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集团军,为何先后属于4个军区
39集团军,为何先后属于4个军区?
54集团军、38集团和39集团军是中国三大王牌重装集团军。54集团军是中央军委战略预备队。
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原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和第四十四军各一部(四十五军军部、直属队、第一三四、第一三五师;四十四军第一三〇师)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战。两军曾因番号问题发生争执,后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原两军番号同时取消,四十四军选一个“四”,四十五军选一个“五”,组成五十四军
1952年10月,第五十四军在广东惠阳正式成立,原第44军第130师改编为第54军第130师,辖第388、第389、第390团;原第45军第134师改编为第54军第134师,辖第400、第401、第402团;原第45军第135师改编为第54军第135师,辖第403、第404、第405团。
于1953年1月21日,参加朝鲜战争。2月上旬,第130师进驻朝鲜铁山半岛,担负抗敌登陆作战之任务;军部和第134、第135师进驻辽东半岛,担负守卫海防和作战训练任务。5月2日,军部率第134、第135师入朝,5月中旬各部先后进至平壤附近地区,接替第39军防务,担负西海岸抗敌登陆及平壤地区反空降作战任务。6月下旬,奉命开赴金城前线,配属第20兵团参加夏季反击战役。7月13日,战役开始,除第134师集结于洗浦里,为兵团预备队外,第130师配属第68军向梨实里、北亭岭之敌发起攻击,第135师配属第67军由庆坡山向梨船洞、金城川之敌发起攻击。当日第130师即攻占424.2高地及866阵地;第135师攻占了梨船洞、芦洞里等等地。尔后,各部即转入防御作战,至27日战役结束。该军共进行大小战斗254次,取得歼敌7662人的重大胜利。
1958年5月和7月,该军奉命分批回国。
1959年,参加西藏平叛作战。1962年,参加中印战争,全歼印度主力第4军。1979年,参加中越边境战争西线战役。
1985年,第五十四军改编为集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重装的三个快速反应集团军之一(另两个为第三十八集团军和第三十九集团军),属于战略预备部队。
1985年,在合成集团军整编中,步兵第161师(原134师)改为地面炮兵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军部并入第54军军部,43军步兵第127师划归54军建制,同时编入装甲旅、高炮旅等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十四军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十四集团军。
1998年装甲旅与装甲第十一师对调,装甲十一师划归陆军第五十四集团军建制。1998年摩托化步兵160师(原130师)改为摩步160旅,2003年,160旅裁撤。
第五十四集团军的装备水平仅次于第38集团军,是装备第二精良,第二先进的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集团军曾被授予光荣称号的单位有:
红军师、铁军——第127师
红军团——第127师第379团、第380团、步兵第162师第485团
叶挺独立团——第127师第379团
瑞金团——第162师第485团
猛虎扑羊团——第162师第486团
刘老庄连——第127师第379团第4连
钢刀连——第162师第484团第1连
金汤桥连——第162师第485团第7连
能攻善守英雄连——第127师第379团第9连
阻击英雄连——第127师第379团第1连
英雄侦察连——第127师侦察连
渡海英雄营——第127师装甲团装甲步兵营
渡海英雄连——第127师装甲团装步一连(原127师381团1连)
612高地英雄连——第127师装甲团装步三连(原127师381团7连)。
军直是什么意思?
军直是指某某集团军所属的直属队,简称军直。集团军直属部、分队,各个兵种编制比较齐全,有作战部分队,也有保障部分队,主要使命是,保障集团军机关和首长的调度指挥畅通,保卫集团军首长和机关的安全,也可随时支援集团军下所属师、团部队作战!
黑龙江省巴彦县走出去的名人有哪些?
在巴彦县走出的名人中,与大家分享三位,一位是革命英烈张甲洲,两位是新时期的中将。
张甲洲(1907.5.21—1937.8.28),黑龙江省巴彦县张家油坊屯人,抗日英雄。中学时期,因反抗封建军阀两次被学校开除,进入工业学校后又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捕,出狱后赴北平求学。1928年进入北平大学理学院学习,1930年为因营救被捕的清华大学同学,再次入狱。
1930年8月入党,9月考进清华大学,兼任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北平市委代书记等职,与胡乔木等人参加《北方青年》《现代中学生》创办工作。1932年5月回巴彦,与于久公、夏尚志等一起,在巴彦七马架(今镇东乡)小学校组织一支200余人的抗日武装队伍,任总指挥,开展武装斗争。游击队很快发展到1000余人,转战于明水、安达、呼兰、青冈、兰西等地区,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不久,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巴彦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 张甲洲任师长,吴福海任政委,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1933年初,36军江北独立师在日寇的疯狂扫荡中被打散,当时的满洲省委不恰当地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张甲洲、赵尚志,将二人开除党籍,但二人仍继续斗争。张甲洲在富锦中学任教,多次掩护党的地下工作者,为其传递情报,运送军用物资。
1937年8月28日,抗日将领祁致中为了张甲洲的安全,派参谋长李景荫等人去富锦接应他转移,途中遭伪地方团队伏击。在战斗中张甲洲腹部中弹后牺牲。在清华的“清华英烈”碑和北大的烈士纪念碑上都留下张甲洲的名字。
傅秉耀, 1940年11月生,黑龙江哈尔滨市巴彦人,中将军衔。1959年2月参加解放军。曾任陆军第39军116师347团团长,陆军第39军副参谋长。陆军第39集团军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刘世民,1945年3月出生,黑龙江巴彦县巴彦港镇刘光膀屯人,武警中将警衔。1963年参加解放军,曾任解放军某部宣传干事、副科长、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委、解放军某政治学院副院长,解放军报社政治部主任、副社长,武警部队政治部副主任,武警部队后勤部部长,武警部队副司令员、副政委等职。
1996年7月晋升武警少将警衔,2003年7月晋升武警中将警衔。
集结号中的团长刘泽水如果活到授衔?
《集结号》是个比较有名的电影,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看,里面的谷子地也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常孟兰,他是四纵十旅三十团三营八连二排排长,也是为了大部队转移接到了“断后”的任务。
当时连长给常孟兰的任务是坚持到天黑,并且以号为令,听到号声马上撤退,但是常孟兰带领着8名战士,以牺牲两人的代价坚持到了天黑,也没有听到号声。
敌人攻上来后,常孟兰和战士们同敌人缠斗在一起,各自为战,常孟兰突围出去,其他人走散了,不知道是已经牺牲还是和自己一样逃了出去。
常孟兰后来沿途打听部队的行踪,一直找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找到,没有办法他只能回老家住下。
怀着对战士们的愧疚,常孟兰也开始了寻找部队之路,最后常孟兰找到了当时部队的团长,不过团长早就牺牲了,常孟兰在团长墓前报告了自己完成了阻击任务。
常孟兰直到2004年去世前,都没有找到他的连长,后来常孟兰的事迹被报道,有人找到了当年的连长,原来连长也一直在找常孟兰,并且表示:“常孟兰是个好兵…”
但是正当大家想知道当时有没有吹号时,连长告诉大家:“根本就没有吹号,我想让司号员吹号,但没有命令我不能那么做,号声一响大部队就暴露了,常孟兰他们的努力就白费了。”
我相信常孟兰如果能在去世前见到老连长,问清楚原因,一定不会像电影上的谷子地一样去埋老连长的。
说实话,《集结号》是个不错的电影,但是谷子地埋怨刘泽水团长的这里明显不合理,战争时期,我军很多的队伍都担任过断后的任务,无论主官或者战士,绝大多数都是视死如归,无怨无悔!而谷子地虽然寻找部队多年,但是小梁子已经给他解释的挺清楚了,如果让谷子地撤下来,那么部队主力就有麻烦,这样的情况谷子地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连长不应该反应这样强烈。
刘泽水团长也是没有办法,在最早安排给九连任务时,他也没有想到九连没有机会撤下来,只是因为战场形势突变,才会让九连掩护主力撤退。
刘泽水团长后来也已经牺牲了,团长临死前还一直挂念着谷子地,觉得对不起他,这说明刘泽水团长是个关心战友的好人,谷子地的做法确实太过了。
那么,刘泽水团长如果在朝鲜战争不牺牲可以授予什么军衔呢?
通过电影我们得知刘泽水在解放战争时期是团长,谷子地是连长,二人是老八区教导团的战友,很显然刘泽水提升的要比谷子地快多了。
刘泽水当团长时,中原野战军还没有改名字,就说明时间应该是1948年年底,也就是说刘泽水在这时只是团级干部。
抗美援朝时期,刘泽水已经是280师副师长了,根据史料我们得知抗美援朝战争的军长在大授衔时一般授予中将或者少将,比如最初入朝的几个军长都是中将,像38军军长梁兴初、39军军长吴信泉、40军军长温玉成,42军军长吴瑞林、50军军长曾泽生、66军军长萧新槐,这些都是开国中将。
后来入朝的志愿军军长甚至有的都是少将,像第54军军长丁盛、第46军军长肖全夫、第23军军长钟国楚、第63军军长傅崇碧,这些都是少将。
根据统计,志愿军入朝的其他27个军长中,除了第67军军长李湘牺牲在了朝鲜,其他的26个军长,开国中将有15位,开国少将有10位,开国大校有1位(第16军军长尹先炳)。
由此可见,志愿军时的军长授予中将或者少将都是有可能的。
而志愿军的师长呢?一般都会授予少将和大校,就以首批入朝的十八个师长来说,其中授予少将的有7人,授予大校后来转少将的6人,授予大校没有转少将的1人,3位转入地方工作,一位牺牲在了朝鲜战争(40军120师师长罗春生)。
所以,志愿军师长差不多是少将和大校两种军衔,少将比较有名的是34师师长尤太忠、35师师长李德生、44师师长向守志 等将军,师长授予大校的也不少。
而副师长呢?基本上就是授予大校和上校,比较有名的是韩雪的爷爷韩曙,志愿军副师长,授予了大校。当然有一部分大校可能在后来又转为少将,比如志愿军第二十四军七十四师副师长张水发,1955年授予大校,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也有部分副师长被授予了上校,第40军119师副师长何耀海就在1955年授予了上校军衔。
所以,刘泽水团长在抗美援朝时期是副师长,这样的职务如果不牺牲,刘泽水要么被授予大校,要么被授予上校,根据电影最后刘泽水当团长时的政委已经是大校了,说明刘泽水不牺牲被授予大校的可能性最大。
第四野战军的12个军中?
第四野战军(东野),战功赫赫,所向披靡。
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五大主力之首,“三大战役”之中两场由他们完成,并从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了天涯海角。这支总兵力曾高达150万的重兵集团,自从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发展而成的第四野战军,最初兵力只有27万人。
外敌刚去,内战又起。当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援助下,不但装备了大批的美械部队,还向东北大举运兵,企图占领整个东北,对共产党军队形成合围之势。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中共中央依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会同东北地区原有部队,执行发展东北、策应全国的战略任务。
为了能够在东北立足,各根据地精锐尽出,先后进入东北的部队计有:
八路军山东军区:第1、第2、第3、第6、第7师,第5师一部,鲁中、滨海、胶东、渤海等军区主力部队各一部,共计6万余人。
新四军:第3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3万余人。
陕甘宁边区:第359旅、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各一部,共计1万余人。
晋绥、冀中、冀鲁豫军区各1个团。
随后,延安及各解放区的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也陆续进入东北。
各部队到达东北之后,中共中央任命林彪为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肖劲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政治部主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一面阻击国民党的进攻,一面成立了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个军区,总兵力27万人。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即东北野战军)。
为适应将来大规模作战的需要,东北野战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二线兵团的建设,先后组训了164个团,为主力部队输送37万名新战士。此时东北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部,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
1947年中期以后,人数规模突破50万人,48年辽沈战役前达到102万人,1950年上半年部队规模达到150万。不仅仅是人员最多,四野的火炮、坦克、运输车数量、装备后勤(兵工厂)实力也明显超过其他兄弟部队。
四野之所以发展神速,一方面是依托盟友苏联、朝鲜,地理上没有后顾之忧,仅南满方向抵挡住国民党军进攻即可,松花江江北地区则通过土改扩大群众基础,大范围征兵扩编部队;另一方面有东北地区原日军90余万陆军遗留武器作为供给,在火炮、炮弹等急需军事物资上得到了极大补充,率先建立起了野战军专属的炮兵部队,辽沈战役后各型火炮达到了9000多门,不乏150口径重炮,光是炮兵纵队的编制就超过5万人,顶国民党军一个中等规模的兵团
但是仅仅有区位优势的话,第四野战军还成不了气候,需要有关内各部队的有力牵制。要知道1946年前后,蒋军在全国的部队总兵力超过400万人,但投入到东北战场的人数从来没有超过60万人,使得四野的生存和壮大环境比较宽松。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山海关内各解放军部队的牵制作用,没有华东野战军在山东作战,没有华北军区3个兵团拖住傅作义的华北剿总,国民党军早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东北增兵,根本不会允许四野将队伍做大。而就算四野拥有了百万之众,面对一窝蜂涌向东北的国民党军,最多也只能死守关外,很难反攻到华北。
事实上早在1946年上半年,东北我军就面临过严重的军事危机,如果装备占优的杜聿明部打到哈尔滨附近,则东北解放军很有可能转入游击作战,甚至退入苏联休整。正是由于国军无法向东北无限增兵,杜聿明部兵力有限,无法持续向北追击,才使得我军逐渐恢复了元气。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说明,仅靠一支野战部队的力量无法对抗总兵力占据优势的国民党军,不仅四野做不到,其他任何一支部队也不行。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各野战军协同作战紧密配合的结果,而这正是蒋军内部最大的劣势。
说到雄兵百万的第四野战军,其中有四个王牌军威名显赫。他们分别是朝鲜战场上有名的“万岁军”38军,号称“铁胆大头炮”的39军;有“旋风部队”美称的42军,以及以少胜多智勇双全的54军。
那么,对比史料,这四个王牌军究竟谁才能排名第一呢?
其实,第四野战军中的王牌部队还有很多,不仅仅只有38军、39军、42军、54军,这四个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哪支部队,他们在战场上都是威风八面,对战局的影响,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