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足退出联赛,鲁能上港一役可以看出中国足球没有明天?
辽足退出联赛,鲁能上港一役可以看出中国足球没有明天?
这有点悲观了,明天会有的,只不过距离有点远,要说给个期限,恐怕神仙都要流眼泪——因为说不准。
不知道鲁能怎么了?他们究竟得罪谁了?在中超球队中,就那么特别不受待见,前不久的傅明事件,闹得个天翻地覆,成了国际关注的话题。那件不清不白的刚刚过去,鲁能又摊上事儿了!
鲁能客战上港一役,三个争议判罚,让鲁能欲哭无泪。格德斯下半场进球,那个越位划线非常诡异;吉尔进球,说格德斯越位;最后时刻,三哥稀里糊涂的手被拖着去触球,被裁判处以极刑。有的时候,该看视频裁判的他不看,有的时候,他在等待着什么,裁判,成了硬伤。
中国足球明天在哪里?
裁判是个坑。以前说自己的裁判水平不好,那赶紧引进视频VAR技术,结果,主裁判失去了主见,视频裁判说了算。视频裁判,有的心长偏了,往往带着有色眼镜,或者是“选择性判罚”,这太坑。
说本土裁判水平低,请外籍裁判。刚刚开始,外籍裁判表现不错,时间久了,被同化了,中国裁判的气息已侵入外籍裁判灵魂,他们也不再像在国外那样的职业,总给人感觉,我不得不按照视频室的“指示”来吹罚。
说到明天,除了裁判,还有足球强大的根本,青训,看看有几个认真搞青训的,即便协会硬性规定U23,大家都来变通,一个年轻球员上去了2分钟给换下,甚至让守门员当前锋来使用,凑数……奇葩,怪哉!
说到明天,校园足球变成表演足球。在各大校园,这个现象还是不少了。社会足球没设施,上面没有专业人干专业事,中国足球之路,很远在……
当然了,乱象挺多的,上面那些人也在努力去改变,就看效果了,如果不行,就当个笑话来看,来听就完事儿了!!
中甲新赛季你认为谁会升级?
晋级的话我个人看好黄海和卓尔,不过黄海大概也就去年那样了,辽足还是有一点希望的,延边就算了,强的全走了,其实18赛季感觉竞争应该挺强的,谁晋不好说。降级大概内蒙古预定了一个名额了,剩下那个就随缘吧,黑龙江需要一支可比当年毅腾的球队,但降级的可能性也不小来看一下各队引援吧
中国足球会有百年俱乐部吗?
提到世界足坛百年俱乐部我们可以找到多支球队如皇马、巴萨、拜仁、国际米兰、AC米兰、尤文图斯、利物浦、曼联等球队,他们是世界上著名足球俱乐部,成立时间也超过上百年,可以说是足坛老牌劲旅,每年还管是欧洲杯还是各自国家联赛,他们都能成为夺冠球队之一,一支球队能够生存上百年的确不容易,为什么在中国很打成功打造上百年俱乐部?
我们知道今年两支拥有几十年俱乐部消失了,一支是引以为傲的辽宁足球,当年的十连冠军更是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如今辽足已经消失不存在了,他们本来可以向百年俱乐部冲击,毕竟拥有几十年的历史,这在中国是很少见,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辽足身上,但是最后时刻辽足还是解散,他们也不想解散,可没有钱,没有人赞助,没有政府扶持,再加上俱乐部没有造血功能,前几年还有好球员可以卖,但是好球员卖完了,怎么办?只有解散这条路,那么另一支是什么情况?
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山东鲁能也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那就是投资几十年的山东电力也开始退出,这么多年,山东鲁能过得很舒服,被球迷称为豪门,当然离不开山东电力的赞助,我们知道电力公司不差钱,他们投资也很大,购买外援也是舍得花钱,让很多球队羡慕他们有如此雄厚的国企赞助,可是今年他们改制了,山东电力退出,由济南文旅接手,听到后者这个名称,给人的感觉他们很缺钱,这样的俱乐部还能维持多久?
想当年山东鲁能驰骋足坛,夺得中超冠军和足协杯冠军,那个时候多风光,现在山东鲁能换老板,他们还能像以前过得那么舒服吗?他们还能购买世界球星外援吗?还能大手笔投资足球吗?
黄强歪谈体育认为,山东鲁能很有可能画上句号,毕竟搞足球需要钱,在中国更是需要大量的钱,山东鲁能能够活得很舒服,离不开山东电力的大手笔投资,如今山东电力退出,让山东鲁能俱乐部失去最大的金主,试想这样还能过得好吗?辽足的消失,让我们很心痛,如今山东鲁能半消失,能不让球迷寒心吗?为什么国外有数支百年俱乐部,而中国却一支都没有?主要还是环境造成,国外有很健康的发展模式,他们并不全靠政策扶持,主要还是有一套自己健康的生存法则,他们能够拥有自己的造血功能,不需要外界投资也可以过得很好,这是中国足球俱乐部无法做到,中国要想打造百年俱乐部谈何容易,都是功利足球,你们认为呢?
本文是作者黄强歪谈体育原创文章,谢绝转载,违者必究!图片素材来自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
辽足保定的球员工资确认表存在名字签错的情况?
谢谢您的邀请!这注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冬季!伴随着疫情,中国足球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用足协主席的话来说,如果不能可持续健康地发展联赛,中国足球的要基就可能发生地震塌方般的变化。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呢?辽足、保定的签错名字,又说明了什么问题?下面试从个人认识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第一、“工资确认表”是怎么回事
2019年10月28日,足协下发《关于提交<2019年俱乐部全额支付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工资奖金确认表>及公示的通知》,规定时限为2020年1月15日。但由于种种原因,几经调整后,最终的交表时间为2020年2月3日下午5时、再从3日到5日。
当时的舆论就猜测,此举存在“特殊照顾”个别俱乐部的嫌疑。据了解,相当一部分中甲、中乙甚至中超俱乐部在过去一个赛季里受经济因素影响出现了欠薪现象。川足、申鑫等多次传出“退出”的传闻。
2月4日上午,足协官宣了中甲、中乙俱乐部工资发放确认表。在2月7日下午5时,德转中国区管理员朱艺微博透露:距工资确认表公示还有两个小时,辽足、保定问题突出,情况不妙。
上海申鑫、广东华南虎、四川隆发3家中甲俱乐部,南京沙叶、福建天信、大连千兆等6家中乙俱乐部未能如期提交。而已提交确认表的辽宁宏远、保定(中乙)则有多名球员未在工资发放表上签宁,有的签名则签错的现象,比如辽足球员徐友刚的签名写成“徐有刚”、保定的王钧昊写成“王钓吴”。还有个别俱乐部的签名明显看出是同一个人的笔迹,更有个别俱乐部全部由一个人代签,等等。
第二、工资表签错名是球员文化水平低吗?
徐友刚的签名写成“徐有刚”、保定的王钧昊写成“王钓吴”,是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文化水平低的原因吗?而有的俱乐部多人未签名呢,又是什么原因?是没空签字吗?还是走的太匆忙、忘了签?都不是。原因只有一个:有的俱乐部在造假。
阿Q之所以呢?阿Q,鲁迅说,盖因其光头,头上还留着一辫子,活脱脱一Q字母,故名之。咱们的球员文化水平再低,自己的名字大抵是不会写错的。至于有的球员别的写的再难看,自己的名字绝对是非常漂亮、还龙飞凤舞、非常有艺术气息的,那是另一种境界了。
近10年来,甚至更早前的90年代中期,某中超(此前还叫中甲)俱乐部开启了“烧钱”的节奏。你追我赶之下,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有了一个举世皆知的段子:某非洲球员向远在N个大洋彼岸的老表拍发电报——因为当时还没有现代通迅技术,只能发电报。又因为电报是按字计价,为省铜板,该老兄找来精通中国古代汉语的精英人士帮忙,整了一个古文:此处人傻钱多,速来!
不断追加的投入,相伴而生的是蜂拥而来的泡沫。据报道,08赛季,鲁能投入是8000万元;到了今天,上港、恒大单赛季投入高达20个亿,据称一直保级的建业也砸了8个亿。而18赛季降级后,恒丰美女老总文筱婷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抱怨:投了七、八个亿还不能保级!
有数据显示,2018赛季,中乙俱乐部平均年薪支出达800万元。19赛季,刚刚冲甲成功的四川隆发,近3个赛季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中乙的银川贺兰山的投资方山屿集团则扔了1亿元。而随着场租、水电、安保、差旅等费用的上涨,中甲、中乙的门槛也在水涨船高,再加上观者廖廖,某些场次的中甲、中乙甚至数百、上千观众,门可罗雀之下,是营收的惨淡。据统计,2018赛季,中乙俱乐部平均收入只有900万元。收支相低,中甲、中乙平均每家俱乐部年亏2000万元。在这个大背景下,强如2017年10月底冲甲成功后现场用蛇皮袋装着百万现金作为冲甲奖金、号称“中乙恒大”的广东华南虎,两个赛季的中甲“洗礼”之后,得到的却是2.5亿元的累计负债。俱乐部挂牌转让不成功后,不得不宣布解散。本该“递补”华南虎的河北精英,却明告足协:俺不打中甲、只玩中乙。
2017年,足协提出了扩军计划,4年里,中乙由32支扩军至48支,并最终扩至64支。而早在2015年10月9日,就在国足世预赛0-1兵败卡塔尔的同时,此前呼声颇高的扩军计划定了调:2020年中超将扩军至20支、中甲20支、中乙36支或者48支。其背景,则是9月25日中超联赛未来5年版权费史无前例的卖出了80亿元的天价,《南方都市报》(2015年9月25日)当时甚至列出了“扩军五大理由”。当时全民大讨论的结果,是2019赛季的中超联赛,将实行“升四降二”或者“升三降二”制度。
逐浪一般的投入、近几年破产的房地产不断的增加(2019年有据可查的破产地产及相关产业多达525家,并呈增长之势)。而作为赞助中国足球的主体,房地产的不景气,最终引发了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财政危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可谓“害屋及乌”。
说白了,俱乐部没钱了,欠薪了。足协要求上交工资表,只能造假。至于代签、整个表格只有一人笔迹、写错名字、空白没填写的栏目等等,你懂的!就连中超,都传出秦升、赵明剑都拒签字。而那个俱乐部的后台老板,曾是中国首富。
第三、如何处理?态度比整体本身更重要
事实已经非常清楚,这个时候,咱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就像保定老板说的,要不你来试试。个人认为,有些事情必须站到当事者立场,才会更明白、更能理解。惟其如此,方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1、不必过分指责。如上所述,不止是中甲、中乙,整个中国足球,都受到了前些年“泡沫”的影响。从俱乐部到足协,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那是客观存在、成了历史的事实。球迷也罢、媒体也罢,如果一昧的指责俱乐部、指责欠薪,不说有失公允,至少是唯心的观点。
无论是已经退出广东华南虎、四川隆发等3家中甲俱乐部,还是南京沙叶、福建天信等6家中乙俱乐部,它们都曾经为了中国足球作出过自己的贡献。而俱乐部的进入或者退出,本身就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体现——当然不排除自身经营发展方向的原因主动退出。
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只能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但正所谓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一样,新阵代谢也是必然。除了应有的反思,看到问题的一面,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伪造签名也好、不签也罢,甚至各种明里暗来的作假,这在中国足坛从来就不是第一回,恐怕也不是最后一次。但总的还是应该向前看,多想办法、多提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冷嘲热讽、落井下石,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无益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更令投资者心寒。
2、期待足协客观公正的处理。这么多年了,足协第一次提出要公开俱乐部的工资发放表,这从管理角度而言,毫无疑问是一大进步。至少是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向自己开刀,不讳疾忌医。
但这只是第一步。发现问题了、问题暴露出来了,是不是勇于括骨疗毒、对症下药,则是足协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比如有俱乐部球员在足协公示当天就进行了投诉的,足协必须认真查实,给球员、大众一个交代。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遮遮掩掩、和稀泥、“私了”,则这次辛辛苦苦、大动干戈的行动,则陷于虎头蛇尾、自毁声誉和形象。
一是一、二是二、小葱拌豆腐,只有一清二白、公正、公平地处理,才能树正气、真正赢得人心。
第四、几点思考
从这件事本身,可以看出,弄虚作假,与浮夸风一样,对于中国足球的伤害都是严重和深远的。头脑发热、拍脑袋决策,同要要不得。任何事情,都有其客观的规律和固有的联系,违背客观规律,总有一天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1、扩军就是“大跃进”。现在回过头来看,不管是2015年,还是2017年,甚至当下,中国足球都不存在扩军的客观基础。
早两年看到一个统计数字,日本的注册球员有100万,不有不计基数的自费留学人员,韩国有30万。中国的注册球员则只有3万,大体上是韩国的1/10、日本的1/30。
而事实上,中国足球的注册人口还不一定有这么多。据《新京报》报道,2018年18岁全国注册球员数量只有1000人左右。至少校园足球启动后,当时的某位足协领导兴奋地说,到2025年校园足球学校办5万所,足球人口达5000万。对于这种天马行空一般的想象力,原足协副主席李毓毅倒是显得非常冷静,他说,不要说每个学校有200人踢球,(5万所学校)就有1000万个孩子在踢球。凡事要要耐心,要循序渐进,要遵循规律、按规律来办事。想当然今日要扩军、明日也扩军,最终是堆起一波又一波的泡沫之后,剩下的只是一地鸡毛。
2、敢薪必须坚持并且要加大力度。目前这波泡沫,到底原于90年代中期还是某俱乐部2010年升超之后的“烧钱”,这一切都已经无关紧要了。这不像03、04年的非腆,到底是吃蝙蝠还是果子狸引起,对于治疗或者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过度的投放、不计报酬的投入,对中国足球的伤害已经是一目了然。
从这个意义而言,中超限薪不仅是正确,而且非常有必要、非限不可。否则,如果继续一年十几、二十个亿甚至上百亿的投入,别说文筱婷“七、八个亿还不能保级”,还有几人投资足球都成疑问。
一些球员球技不行、水平低得要命,却心安理得地拿着一年上百万、数百万的年薪。一旦成为国脚,还能享受20%的上浮。不断加码的薪水支出,压得俱乐部根本无法喘息。18赛季,所有16家中超俱乐部中,据说只有一家盈利。而那家俱乐部的盈利方式,直到今天依然是坊间的热议——你懂的。
一种可能的现象是,如果一年有多名本土教练成为国家队主教练,就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水平的球员会成为国脚、进入国家队——此间有网友调侃,这是不是在“挣工分”啊!当然,这种现象应该不会出现,在此只是说说笑话罢了,当不得真。
个人认为,至少未来5年,本土球员的税前年薪不应该超过500万元人民币。至于国脚,不应该成为上浮20%的理由——说实话,甚至应该确立这样一个观念:以国脚上浮20%薪水为耻!而俱乐部的年支出,我认为不应该超过8个亿;投资人的注资,每年不能超过2个亿。具体到奖金,足协同样应该设定严格的限制措施,绝对不能让某些俱乐部明修栈道、暗取陈仓,变着法儿滥发钱物。
3、关于俱乐部中性名称。我认为此举值得商榷。中国的事情,确实有其特殊之处。如果总是抱着“向五大联赛看齐”的心理,十有八九会办坏事。
咱们的足球,说职业也不全是职业、说是计划经济也不对,可谓半计划半职业,不伦不类阶段。至少现在有不少国企是俱乐部的投资主体,也有相当部分的民营老板。国企的运营模式谁都明白,私企老板的做法更加八仙过海,这也无人不晓。比如上述盈利的俱乐部的做法,是个成年人都懂。
俺的意思是说,在限薪、限制投入、限制扩军等大背景下,如果一味强令俱乐部中性化,则只有吓退了真正的投资者、赞助商。其结果,只能是俱乐部的营收更成了空话。原来还有900万的年收,要是“中性”了,谁还投资谁还赞助?要是没有这一块大蛋糕,别说900万,90万恐怕都成问题。咱不能总要求人家老板成天学这个学那个当好人、而不求一点回报、甚至连广告效应都不奢望了不是?
上海申花、河南建业等都叫了几十年了,一下子不许叫了、一夜之间让人家叫申花FC、建业FC,让恒大改叫广州五羊、让鲁能改叫山东泰山……这不又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了嘛!
改革不是拍脑袋,更不是一阵风。足球的发展需要按规律办事,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客观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往前溯,作为管理者,得有认识、把握规律的能力。投资人投入足球,除了对足球的喜欢,他需要的还有回报。
完全放开、不加限制绝对不行;不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想当然地这也限制那也限制,肯定也是错误的。如何从现实与客观规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则极其考量决策者的智慧和能力。
这就是俺对这次“工资表事件”的看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短视;没有跳出事件本身而看得更远,是能力的欠缺;如果不能从中举一反三、完善自身,则是无能。
俺们拭目以待。
(今日头条悟空独稿,未经许可禁止今日头条之外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0年前大连万达因为什么退出了甲A?
中国的甲A联赛从1989年正式建立到1994年正式进入俱乐部职业化,大连足球一直都跑在全国足球水平的前列。94年到万达98年9月退出之间,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豪取了5年间的4个冠军,包括了一个三连冠。而谈到在最辉煌的时候万达退出,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不可避免的整体环境变差,“赌球假球黑哨”开始出现在甲A赛场。万达的导火索是98年足协杯半决赛,当时的万达已经锁定了联赛的冠军正准备冲击这一年的双冠王,然而裁判俞元聪的判罚却让万达的梦想破灭了,比赛中多次漏吹万达的点球,并且吹掉了万达加时赛中的进球,最终导致了万达点球大战中6比7输给了辽宁。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健林就闯进新闻桌,宣布了退出足球圈。
“我本来不应该参加新闻发布会,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搞了5年,虽然有进步,但比赛场上黑暗面太多了。因此,我郑重提出两点:一点,万达队足球俱乐部将对本场比赛的执法全力申诉;二,基于目前的现状,搞足球还不行,因此我正式宣布,今年联赛后万达将永远退出中国足坛,以示抗议。”
但除了对大环境的不满,王健林另外一个退出足球圈的原因是对中国足球体制的不满,王健林2009年在《小崔说事》节目中承认,之所以退出,“主要是制度有问题,管理足球的机构是官办的,它管理的事情是市场化的,似乎想让他按市场化来走,这个体制和市场化的运动存在很大的矛盾。管理部门是任命的,而不是选出来的,这是很难调和的。”
由此可以看出王健林的退出并不是一场比赛的原因,可能是有准备,而之后的足坛“反黑”也证明了王健林思路的正确。在如今这个中国足球环境相对健康的情况下回归,也表现了王健林是真的爱着中国足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