会对日军的侵略行为视而不见,相反一定会提供帮助,却没想到英军竟被意军和德军所牵绊!日本人占领的大部分地盘原属于英国人的殖民地,这些地方物产丰富,例如盛产橡胶和锡的马来半岛以及通往中国大陆的立足点香港和缅甸。
的确,一部分美国人不愿意看到英国重新收回殖民地,还有人认为他们可以凭一己之力结束战争。对于美国人来说,英国这个盟友靠不住,因为战争时期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不想过多参与太平洋战争。皇家海军只要能够收复马来半岛和缅甸,丘吉尔就很知足了。但是,丘吉尔的参谋长们却不同意,他们甚至试图通过集体辞职对丘吉尔施加压力。
这些人认为,英国有必要抵消美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威望,他们还担心英联邦国家的海军将会受到美国人的控制。当日本人1942年进攻澳大利亚时,作为盟国新成员,澳大利亚曾经请求美军出兵相助,同时还希望英国皇家海军返回太平洋保卫自己。据英国皇家海军官兵回忆,他们更希望前往开普敦(严格来讲是西蒙斯顿海军基地)而非澳大利亚,因为那里的人更友善。南非距离英国本土距离太远,英国舰队只有往返太平洋时才在南非做短暂停留。
事实上,英国太平洋舰队中的澳大利亚战舰比较少,因为它们之中的许多舰只在美国海军舰队中服役。当然,也有很多美国人赞成英军参谋长们的想法,因为他们认为,既然美国人协助英国人打败了德国人,现在该轮到英国人帮助美国人打败他们共同的敌人——日本人。在联手打败纳粹德国的战争中,美英飞机曾经从英国基地起飞大规模攻击德国,现在轮到日本人品尝被英美联手打击的滋味了。
美英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的这种联手作战为战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不太成功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铺平了道路,上述几个组织,美国和英国均涉足其中。
为了重返太平洋战场,英国皇家海军提前将美国海军“萨拉托加”号航母编入其东方舰队,以便熟悉和掌握美国海军的作战手法。此外,英国东方舰队和美国第5舰队通常在不同战区独立作战,从而尽量减少通信和协同上的麻烦。当然,两军之间必然会有接触,但通过分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
不过,英
纳粹德国在二战中闪电战歼灭苏军最多的战役是哪一个?
首先说明,“闪电战”这一术语在德国军事理论中根本就不存在。
有关二战期间德国“闪电战”有两种解释:
The Blitz(闪电战)——二战期间,该术语最早出现在英国媒体的报道中。德语Blitz译成中文就是“闪电”。The Blitz泛指1940年-1941年期间德国对英国实施的轰炸行动。
Blitzkrieg(闪电战)——德国波兰入侵后,西方媒体用这一术语来形容德国装甲部队的作战方式。Blitzkrieg同样是德语词组,它由“Blitz”+“krieg”组成,krieg德语意为“战争”。Blitzkrieg最早出现在1935年的德国军事期刊《Deutsche Wehr》(德意志国防)中,其中涉及速战速决的作战方式。1939-1941年期间,由于德军机动作战的方式在一些战役中取得了成功,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大量采用了Blitzkrieg这一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Blitzkrieg这一术语在德国和英语国家中大量出现,但德国国防军从未将其作为官方军事用语,除非是为了舆论宣传。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基督学院院士大卫·雷诺兹(David Reynolds)表示,连希特勒本人都称Blitzkrieg一词为“ein ganz blödsinniges Wort”(完全愚蠢的单词)。1941年11月,希特勒在一次演讲中宣称:“我从未使用过Blitzkrieg(闪电战)一词,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词”。1942年1月上旬,希特勒将这个词称为“意大利语”(意思是意大利语翻译而来)。
二战期间,一些德国高级将领也对这一术语提出了异议。其中包括空军上将库尔特·斯图登特(Kurt Student),陆军上将弗朗茨·哈尔德(Franz Halder)。二战后,联邦德国国防军将军约翰·阿道夫·格拉夫·冯·基尔曼塞格(Johann Adolf Friedrich William Graf von Kielmansegg)也质疑这一说法。
在这说明一下,我们国内很多称库尔特·斯图登特和弗朗茨·哈尔德为大将,我为什么在这译成上将,在此详细解释一下。库尔特·斯图登特和弗朗茨·哈尔德的军衔为“Generaloberst”,德语Generaloberst是由“General”+“oberst”组合而成,其中General译成中文:将军,oberst译成中文:上校、最高。Generaloberst直译就是“上校将军”或者“最高将军”,与北约标准军衔等级对应,就相当于四星上将。二战期间,美军专门针对怎样识别德国军队的军衔出了一本参照手册。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将德国军衔等级与北约军衔等级来进行等效对比。因此,英语一般将“Generaloberst”译成“General”(上将)或者“Colonel General”。(下图资料来源——维基百科。中文是我加上的,以便理解)
言归正传。联邦德国基尔曼塞格将军断言,很多人之所以夸张的称为“闪电战”,无非是“在当时的形势下突然冒出的临时解决方案”(意思就是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或者找回点“面子”)。库尔特·斯图登特则将其描述为“在当时环境下自然产生的想法”,作为面临挑战的回应,国防军从未将“闪电战”用于军事学说和军事理论中。
Blitzkrieg(闪电战)一词的由来至今尚无明确定论。不管战前还是战时,德国陆军和空军的军事理论或手册中从来就没有这一论题,根本不存在什么“闪电战的统一概念”。1939年以前,这个词在德国军事报刊中从没有提到过。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历史研究办公室最新研究发现,至今只在20世纪30年代的两篇涉及军事的文章中使用了该术语,意思仅限于表示快速取得战略胜利,而不是什么新军事理论和学说。
2005年,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联邦德国军事历史研究办公室高级研究员卡尔·海因茨·弗里泽(Karl Heinz Frieser)对此作出总结:“闪电战是德国指挥官依据传统军事原则并结合最新军事技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部队’这些有利条件下创造出来的结果”。现代历史学家只是随意地用这个词来描述二战初期德国军队的机动作战方式,而不是作为一种理论来阐述。根据弗里斯的观点,在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关于机动联合作战编队的构想中,于作战层面上,Blitzkrieg(闪电战)可以作为现代机动战的代名词。
在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制定的现行的一般通用语辞典(古今德语语言词汇查询系统)——德语电子辞典“DWDS”中,“Blitzkrieg”的解释是:“集中强大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用来对抗较弱的对手,以快速取得决定性胜利。”不过这种解释有点类似于我们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集中优势兵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之一,毛主席说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战后关于Blitzkrieg(闪电战)的争议
我们国内“某度百科”词条的解释是“闪电战理论是古德里安创造的”?!这种说法太草率,不严谨。因为迄今为止,世界军事历史中关于Blitzkrieg(闪电战)这一术语都还没有如此肯定,何来“理论”一说?
尽管有些历史学家仍支持“闪电战”是一种军事学说。支持这一说法的历史学家认为,“闪电战是德国军队的作战理论,也是第三帝国领导层制定政策和经济计划时所依据的战略概念”。
但是,这种“闪电战理论”遭到其他历史学家的批评。英国皇家历史学会的历史学家理查德·奥弗里(Richard Overy)在80年代就批评“基于闪电战的经济学”这一观点,他指出,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纳粹德国政府自己都认为能够解决重整军备带来的经济问题。连战后幸存下来的德国经济学家和总参谋长都否认德国是依据“闪电战理论”来发动战争。其实希特勒早就为发动战争做好了准备。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德国军事历史专家罗伯特·西蒂诺(Robert Citino)指出:“‘闪电战’不是一个学说,不是一个作战计划,甚至不是一个战术体系。实际上,它根本不存在,至少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存在。德国人从未在任何实际意义中使用‘闪电战’一词,几乎从未在引号之外使用过(意思是指很正式、很专业的采用)。它仅仅意味着快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许多军事作家和军事历史学家认为,德国人并没有发明一种新的战争理论,而只是将新技术应用到Bewegungskrieg(德语意为:机动战)这个传统观念中,用以快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针对“闪电战”是军事理论这一问题,很多学术史学家表示,“闪电战军事理论”这一概念只是个神话。他们认为,闪电战学说的显著特征是“完全缺少一个连贯的理论基础”,它只是作为一种冒险的、在最后一刻拼凑一起的“临时解决方案”。约翰·保罗·哈里斯(john paul harris)在《The Myth of Blitzkrieg》(闪电战的神话)中指出:“这个词是1939年9月由《泰晤士报》的一名记者创造的,没有证据表明,德国军事思想中发展出了‘闪电战理论’”。
最后,卡尔·海因茨·弗里泽,英国历史学家亚当·图兹(Adam Tooze)和理查德·奥弗里,以色列国防军作战理论研究所创始人西蒙·纳万(Shimon Naveh)得出结论,“闪电战理论”根本就是一个神话。
而恰恰是因为50年代初期的文学作品才将“闪电战”演变成一种历史性的军事理论。其主要来自于战后古德里安的英文版回忆录《Panzer Leader》(装甲领袖,也有译成“闪击英雄”),德文原版是《Erinnerungen eines Soldaten》(士兵的回忆)。在英文版回忆录中,不管是战前还是战后,古德里安都将自己塑造成“装甲之父”和“闪电战理论”的开拓者、倡导者。
德文原版的回忆录首次于1950年出版。这本书曾作为德国装甲部队历史发展的唯一资料来源,因为当时德国很多军事资料被放错地方或丢失了。一些历史学家就是根据这本回忆录来解释一些历史事件,随后的传记作家又通过修改将其美化,进而支持“闪电战理论”这一神话故事。
1952年,古德里安的回忆录被译成英文再次出版。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罗勒·利德尔·哈特(Basil Liddell Hart)为该英文版序了前言,罗勒·利德尔·哈特要求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说明,其军事理论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利德尔·哈特是战后最具争议的人物,很多历史学家对其军事理论提出质疑。近年来,历史学家们发现,利德尔·哈特大量歪曲和捏造事实,包括在宣扬“隆美尔神话”方面影响极大。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两个方面:
古德里安的德文原版回忆录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过罗勒·利德尔·哈特的军事理论;
英国军事历史作家肯尼斯·约翰·麦克塞(Kenneth John Macksey)是利德尔·哈特的主要反对者。麦克塞从古德里安儿子手中找到了利德尔·哈特写给古德里安的原始信件,在信中利德尔·哈特希望古德里安同意,是因为他提出的装甲作战思想而促成了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这就是为什么英文版的回忆录和德文原版的内容出入相当大的根本原因。
然而,令古德里安没有料到的是,利德尔·哈特会借此大肆宣扬。另外,两名德国将军埃里希·冯·曼斯坦(Erich von Manstein)和埃尔温·隆美尔(Erwin Rommel)的家属也收到了类似的信件。1968年,当利德尔·哈特被问及此事,以及有关古德里安回忆录英、德两版之间的差异时,利德尔·哈特的回答表面上很严肃认真,但却毫无意义,等于没说。他表示:“我与古德里安本人的通信文件中没有任何其他问题,除了……我感谢了他……“。
话说回来,虽然不认同古德里安是“装甲之父”以及“闪电战理论”的创建者,但历史学家们还是普遍认为,古德里安是一位出色的将军,一流的战术家,并且对德国装甲部队的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其军事才能不可低估。
尽管“闪电战”这一术语不是军事理论,仅仅是一种作战方式。但作为一种代名词在当今还是相当流行。最后回到正题——纳粹德国在二战中闪电战歼灭苏军最多的战役是哪一个?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难度!针对苏联发动的速战速决战术(所谓“闪电战”)实际上是以失败而告终。具体要细化到“歼灭苏军最多的战役是哪一个?”那就是“巴巴罗萨行动”中的斯摩棱斯克战役。
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年7月10日-9月10日)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市周边展开,因为斯摩棱斯克是通往莫斯科的必经之地。
德军按计划要求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越过第聂伯河,从斯摩棱斯克南面发动进攻;赫尔曼·霍特的第3装甲集团从北部包围斯摩棱斯克。
在德军还没有发动进攻前,苏联红军就首先发起了反攻。7月6日,苏联第20集团军第7、第5机械化军约1500辆坦克在莱皮埃尔附近发动了进攻。可是未曾想到,其结果是一场灾难。因为苏军直接攻入了德军第7装甲师的反坦克防御阵地,这两个苏联机械化军团几乎被全部歼灭。
7月10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开始对第聂伯河发起突袭,很快就击溃了苏联第13集团军。苏联第13集团军损失了5个师后被迫撤退。当德军两个装甲集团向东推进后,斯摩棱斯克一带的苏军第20、第19及第16集团军面临着被包围。
在斯摩棱斯克南面,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继续快速推进。在北部,德军第3装甲集团的前进速度要慢得多,由于是沼泽地带,下雨使情况变得更糟。
7月16日,古德里安的第29摩托化师在第17装甲师的支援下攻入斯摩棱斯克,占领了除郊区以外的所有城镇,并与苏联第16军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巷战,阻止其反攻。7月18日,德军两个装甲集团的包围钳子距离相差16公里。
紧接着,苏联方面,季莫申科派刚刚晋升的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Konstantin Rokossovsky)从乌克兰阵线赶来负责组建一支临时部队以阻止德军的攻势,庆幸的是,这支部队有效的阻止了德军第7装甲师不断的增援进攻。由于德军的钳子未能及时封闭包围缺口,使得苏联红军得以逃脱。
7月27日,德国人终于成功地将斯摩棱斯克以东的地区连成一体。并把红军第16、第19和第20军的大部分围困了起来。几天后,在斯摩棱斯克前线苏军的帮助下,苏联第20军带领部队成功突围。德军也重新建立了包围圈并开始清除苏军,最终俘虏了约三十万苏联红军。
在这一首战阶段,苏联红军伤亡50000人,约三十万人被俘,损失坦克700辆。
在整个斯摩棱斯克战役期间,苏军共牺牲186144人,273803人受伤,300000被俘,被德军摧毁和缴获了3273辆坦克,903架飞机被摧毁。
德军方面,死亡29650人,100327人受伤,5682失踪,214辆坦克被摧毁。
斯摩棱斯克战役是苏联红军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又一次严重惨败。尽管苏联红军组织了反击,可结果变成了一场军事灾难。
二战后德国赔偿各国多少美元?
二战德国在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并没有与各战胜国签定正式的赔偿协议,所以它的战争赔偿基本就是“任人宰割”。苏联由于在战争中损失最大,因此早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就率先提出了关于战后德国赔偿的问题,斯大林一张嘴就喊出来个天文数字:200亿美元。
(柏林的女人电影剧照)
按照苏联的方案,德国应当至少付出200亿美元的战败代价,其中的100亿美元赔给苏联,占比50%。美国和英国(那会还没法国什么事)将会分得80亿美元,占比40%。另外的10%共20亿美元分给其它战胜国,不过德国国库已经没有了什么美元和黄金储备,所以斯大林的意思,德国的赔偿将一半用工业成品支付、一半用拆走机器设备和没收其海外资产支付。
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未来战后所涉及的许多国际问题,美方还需要苏方的支持,况且德国当时还没有被彻底打败呢,因此对200亿美元的方案给予了“原则上同意”。而英国方面的丘吉尔坚决反对,大约是深受当年《凡尔赛和约》的刺激,老丘认为过分压榨德国,很可能使其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因为赔偿问题毕竟不是雅尔塔会议的主题,因此也就暂时“搁置争议”了。
(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和丘吉尔)
德国人真正投降的1945年5月以后,面对苏军大规模涌入德国和大肆的掠夺,美英慌了手脚,为把苏军挡在西方盟国的占领区之外,紧急提出了“分区赔偿”的方案。即美、英、苏三国(后来又塞进法国)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取得战争赔偿,这样一来,由于苏军仅占据着以农业、轻工业为主的德国东部地区,所做所为就被严重限制了。
苏联人当然不干,于是狡猾的美国人注明了附加条款,即把德国赔偿问题和波兰西部的战后边界问题“捆绑销售”,只有苏方答应分区赔偿的方案,美国才会在边界划分问题上让步,斯大林只好捏着鼻子同意了。为了安抚苏方,《波茨坦协定》额外追加的是:苏联可以获得美英法控制区设备拆除部分的25%份额,其中的四成为白拿,六成需要苏联用粮食交换。
(雅尔塔三巨头)
先说西方盟国,根据1945年12月巴黎会议的精神,共18个国家按比例瓜分了价值5亿零230万美元的现货物资,其中美国1.24亿美元、英国1.06亿美元、法国8700万美元,剩余的1.843亿美元东西则由其他15国分掉。事实上,由于国情的特殊,美英对拆卸德国设备不怎么感冒,反而更喜欢从德国弄走科学家、实验室、商标和专利等等,这些“智力赔偿”的价格是不菲的,整体估值约在51.5到64,4亿美元之间。
苏联的做法则简单粗暴的多,他们在自己的占领区把“能拆走的都拆走了”,被拆企业多达676家,再算上从美英控制区获得的拆卸权,总数将达到1300余家(西部地区工业企业较多)。因此到了1950年5月,苏联政府宣布已经取得36.58亿美元的赔偿,并且宣布东德承担的剩余赔偿将被减免一半即31.71亿美元,另外一半东德每年需要还2.11亿美元,还满为止。
(剧照)
不过这不是全部,因为从1944年苏军大规模反攻开始,德军原来控制区域的所有设备、物资甚至技术工人,以及德国人搜刮的大批财宝,全部被苏联接收掉了,而这些数字是没办法统计的。把上述这些拢在一起,西方人士估算,到1953年苏联实际攫得的赔偿资产,价值应在171亿美元以上,大大超出了雅尔塔会议上的数量要求。
之所以将1953年作为截止计算时期,是因为东、西德分别建国后冷战已经开始,东德成为苏联的“兄弟国家”,因此这一年苏联宣布放弃对东德的一切赔偿要求。而在此之前的1952年5月,西德政府也与美英法签署《波恩条约》,上述三国解除柏林外以外的军事占领,停止一切拆卸工作,同时免除了西德剩余的所有赔偿义务,所以1953年以后德国就不存在国家层面的赔偿了。
(剧照)
特殊的历史时期和政治形势,致使当时有人评价说:“西德人是幸运的,是东德人替希特勒承担了所有的战争罪责”。回顾这段历史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当时的美元汇率和实际价值,与今天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比如中国在抗战期间四年多所获美援总额也才16.02亿美元。
第二是虽然各战胜国在国家层面不再有赔偿要求,但民间对德国二战的索赔仍然存续,比如1960年西德又给了希腊1.15亿马克的一次性民事赔偿。
(分区占领图)
如何分辨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的外貌差别?
法国人:没睡醒的小眼睛
法国人还是很容易认出来的,看看现在的总统马克龙先生就是很典型的法国人了,高额头,鹰钩鼻,长耳朵,尖下巴,敲黑板了,请注意这一双深邃的眼睛,法国人的眼睛看起来都还蛮像没睡醒的....我就是靠这个辨认班上的法国同学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同学的。
另外,法国人的头发挺多是黑色或者棕色的,不像德国有很多金发蓝眼。
下面这位是法国网红Norman,他有着法国人另一个超级典型的特征:卷发。看这两位虽然都笑得很开心,努力撑大眼睛,但依然有睡眼惺忪的痕迹...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欧洲人,卷发,棕发,没睡醒的眼睛,长耳朵,尖下巴,那他很可能是法国人。
德国:吃得多长得高比较胖德国人可能是饭量大的原因,身材都很高大,下巴没有那么尖,看起来都有点凶。这位是德国网红阿福,看起来还是很高大威猛的。德国人的发色以金色居多,眼睛很多是蓝色的。
这一位德国人叫做吴雨翔,是的呢人家有中文名。德国名是Patrick Köllmer。虽然他中文说得很好,但他也是一个很典型的德国人。脸比较长...
德国人由于教育的原因思维严谨,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还蛮聪明的。帅哥会比法国多,看法国德国这两位网红的画风就知道了,法国是走搞笑路线的。
至于英国人,接触的比较少,就不说了。
一战为什么没有灭掉德国?
德国之所在在一战失败以后没有被灭掉,主要是因为战胜国们分赃不均,所以才给德国留下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作为一战的主要参战国之一,德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不仅被法国割走了鲁尔工业区,还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国内经济一片混乱,整个国家都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但是侥幸的是,法国和英国就对德国的处理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一战后,欧洲形势发生了巨大改变,英国因为负债严重,实力受损。而法国却迎头赶上,隐隐有成为欧洲最强国家的趋势。那时候的英国就是一个搅屎棍,它实行的是均势外交的政策,不允许欧洲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所以对于法国逐渐变强这件事,英国很不满,为了均衡欧洲局势,转而开始扶持德国。
当然,英国扶持德国还有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和德国进行贸易,尽快为经济回血,毕竟英国当时可背了不少债。出于这种私心,英国甚至还拉上了美国一起,在巴黎和会上排挤法国的话语权。
正是这样,德国在一战以后国力逐渐复苏,也给二战的发生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