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为什么没有中国,国际空间站寿命到期了会坠毁吗?
国际空间站为什么没有中国,国际空间站寿命到期了会坠毁吗?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英语: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简称ISS),是一个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巴西以及部分欧空局成员国(11个国家)共计16个国家共同参与研制的大型载人航天器。由于美国的反对,我国没能加入其中。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由美国前总统里根于1983年首先提出,十年后的1993年完成设计并开始实施。从2001年至2006年,国际空间站完成装配,达到6~7人长期在轨工作的能力。其工作寿命为15~20年。
2012年的时候,空间站共有俄罗斯、美国、欧盟和日本发射的13个舱,重量达400吨。
空间站预计将于2024年到期退役,不过各成员国正在努力确保其寿命能够延长到2028年以后。
▲国际空间站
空间站的运行轨道
国际空间站运行在轨道倾角51.64°,近地点400.2 km ,远地点409.5 km的椭圆形轨道上。
这一轨道高度处于距离地表160公里到20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而在这个轨道高度范围内,受地球引力的牵引,航天器既不会飞到太空中,也不会因为没有动力而立即坠落到地球,航天器无需动力也能维持绕地球的运动。
空间站的轨道周期为92.65分钟/圈,也就是说它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绕地球转一圈,每天可以绕地球转15.54圈。
空间站需要定期接受外力加速
空间站之所以能在太空中一直运转没有掉下来,是因为地球对空间站的引力和空间站自身由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而产生的离心力保持着一种平衡的状态。
不过由于受到地球近地空间大气阻力的影响,空间站的实际轨道是不断下降的螺旋线。当下降到110~120公里的近圆形轨道时,大气阻力使空间站迅速进入稠密大气而烧毁,也会有一些残骸返回地球表面。
因此为了防止空间站可能坠落地球,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轨道加速与纠偏,是通过与它对接的货运飞船的发动机进行点火加速的方式来完成的。
▲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在一起
空间站寿命到期后会受控坠毁
2028年以后,在国际空间站寿命到期后,由于无法获得动力进行轨道修正,它最终将会在地球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被拉向地球而坠毁,部分残骸可能会坠落到地面上,给人类带来灾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为了防止报废的空间站成为太空垃圾,对其他航天器的运行安全构成威胁,科学家将会通过地面控制中心发送制动点火指令的方式启动空间站的制动发动机进行减速,让其再入大气层烧毁,碎片落入大洋的预定海域。
例如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以及我国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就是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可控坠毁的。
“和平号”空间站受控坠毁
2001年3月23日,在太空中运行了15年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带着没有来得及卸走的14吨来自27个国家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从地球轨道上再入大气层解体并焚毁,其碎片坠落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
▲“和平号”空间站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受控坠毁
2018年4月2日,在太空中飞行了六年半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国际空间站的继任者
①中国空间站
中国载人空间站,简称中国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组装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实验室系统。建造计划预计于2020年至2025年间进行,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
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9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中国空间站
空间站工程将继续使用已有的神舟飞船、长征2F火箭、发射场和着陆场。大型空间站的舱室将由正在开发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都是密封加压舱,核心舱前部的5个对接口平时与一艘神舟飞船对接,最后留有2个对接口备用。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
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具体如下:
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
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
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
实验舱Ⅱ命名为“梦天”,代号“MT”;
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
②俄罗斯轨道站
2018年1月23日,俄罗斯载人航天系统总设计师叶甫根尼·米克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俄罗斯的新空间站计划:这个空间站叫做“俄罗斯轨道站(ROS)”,它将包括3个太空模块舱,后期可以再添加两个太空模块。总共由5个舱段组成,总重约60吨,是目前国际空间站总重的七分之一。
米克林表示,俄罗斯计划在2019年年底前向国际空间站再发射3个新舱段。在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俄罗斯航天部门将以这几个舱段为基础建造新的轨道空间站。建好后的新空间站将可容纳3名宇航员长期驻站。
③深空通道空间站
2017年9月27日,美国宇航局(NASA)和俄罗斯航天局签署了一项被称为“深空通道(DSG:Deep Space Gateway)”的太空探索项目。这是国际空间站的后续项目,涉及到在月球轨道上建造一座全新的空间站,充当未来人类深入太空探索的“垫脚石”。
深空通道空间站的命名源自它的位置远离地球重力势阱,这意味着该区域仅需最低的能量就能完成发射任务。
不同于国际空间站,深空通道空间站不会持续有人居住,当前计划要求4人一组的宇航员团队每年进行为期42天的值守。当无人值守期间,深空通道空间站的仪器设施能够继续收集有用的科学数据,尤其当它接近月球的时候。
▲深空通道(DSG)轨道站发展阶段二想象图
该工程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主导,除美、俄两国外,欧洲、日本和加拿大三方也有可能参与其中。
预计该空间站将于2020年动工,其第一个舱室将在2024年到2026年间完成。深空通道空间站将通过俄罗斯低动力“质子-M”火箭和“安加拉号”运载火箭进行物资补给,而仍处于研发之中的美国宇航局的新型重型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pace Launch System,简称SLS) ”也将有助于构建深空通道太空站。
④B330的充气私人太空舱
2016年4月14日,在科罗拉多州的第32届美国太空研讨会上,波音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资企业联合发射联盟(ULA)与毕格罗航空公司(Bigelow Aerospace)宣布,2020年将发射首座名为B330的充气私人太空舱。
▲B330太空舱
B330充气私人太空舱体积330立方米,是目前国际空间站的内部加压空间916立方米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将三艘B330太空舱组装起来就能拥有和历经18年建设的国际空间站一样大小的内部工作空间。
它的重量为20吨,三艘B330总质量仅约60吨,而国际空间站质量高达420吨,可以节省的发射费用非常惊人。
与国际空间站上美国最早、最主要的科学试验舱“命运号实验舱”(Destiny)相比,B330的“容积质量比”将提升2倍多,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之后,将把整个国际空间站的内部容积提升30%,能够为多达6名宇航员提供生命维持保障。
其将由ULA的Atlas V火箭发射。发射升空后因空气会膨胀起来,可节省数百万美元的发射成本。其未来将会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供美国宇航局和商业公司使用。
B330也可以在太空独立运作。每个B330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小空间站,它们不需要必须与其他太空站对接。B330膨胀模块甚至可以单独作为私人太空站和太空酒店,为访客提供观光、各种科学实验服务。
按照计划,2020年将有两艘B330舱段制造完毕,并在当年至少发射其中一艘。
⑤BA 2100“奥林巴斯”太空舱
除B330太空舱外,毕格罗太空公司还有一个BA 2100“奥林巴斯”的太空舱项目,是商业空间站的一部分,体积相当于B330的6倍。与B330模块一样,名称中的数字是指在空间完全扩展时,模块可提供的立方米体积。
BA 2100太空舱载荷人数16人,重量65-70吨,长度17.8米,直径12.6米,加压体积2250立方米。
▲BA 2100太空舱
⑥俄罗斯月球轨道国家站
俄载人系统总设计师提出构想
2018年11月19日,在莫斯科航空航天中心举行的“宇航学——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开放空间”会议暨国际空间站成立20周年国际科技会议上,俄罗斯载人系统总设计师叶甫根尼·米克林提出了俄罗斯近月站的构想。
该月球轨道站将以目前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罗斯舱段为基础建造,包括一个节点舱、一个科学/能源舱和一个推进舱。
总设计师还透露,2030年至2035年间是创建月球轨道器的时间范围,并称第一批登月人员将于2030年之后通过该月球轨道器实现首次登陆月球,预计将停留14天,该空间站计划在2030-2035年期间建成。
总师建议2025年实施建设
2018年11月29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载人系统总设计师叶甫根尼·米克林的 “月球计划实现路线图”显示,他建议于2025年从发射“基础舱”开始,实施俄罗斯月球轨道国家站的建设。
同时,俄航天国家集团在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签署的备忘录框架内,正为美国提议的近月站“门户”研制气密过渡舱。
来源:文字资料综合自IT之家、新浪科技、腾讯太空、腾讯新闻、环球网、TechWeb、DeepTech深科技、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蜘蛛网、人民网、国际在线、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科学网以及百度百科词条:“国际空间站”贡献者张明霞,“轨道寿命” 贡献者沈海军
“中国空间站”,“B330太空舱”贡献者沈海军,“BA2100太空舱”贡献者胡启洲等等,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会交汇吗?
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空间站会相遇?
不会的。两个空间站都在绕地球飞行,并且目前都有航天员的驻扎,值得提到的是几天前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出舱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维修,但是却失败了,计划是未来几天出舱维修行动还会继续进行。两个空间站的航天员可以“遥遥相望”了,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两个空间站的轨道数据自然是不同的。
中国空间站有多大?
中国航天空间站刷屏世界,这证明了我们的强大和进步,虽然说空间站要完全建成,还需要等到2022年,现在我们的载人航天已经进入了一个懂事的阶段,所以对于我们国家,甚至对于世界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证明了人类在航天科技方面的巨大进步。

我们的空间站普通人都只能在电视上网络上观看,现实中我们到底能不能在地面观测到空间站的真实面貌呢,其实这个是完全可以的,当然只是裸眼观看很难发现,因为现在绝大多数人的眼睛由于接触网络多了,多多少少都会存在近视这个问题,就算没有近视的,也基本上裸眼也看不到空间站。
首先我们的空间站的高度在300多公里的高处,再者我们的空间站绕行地球一圈,非常的快速,大约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能完成一次绕地飞行,还有就是并不是每个时间段都能观测到的,光线太强不行,进入地球背面的地球本身的影子当中也不能观测到,所以想要看到空间站,时间上面的选择要很讲究。

观测空间站,普通的望远镜是不行的,不能清晰的看到空间站,而且还有就是天气状况也是影响很大的,想要观测到,必须要去到粉尘雾霾少的地方去,加上天空中云层稀少才可以,满足了上面这个条件,剩下的就是一些专门的器械设备了,比较专业的设备观测更好,比如说一些用于观测天体的普通微型天文望远镜。

还有就是时间上的选择就是,空间站飞行的路线,这个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刚好从上空飞过的路线,你才能观测到,最佳的观测时间其实是傍晚天刚刚黑,还有就是凌晨天刚刚开始微亮,在这两个阶段下,空间站又刚好飞过,你又有比较专业的观测设备,加上良好的环境还有天气,这些加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完美的在地面观测到我们的空间站。
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可以单独一个国家建立空间站?
为了限制中国的发展,国外“技术封杀”数十年,不允许任何的合作、交流。中国不得不靠自己的“智慧”发展,就算是曾经许多国家共同建立了一个“国际空间站”,但是与中国也是没有任何关系,压根中国就没在上面去做过任何研究,也没有被邀请过。所以无论怎么样,我们要走向太空,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空间技术,必须得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站才行。
在技术封杀的情况之下,中国依靠自己的技术突破,完全可以实现单独完成,并且运营一个空间站。所以我们在技术封杀之下,不仅没有放弃技术的研究,反而促进了我们更强的发展。
这些年来,中国的成就并不少我们不说太远了,就说最近两年中国的技术成就。
第一个、北斗系统,中国北斗系统已经顺利完成建设,该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懂事的卫星导航系统,而它的精确定位为分米、厘米级别,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在本国的实力更强,而这一套系统就是没有依靠其他任何国家,建设出来的。
建设好之后,已经在服务137个国家(公开国家数量),所以中国北斗系统的建立就是服务全球,完全可以与其他两个懂事的导航系统相比较了。
第二、探月,嫦娥五号的探月工程,实现了我国航天历史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过程,并且也实现了中国“月球无人采样返回”的“0突破”,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很难做到的。而在采取样本之后,就连美国都心动了,那就是希望中国能够分享一些成就,所以国外看到中国技术的突破,为了成果,都已经忘记了封杀的问题。
而如今,中国的空间站建设,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崛起,已经是在世界前列了,所以最近两年来,中国的技术是一步一步的上升,任其技术封杀,不进行合作,我们都能够依靠自己研究出现,这完全是用时间,思维等突破出来的。
那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可以单独一个国家建立空间站?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没有空间站,然而中国有自己独立建造空间站的能力,所以必须要建立一个,别人在空间站研究,我们也不能落后,必须跟上,甚至实现突破,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所以空间站的建设我们必须要实施。同时未来随着国际空间站的淘汰,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全球“唯一”,很多国家都需要依靠中国空间站才行,这个时候就是我们选择的机会了。
我们可以说想要谁用就用,当然我国并没有“那么霸道”,还是以服务全球为理念建设的,我们需要共同发展,这“胸怀”是很多国家无法比较的,在空间站建设之后的第一批次科学项目之中,我国已经批准17个国家加入,包括了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法国、西班牙、印度、俄罗斯、日本、墨西哥等国。
当然很多人很意外,美国怎么没在里面?确实美国也申请了,但是他们的项目不符合我国标准,所以被拒绝了,未来如果有符合我国定下的标准项目,也可能加入,因为我国建立空间站是希望共同发展,而不是将别人拒之门外,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当然,还是那句话,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可以单独一个国家建立空间站?其实并不是只有中国可以单独建,是因为其他国家的技术没有达到这个能力以及其他因素,一个人完成不了,所以才没有建立。未来俄罗斯,美国等国可能也会独立建立空间站,已经有相关说法,只是我们先开始了,同时我们需要建立,也有这方面的技术,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满足了,所以建立了。
总结中国的技术发展,可以说完全是依靠自己,不得不说近些年来,我国科学家或者说科研人员们的努力是很强的,终于实现了“技术封杀”的“瓶颈突破”,不然也不会有这些研究成果,如今在太空很多方面技术,我们都是一种创新,甚至部分技术已经是领先全球,所以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而且如今科学家们也没有放慢脚步,还在奋斗之中。
例如: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发射,我们是两次延迟,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揪心”,甚至科研人员们可能都已经想哭泣了,但是他们在这些困难面前,一步一步的进行寻找问题点,然后解决,最终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美解决,成功发射,并且实现了与和核心舱对接的对接,这还不是进行技术问题的解决,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外援”来帮助,如今神舟十二号即将发射,实现我国自己空间站的载人飞船发射,我们一起期待吧,预计是6月发射升空。
所以中国的技术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随便他们如何地封杀,只要科研人员齐心协力,必然也是不成问题,解决问题只是时间问题,至少我们从我国的航天发射情况来看,成功率已经是高于很多其他国家,虽然偶尔也出现一些问题,但是解决了再次进行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太空有多少空间站?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现在太空有两个空间站,一个是国际空间站,一个是我们国家的空间站。
我国的空间站又名天宫空间站,轨道高度400至500公里,现有聂海胜、刘伯明、杨洪波三名航天员入驻。
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共同运营,轨道高度360公里,目前有美、俄三名宇航员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