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空导弹,现在的导弹驱逐舰船体有多厚
中国防空导弹,现在的导弹驱逐舰船体有多厚?
时间回到2000年10月12日,一艘停泊在也门亚丁湾海域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科尔号”,遭到了一艘小艇的爆炸袭击。这次爆炸,将科尔号驱逐舰的舷侧炸开了一个大洞。
而到了2017年6月17日,隶属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是一艘“菲茨杰拉德号”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日本东京附近海域航行时,被一艘菲律宾货柜船撞到侧面,导致该驱逐舰的右舷损毁比较严重。
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现代的导弹驱逐舰根本就不抗撞,这也是其舰体所用钢板比较薄的导致的结果。
所以说,与想象的大不相同,现在的驱逐舰也好,护卫舰也罢。就像我们经常吃的包子一样,都是薄皮大馅的。也就是说,外层用于制造舰体的钢板并不厚,一般也就在30毫米左右。
毕竟如今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并不像二战时期的战列舰那样,依靠较为厚重的装甲来增强防御能力,而是依靠“防空雷达+防空导弹”的组合来提高防御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对舰体的厚度要求过高,只要可以保证最初的设计要求即可。
二战时期战舰的舰体厚度由于二战时期的海战,唯一的武器就是大口径舰炮,也就是所谓的“大炮巨舰”,为了在对战中可以有较强的抗打击能力,就在舰体的水线上下,炮塔,指挥塔,轮机舱,油料库等位置加装了比较厚重的装甲,从而提高舰艇的抗打击能力。
其中,就数炮塔,指挥塔,防雷带的装甲最厚,普遍都在300毫米以上。
就比如说,衣阿华级战列舰炮塔的正面装甲厚度为500毫米,炮塔基座装甲厚度在295毫米~439毫米之间,指挥塔装甲的厚度为440毫米。
大和级战列舰的炮塔的正面装甲厚度为650毫米,舷侧主防雷带则有以20°倾角安装的410毫米厚的装甲,即便是最薄弱甲板边缘的装甲厚度也超过了200毫米。
由此可见,二战时期的战列舰还是极为注重装甲防护的。只不过,以上只是排水量高达六七万吨的战列舰。
而二战期间驱逐舰的排水量远没有这么大,那么,其装甲防御能力如何呢?二战时期,比较有名的驱逐舰就是美国海军的弗莱彻级,英国海军的部族级,法国海军的莫加多尔级,日本海军的阳炎级。
以上驱逐舰的排水量都不大,普遍在2000吨~5000吨之间,也就相当于如今护卫舰的排水量。既然排水量上不去,那么装甲防御能力自然也强不到哪去。
其实,二战期间也就重型巡洋舰和战列舰的钢板厚度比较厚,至于其他的舰艇也就那样了。
现代驱逐舰舰体所用钢板较薄的原因。上文也提到了,现代的驱护舰舰体所用钢板的厚度普遍都在30毫米左右 。
之所以不用较厚的钢板,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现役驱逐舰已经不再依靠加厚钢板来提高防御能力,而是依靠防空系统。
自从雷达和导弹出现之后,驱逐舰的防空体系,主要就由这两者担任。相对于二战时期舰艇靠装甲被动的硬抗炮弹的打击,如今的驱逐舰依靠防空导弹,就可以实现主动的拦截。
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差别,背后更是科技和技术的天壤之别。
尤其是以宙斯盾系统,为代表的舰艇防空系统出现以后,驱逐舰的防空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在四面相控阵雷达的完全覆盖下,完全可以发现从高,中,低空来袭的战斗机,轰炸机,反舰导弹等,从而引导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而如今的舰艇防空系统,已经覆盖了低空,中空,高空;近程,中程,远程。
低空近程主要由近防速射炮+近程防空导弹组成;
中空中程主要由中程防空导弹组成;
高空远程主要由远程防空导弹组成。
可以说,四面雷达+防空导弹+近防速射炮,实现了无死角的全方位监控和拦截能力。有了这样的防御能力,现代的舰艇就可以完全舍弃,单靠增加舰体的厚度来提升被动防御的效果。
第二:现在的冶金技术要比过去强太多了,不用那么厚的舰体,也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冶金技术要比过去强太多了。现如今,舰艇所用的钢板的屈服强度普遍都在300兆帕以上。而航空母舰所用钢板的屈服强度会更高,像飞行甲板都上到了800兆帕。
二战时期,舰艇所用的钢板的屈服强度也仅有250兆帕,即便是旧日本海军的大和级战列舰的结构用钢的屈服强度也只有255兆帕。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舰体所用的钢材中,屈服强度最大的在500兆帕~550兆帕之间。
由此可见,现代舰船所用钢板的屈服强度要比二战时期高多了。当钢铁材料的性能上去之后,只要用较薄的钢板,就可以达到二战时期的防御水平。
所以说,现代的驱逐舰对舰体所用钢板的厚度要求并不怎么高,30毫米基本上已经够用了。
第三:驱逐舰对航速有要求,如果说舰体钢板太厚,在动力和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航速会下降。
要知道,驱逐舰的最大航速都要求在30节左右。而船舶的航速是有一个计算公式的,主要就是与排水量和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有关。
也就是说,当设计的航速一定时,船舶的排水量越大,发动机所提供的功率也就要越大。
就以如今的燃气轮机的技术而言,功率最高的舰用燃气轮机,也就是罗罗公司研发的MT-30。该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可达34兆瓦~40兆瓦,热效率高达40%。
如此高的输出功率在作为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的动力时,还要另外安装2台单机功率为11兆瓦的16V38B柴油机,以及2台单机功率为9兆瓦的12V38B柴油机。才达到112兆瓦的输出功率,使得最大航速仅为27节。
如果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下降到4万吨时,动力就足够用了。
所以说,当航速和输出功率无法改变时,也只有尽力缩小舰艇的排水量了。那么,就要少用钢板,用性能更强,重量更轻的钢板。
综合以上三个原因,导致如今的驱逐舰的舰体所用的钢板厚度并不大,也足够满足需求了。
61舰空导弹是如何研制和发展的?
红旗-61导弹的前身是1965年出台的红旗-41防空导弹。起初是地空导弹,1967年,军委决定将其转为舰空导弹。其和地空导弹的区别就是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不仅要考虑温湿度变化。还要考虑海上盐雾对装备的腐蚀,舰艇摇摆、震动和电子设备辐射对导弹工作时的影响。以及导弹发射时对舰上装备、人员的影响。
红旗-61舰空导弹直到1975年才开始上舰试验,后来经过不断修改,到 1986 年,才进行了海上设计定型飞行试验,并在试验中取得了8发7中的成绩。继而于1988年11月正式定型。
红旗-61导弹长3.99米,弹径0.286米,翼展1.166米,十字型弹翼,X型尾翼,半主动雷达制导,连续波雷达导引头,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3马赫,射高8千米,射程10千米,全弹重300千克,采用连续细杆杀伤式战斗部,重40 千克,单发杀伤概率64%~80%。
其制导由ZL-1雷达负责,该雷达也是我国第一种舰载对空制导雷达,工作在X波段,采用单脉冲跟踪和连续波照射体制,即同一雷达不仅要完成对目标的单一脉冲跟踪,还要完成对目标的连续波照射,跟踪和照采用同一套发射天线。
雷达还在研制/时即考虑了抗干扰因素,采用了抗同频异步干扰装置、低仰角跟踪技术等手段,保证雷达正常工作,后来进行的舰上抗干扰试验中,在飞机携带杂波干扰机进行干扰的情况下,该雷达仍能保持角度和距离上的正常跟踪。
坦克炮塔上为什么不安装防空导弹来对付武装直升机?
兔哥回答:坦克是陆上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以强大的火力、厚重的装甲、高机动性能被誉为移动的堡垒,坦克也是坦克的克星。坦克作为装甲突击集群的主要的火力支撑点被誉为陆战之王,现代战争中的突击集群正是以坦克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所有的武器装备的配置也是以坦克为中心进行配置,例如,装甲战斗车(步兵战斗车),自行火炮,单兵反装甲武器,车在反装甲武器,自行高炮,自行导弹发射车,单兵防空导弹等等。步兵为坦克提供火力掩护,反坦克导弹等为坦克扫平道路,就连武装直升机也是为坦克装甲集群提供空中火力掩护,而坦克的作用就是带领一干武器装备夺城拔寨,攻城掠地。坦克只所有有这样的能力靠的就是移动碉堡的强大实力和快速的突击能力,然而,坦克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而空中的威胁尤为突出!
直升机的普及化使战场不再是单纯的,而是陆空联合作战,陆上战场走向了立体化。武装直升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打坦克。武器的相生相克是根据其缺点来实现的,坦克的优点是厚重的装甲防护、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和对地形的高通过性能,而缺点就是看不到天空的情况,而且坦克防御最薄弱的部位也是顶部。根据这个缺点直升机出现了,直升机的防御能力显然是不能和坦克比,然而,直升机在天上,而坦克却没有能够对空打击的武器,所谓的高射机枪在直升机面前就是摆设,因此,坦克如果遇到直升机就好比老鼠见了猫咪,只能是挨打的份,那么,给坦克安装防空导弹是否可行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但从目前的坦克来看却并没有这个举措,这又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答我们就必须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首先是体系化作战的原因;我们知道坦克虽然强大,但缺点也不少,不能独立作战就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坦克的乘员视野并不好,属于半瞎子状态,它可以发现坦克,未必能发现埋伏的单兵反坦克导弹(火箭)发射手。战场环境下坦克的视野更是受到干扰,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正是因为如此,坦克都是和步兵配合,它对步兵起掩护作用,步兵是坦克的保镖,这就是传统的“步坦协同作战”理论的来源。我们在俄罗斯的电影《解放》中也有这样的镜头,坦克面对复杂的巷战不前进了,原因就是遇到了反坦克手,缺少步兵掩护,最后来了步兵又继续前进。其实坦克就是一个战场上能够运动的堡垒,靠火力打开通道,但也需要有人为它提供保护。
现在战争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步坦协同作战,走向了体系对抗,所谓体系对抗的原则并不是一款武器包打天下的理念,而是各负其责,自行火炮负责压制敌人的阵地,截断敌增援兵团,坦克负责打击敌坦克,火力支撑点,碉堡工事,为步兵战车扫清障碍,步兵负责消灭敌反坦克火力点,接近坦克的敌人,直升机负责为坦克装甲集群提供空中火力打击。因此坦克的防空任务有直升机,地面防空导弹负责,不需要坦克来干这活,这就是体系化作战的理念,这样就减轻了某一个武器装备的使用压力,发挥出坦克本能的优势。
坦克空间方面的因素;坦克上的空间非常有限,人员也不多,坦克只所以研制了自动装弹机,就是为了解决空间小,载弹量低,体力消耗大的问题,坦克的三名乘员,一名需要驾驶坦克,炮长负责搜索瞄准开炮射击,车长除了战场上的指挥协调,对敌情观察,帮助炮长搜索目标还要负责通讯,并且还负责操控机枪,可见坦克乘员的活并不轻松。如果在安装上防空导弹,只能由车长来干,显然是忙不过来,如果在增加一个对空武器操作员,就又回到了空间狭小的情况。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防空导弹必须要有对空探测雷达系统,敌我识别系统,雷达不可能太小,而防空导弹也是占地方的,在加上仪器设备,这么多的东西对于坦克有限的空间无疑是一个无法容纳的窘境。
按装技术层面的因素;坦克是冲锋陷阵的兵器,所面临的作战环境复杂,弹片横飞,沟壑纵横,防空导弹则是精密的设备,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而且雷达系统金贵的很,一颗子弹就能打残废,如果坦克挨上一炮坦克没事,防空导弹非散架不可。这对于坦克的安装要求就显得非常的困难。坦克的优点之一就是装甲防护,如果按装防空导弹就不能装进炮塔,只能是外挂,这样的安装方式,导弹、雷达等设备很容易就遭到破坏而失去作用,也就等于白折腾,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说也不支持坦克安装防空导弹。
使用方面的因素;防空导弹是对空作战的,坦克是对陆作战的,两者没有共同点,对陆作战中,坦克需要全神贯注,恨不得多长几双眼睛几双手。如果再分心抬头望着天上,必然会分神,另外,立体作战的情况下,敌我双方的空中力量交织在一起,有时甚至是“狗斗”,你坦克能帮上什么忙,突然来一发导弹,打中谁都很难说。这就等于人家正在吃饭你扬一把沙子,这不是添乱吗,干你陆上的活就是了,瞎参合什么呢。正是由于坦克不适合安装防空导弹,到目前没有这么做的。战场上,坦克装甲集群中有专门负责防空的机动防空导弹武器,自行弹炮合一的系统,自行高炮,自行防空导弹都是干这个活的,没必要让坦克在安装防空导弹,坦克又不是哪吒,能够三头六臂。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携带核弹的导弹遭空中拦截?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拦截”?所谓“针锋相对”弹头对弹头直线迎面相撞这种拦截的方式是影视剧画面的误导。
现实的情景是,当主动进攻的导弹相对进入拦截导弹的杀伤半径之内时,拦截导弹上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即引爆破片,无数的杀伤破片,形成一个弹幕,或者撞击或者爆炸,毁伤进攻导弹的弹体包括弹头。目前,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分别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核武器。核弹是它们的统称。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核弹被拦截的战例。根据现有的技术,载体是导弹的,雷达才能够捕捉到信号数据,才具备了拦截摧毁的前提条件。相反,不是导弹运载的,比如,核鱼雷,核炮弹和核航弹(如广岛上空飞机投掷正在降落过程中的“胖子”)几乎无法拦截。因为目标特别小距离短,雷达几乎没有反应时间,不具备拦截的前提条件。
当然可以提前击毁运载发射它们的飞机、舰船、阵地,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概念了。核弹头(核弹)遭到破片的撞击或者遭到爆炸攻击会引发核爆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会引发核爆。或许导致核容器的破损,引发核泄漏;现在更不会导致核弹自身配备的“引发炸药”的爆炸。
原子弹、氢弹是否会引爆是由他们的引爆原理决定的!核弹不同与常规爆炸物,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模糊是受到常规爆炸物爆炸的影响。原子弹引爆原理:常规特制炸药爆炸→向原子弹药(u235,固体金属)产生向心压力→原子弹达到临界值→爆炸。氢弹引爆原理:原子弹爆炸→引发氢弹临界值→氢弹爆炸。
上述指令都是按照设置的程序完成的。现在装在核武器里的高能炸药都是顿感炸药,对外界的刺激(高温、撞击)十分不敏感。常规轰炸或者从高空摔下不能达到上述任何一个引爆条件。
在冷战时期曾发生过多次携带核弹头的潜艇、飞机失事、导弹爆炸,但最多只发生过核弹破损。1958年,美国载有核弹的多架B-47在机场因火灾爆炸,三枚核弹的表面被高温烤起了泡,却仍未破损。
1966年1月17日发生在西班牙帕洛马雷斯的事故。美国空军一架B-52战略轰炸机与一架加油飞机对接进行空中加油时,两机相撞。执行加油任务的KC-135加油机完全焚毁,机上4名机组成员无一生还。B-52轰炸机机身断裂成若干截,机上3人遇难。B-52轰炸机机随机携带的4枚Mk28型氢弹脱离机身,坠落在距离帕洛马雷斯不远的地面和海上。
第一枚核弹落地后炸药没有被引爆,也未出现任何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两枚氢弹的三硝基甲苯引爆装置在撞击地面时爆炸,造成钚和铀两种放射元素泄漏。导致2.5平方公里(1平方英里)区域被污染。
第4枚弹头落在了地中海的某片区域。美国海军花了几个月时间,最终在离海岸5英里外的海底找到了第4颗核弹。
1980年,美国小石城,“大力神”洲际弹道导弹因燃料泄漏发生爆炸,3吨重的核弹头被抛到了100米外,却安然无恙。
如果用A原子弹轰炸B原子弹是否能引爆被轰炸的B原子弹?答案也是不能。铀——银白色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熔点1130℃,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自燃。
制造原子弹的核装药平时一定是存储在重金属容器中,以隔绝辐射。A原子弹爆炸时的高温高压会在毫秒级的时间内把B容器以及铀升华(固态变气态)。根据铀具有自燃的特性,会剧烈燃烧而形成化学爆炸,但是,B这种情况不是核爆。
核弹受到外界的撞击、爆炸,实质上摧毁了发生核爆的条件有网友这样分析,与其说核弹是一种炸弹,不如说核弹是一套精密的仪器装置。当它受到外界攻击的情况下,意味着这台仪器受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无法执行核起爆的各种指令,“电脑死机了,软件硬件都瘫痪”,更加抑制了核爆炸。
无论是在飞机、直升机、汽车,还是电梯里,“核武橄榄球”都与总统形影不离。结论:宁可相信有拒绝核爆的哑弹,也不要相信有第二种引爆核爆的功能。美国总统形影不离的手提密码箱可以证明。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和关注,谢谢!
中国最先进的防空导弹都有哪些?
现在防空导弹已经发展了四代,我国的防空导弹发展从最初的仿制到世纪之初的追赶再到现在的并驾齐驱,也经历了四代的发展。中间有很多型号因为作战理念落后,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最终没有装备部队。目前我国防空导弹领域已经形成了近程,中程,远程和反导全领域的发展,目前在技术上和俄罗斯相差不大,和美国稍有差距。是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全领域防空导弹的国家之一。
防空导弹经历了四代的发展都是哪四代?各自的作战用途是什么?第一代防空导弹的发展时间是上世纪40到60年代,从德国在二战末期发展为起点,到苏联萨姆2导弹成熟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的防空导弹的主要特点是重,大。普遍具备两三吨的重量,长度也非常长。这一时期的导弹基本上是地面倾斜发射,战斗部威力大,在战机附近50米范围内爆炸可以确保摧毁,但是第一代防空导弹的设计并不是为了攻击战斗机,而是为了打击高空高速侦察机和轰炸机,对重要的城市和工业基地进行防御。这一时期的引领者是美国和苏联。其中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击毁美国侦察机所用的导弹就是从前苏联引进的萨姆2极其改进型号的红旗2系列导弹。目前第一代防空导弹基本上已经全部退役!
第二代防空导弹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研制的导弹。这一时期的导弹开始从巨型的第一代防空导弹,过渡到了小型化的防空导弹时代。相比于针对高空高速目标的第一代防空导弹,二代防空导弹的设计更加灵活,打击高度也偏向于中低空目标,尤其是以低空突防为主的飞机。这一时期的防空导弹可以说是主要为了打击战斗机而生的,这和第一代防空导弹不一样。第二代导弹射程上形成了近程到远程的全体系格局,打击高度的变化幅度也更大,可以打击从低空到高空飞行的几乎所有目标,导弹的制导系统更先进,战斗部的威力也更小了。这一时期的导弹涵盖了从肩扛式到机动发射车发射的多种型号,其中名气最大的要数美国的毒刺导弹!这一时期研发的防空导弹目前依然在各个国家服役!
第三代防空导弹是目前各国正在服役的主力防空导弹,这一时期的防空开始由打飞机向反巡航式导弹为主。而且大多数都可以利用自身的雷达进行主动制导。代表型号有S300,美国的标准系列以及我国的红旗7到红旗9系列。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第三代防空导弹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现在各国正在发展的型号,比如更加智能化,对隐身目标的打击能力等。
以上三代防空导弹的防御目标基本都是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但是随着导弹的发展,防御目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小。比如第一代导弹甚至连战斗机都做目标设定,到了第二代导弹开始主要针对战斗机。第三代导弹则开始从战斗机,到巡航导弹,反舰导弹以及其他的主要目标等等。甚至同属于防空导弹的以色列铁穹也仅仅是为了防御火箭弹的袭击。
第四代防空导弹和前面三代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前面三代的发展目标都是针对大气层内的目标进行作战,系统虽然越来越复杂,但是一般都是小单位作战。第四代则主要为反弹道导弹研制的。这一代防空主要防御的大气层外的目标,所以对于国家导弹预警探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地面大型看雷达站,卫星预警系统以及各个关键探测节点联动才能形成对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而所采用的导弹一般射程和射高都比较大,而且不再装备爆炸战斗部,大多数都是通过动能碰撞的方式将对方击毁。当前主要的代表型号有美国的萨德系统,标准3以及俄罗斯的S500和我国的动能系列反导导弹。
防空导弹从点防御,要地防空逐渐过渡到了面防御,区域防空和成体系对抗。系统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战斗效能随着进攻手段的技术进步也越来越强大!
我国先进的防空导弹都有哪些?各自执行什么任务?我国防空导弹的发展是从仿制前苏联萨姆2开始的,最初的红旗1导弹一直到红旗9,都没有摆脱仿制前苏联俄罗斯导弹的技术路线。直到红旗9B的服役,我国才开始进入了防空导弹的自由设计王国。现在我们也和美俄一样,进入了第四代防空导弹的研制阶段。目前也仅有中美俄具备反导能力,其他国家在第四代防空导弹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建树。
大家经常听到的我国在役先进防空导弹式海红旗10,海红旗16以及海红旗9,其实这些都是我国在海军中舰艇上部署的防空导弹的当家花旦。但是这几款防空导弹本质上还属于第三代防空导弹,其中海红旗10设计应该参考了俄罗斯卡什坦和美国的海拉姆,是一种近程防御系统,十几公里的射程补充的是近防炮和红旗16大概15到70公里射程中程防空系统的空白,而红旗9则是我国目前主流神盾舰的远程区域防空导弹,射程在150公里左右。改进型红旗9B的射程更是达到了200公里以上,超过了俄罗斯S300防空导弹的水平!
除了以上这些防空导弹,我国还有更加先进的第三代二阶段防空导弹红旗17,红旗19,红旗22以及红旗26.红旗29等,这些武器因为保密等级还很高,我国也没有大量装备,所以很多性能都是猜测。根据美国评测的全球十大防空导弹,我国的红旗17名列其中,估计这是一款对红旗16改进的中程防空导弹,具备对隐身目标的打击能力。另外,我国的红旗26应该是一种超越射程的防空导弹,并且有一定的低空反导能力。这款导弹的性能应该可以达到俄罗斯S400的水准。
在第四代导弹上,咱们现在处于刚起步阶段,所用导弹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动能1、2、3。据国外专家推测,我国的反导系统建设诉求将会是不弱于美国国家防御系统建设的一种庞大的全球系统。未来全天候的卫星监视以及海军舰艇布点将为我国构建起一整套的防空力量。不过咱们目前还只是起步阶段,跟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比俄罗斯那种暴力反导要先进得多了!
我国先进防空导弹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地,最著名的要数我国中标土耳其先进防空导弹的竞标项目了,当时我们拿出的是红旗9的外贸版本FD2000。不过因为土鳖的言而无信,我们无奈地给人做了一次陪练,人家只是将我们当作了跟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而已。
而实际上我国真正在对外高端防空导弹取得外贸成就的,就是出口印度尼西亚天龙50防空导弹系统。这是一款性能上和俄罗斯S300更接近,但是技术上更先进的防空导弹,相信是在我国红旗9基础上优化而来的版本。这款导弹相对于S300更优秀的是更简单的地面雷达设备,我们只需要一部车就足够了,不像S300那样,需要一部雷达搜索车和一部火控雷达车,电子设备要比俄罗斯的防空导弹系统高一代!
纵观全球防空系统的发展来看,我国在设计方面是进入最晚而进步最快的那个国家。目前我们在三代防空导弹上已经形成了近程,中程远程相衔接的防控体系。和俄罗斯的务实相比,我国则显得很神秘,这主要是我们国防军工发展一贯的原则决定的,外界无法窥知我国的防空具体实力。不过我想我们在电子信息领域要超过俄罗斯,和美国持平。在导弹技术上,我们可能和美国有差距,估计连俄罗斯的技术也达不到。不过在第四代的反导防空领域,我们现在应该排在俄罗斯前面,世界第一肯定是美国的,这个毋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