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对乌克兰(如何杜绝1999年悲剧重演)
波黑对乌克兰,如何杜绝1999年悲剧重演?
美国雇佣兵进入塞尔维亚是俄罗斯方面给出的消息,在7月10号俄罗斯方面报道,美国雇佣兵指挥当地的示威者,在塞尔维亚各地进行巷战,已经造成100多名宪兵和警察受伤,美国是塞尔维亚突然陷入混乱的主要元凶。
美国在这个时候选择在塞尔维亚出手,其目的非常简单,众所周知,塞尔维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对于欧洲引进中东的石油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俄罗斯也非常关键,美国这样做无非是打击俄罗斯,同时要挟欧洲。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指出,有国外情报部门和雇佣兵介入,主要是和科索沃问题有关,美国多年来一直主导科索沃的独立,指使科索沃吞并塞尔维亚的一部分领土,这对塞尔维亚总统来说是灾难性的,所以武契奇总统表态没有俄罗斯的介入,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问题就没法解决。
在联合国1244号决议上,俄罗斯是科索沃问题的合法调停者,而不是美国,所以俄罗斯在科索沃问题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既如此,俄罗斯绝对不会手软,明确表示将会帮助塞尔维亚阻击美国。显然,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国务院有密切联系的黑水国际,突然在塞尔维亚内部制造混乱,这是俄罗斯绝对不能接受的。
现在俄罗斯外交部已经公开声明称,俄罗斯对于塞尔维亚发生的混乱十分痛心,坚决支持塞尔维亚政府为制止混乱而采取的一切措施,绝不允许其他国家渗透破坏,绝对不会对自己的伙伴坐视不理,在关键时刻俄罗斯绝不会手软。由此可以看出塞尔维亚总统的选择是正确的,就是让联合国同意的合法调停人俄罗斯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俄罗斯在之前曾经公开指出,现在塞尔维亚发生的这场冲突与利比亚以及叙利亚等国发生的一切十分相似,这是美国故伎重演。
现在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新型冠状病毒问题,塞尔维亚的反对派试图利用新型冠状病毒问题让塞尔维亚的局面乱上加乱。
目前解决好塞尔维亚问题,就要把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民众反感、反对派不甘心失败以及美国势力介入这三者分开。如果这三者联合起来,那么问题会相当的严重。现阶段反对派已经开始举行和平抗议,他们认为那些制造混乱的暴徒另有其人,呼吁所有的民众坐下来,由此可见,事态正在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毕竟塞尔维亚反对派也不想科索沃独立,还要塞尔维亚割让领土给科索沃,这种行为等同于叛国。
鉴于此,目前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让俄罗斯势力介入巴尔干半岛,在外交和武力上和美国的情报机构形成对抗,这样美国就赚不到什么便宜;
第二,尽最大努力安抚民众,同时控制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加大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不能在内部出现社会动乱问题;
第三,与反对派进行谈判,同他们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向反对派说明将塞尔维亚问题国际化的严重性。
将塞尔维亚内部三个问题分开解决,就可以破解目前的局势,但是如果让三种力量联合起来,那么塞尔维亚变成叙利亚或利比亚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当然塞尔维亚出现1999年的情况是不太可能的,在1999年美国主导的北约轰炸南联盟,现在美国不太可能组织起一场大型战争了。因为英法德三国现在都无心加入美国主导的战争,所以出现1999年的那种情况是不太可能的。
为什么乌克兰总统要求设立禁飞区?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中,俄罗斯摧毁了乌克兰大量的军事设施和空军,掌握了制空权。俄军不断地从空中对乌克兰进行军事打击,使乌克兰只能被动防御。于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要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将乌克兰设为禁飞区,以此来阻址俄罗斯空军的空中优势,使俄罗斯的作战飞机不能在乌克兰上空攻击乌克兰军队。禁飞区是指某一领地的上空禁止任何未经特别申请许可的飞行器飞入或飞越的空域。禁飞区有多种形式,一种是主权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在特殊时段对其领空范围内的特定空域采取的限制飞行的管制措施。这种禁飞区的建立是国家主权所赋予的权力;另一种是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某个或某些国家或组织在冲突地域划定的特殊限制空域,限制冲突相关方的飞行器在管制区域内的飞行活动。只有在国际组织授权的前提下建立这种禁飞区才具有合法性。合法性。设置禁飞区已成为强权国家实行军事干预的一种新手段。
俄外长称面对挑衅不会向乌克兰开战?
邵旭峰回答问题。
从俄罗斯的态度,美国的态度,以及俄罗斯的外部关系三方面来看——
一、俄罗斯的总态度,清楚了: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周一告诉共青团真理广播电台,如果基辅在与克里米亚的边界上进行挑衅,俄罗斯不会对乌克兰发动战争,但会作出回应。
“我们不会向乌克兰发动战争,我向你保证。”拉夫罗夫保证说。
他强调,乌克兰的国内问题比自称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DPR,LPR)的“更广泛,更深入”。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不能只承认DPR和LPR,因为这等于将乌克兰其他国家留在纳粹政权手中。
“你想要承认LPR和DPR?下一步是什么?失去乌克兰的其余部分并将其抛弃给纳粹分子?” 当被问及为什么俄罗斯拒绝承认这些自称为共和国的人时,拉夫罗夫说。
“我们不是在与乌克兰政权作战。生活在顿巴斯的乌克兰公民正在与乌克兰政权作战,乌克兰政权拥有完整的纳粹和新纳粹特征······”拉夫罗夫指出,“根据俄罗斯的数据,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一直在讨论即将到来的问题,与西方提案国在克里米亚边境挑衅。“他们建议他保持低强度的战斗行动,使他们继续宣传俄罗斯人正在对乌克兰进行攻势,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需要受到制裁的打击,但军事行动永远不应该进入一个阶段,随后是全面的回应。“拉夫罗夫强调。
······
关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言论,基本可以做这样的解读;
俄罗斯会继续支持顿巴斯(顿涅斯克与卢甘斯克)独立,因为乌克兰政权是纳粹性质,正由于此,所以不仅俄罗斯支持顿巴斯独立,还应该支持乌克兰所有地方独立——以脱离纳粹。
那么乌克兰怎么就不纳粹了?我想拉夫罗夫的意思,应该是远离西方、亲近俄罗斯就不了。
因为乌克兰体制与俄罗斯一样,改变体制也就是说俄罗斯体制也需要改变,就实质而言,俄罗斯普京对国家的掌控高于国会,而乌克兰总统则相反。
对于纳粹的乌克兰,俄罗斯不会直接与其对战,而会是其他回应。
这个“回应”是什么,拉夫罗夫没说,应该就是暗中支持顿巴斯地区武装(其实很多所谓顿巴斯武装都是俄罗斯脱了军装的军人,再有就是闹独立的武装)。不仅如此,应该还包括煽动和支持乌克兰其他地区也和顿巴斯一样闹。
所谓“回应”的暗指,应该还包括暗杀乌克兰”纳粹”领导人。
俄罗斯占据了本该属于乌克兰的克里米亚,煽动和支持顿巴斯闹独立,现在又控制本该两国共有的刻赤海峡,其外长又这样说···这条经纬是清楚的。
说白了,就是俄罗斯觉得乌克兰政权是纳粹,所以要占领其克里米亚,控制刻赤海峡,并煽动和支持顿巴斯独立,还要煽动和支持乌克兰其他地区也闹独立。但俄罗斯不会直接与“纳粹”开战——如果遭受“纳粹”攻击,那就另说了。
关于如上,客观解读,想必任何一个有点道德与判断的人都会得出比较合理的判断,不再赘述。
二、美国的总态度,也清楚了: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刻赤海峡危机之后,美国军方最高长官——参谋长联合会议主席邓福德表示,美国不会由于刻赤海峡危机与俄罗斯军事对峙,但美国会继续向乌克兰军售、并帮助乌克兰训练军人和改革军队。
言外之意,美国会从最根本上帮助乌克兰,而不是只帮助他解一时燃眉之急,乌克兰最大的问题是政府与军队腐败。美国应该做的,是帮助乌克兰解决根本问题,从最根本自强。
之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态称,遏制俄罗斯,美国有很多事需要做。
美国的态度就是,不会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刻赤海峡和边境对峙调整对俄战略,但会强化对乌克兰的间接帮助、强化对俄罗斯从多点施压和制裁——
美国想乌克兰扩大了军售额度,增派了军人进驻并帮助乌克兰训练和改革,英国和加拿大都派军人进入乌克兰,多个原前苏联或华约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或制裁俄罗斯,亚洲的巴基斯坦也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
美国还有更重大的行动,就是就“中导协议”,向俄罗斯下了60天的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毁掉伊斯坎德尔导弹,或将其射程减到500公里以下。
美国国务院已经就俄罗斯销毁或缩减伊斯坎德尔导弹射程给俄罗斯发去照会,下了最后60天的“最后通牒”。
之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数次请求与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会谈,并向联合国递交保留“中导协议”的申请,但都没得到回应。
美国应该是在权衡,如何让利益最大化,就个人看法而言,无论俄罗斯最终接不接受美国“最后通牒”,美国都是最大赢家——不接受,不仅美国自己搞中程导弹,北约所有国家彻底联合起来针对俄罗斯——强化军力加强整合作战,这不就是美国新的欧洲战略吗?接受,俄罗斯不仅在中程导弹完全被绑住手脚,在其他方面也是。
补充一点别的:
俄罗斯现在外部关系现在如何?——最亲近俄罗斯的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摩尔多瓦都啥情况?
俄罗斯与乌克兰军事对峙前后,美国、英国、加拿大都开始往乌克兰派驻军队。
按照北约国家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后面应该还有多国会派军进入,并且人数会增加——就像北约多国已经和准备派驻军队到叙利亚幼发拉底河东岸的库尔德区域,阿拉伯联盟国家日入沙特阿联酋阿曼等也已经和准备派军人进入。
一方面是帮助,一方面是站位。
就俄罗斯来说,北约国家借助乌克兰局势紧张、并提出请求的情况下,将军队源源不断派驻到俄罗斯跟前,这应该都是下棋。
事实上,北约军力相对于俄罗斯来说,一直在多国抵近部署,比如扼守俄罗斯进出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立陶宛、波兰,比如黑海的罗马尼亚、格鲁吉亚······
除过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还有塞尔维亚之外,几乎所有中欧和东欧国家都向北约开放空军机场港口。
巴尔干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已经加入北约或正在加入——比如马其顿和波黑。原南斯拉夫成员科索沃自不必说,就连塞尔维亚——在南联盟解体前后俄罗斯主要帮的,也在积极运作以加入欧盟!
北欧中立国瑞典和芬兰也军事向北约靠拢,并向北约开放机场港口···
···
美国在罗马尼亚和波兰部署有陆基宙斯盾,在德国部署有萨德,可能还会增加相应防空系统的部署。
客观而言,由于东欧国家集体西向,北约已经从多点压到俄罗斯近前了,后面应该会继续强化和增加部署。
俄罗斯南边的——中亚的6个斯坦 (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阿富汗斯坦 ),前5个斯坦近年来开始倾向欧美,阿富汗则在苏联入侵后就倾向欧美,后来这里兴起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最近阿富汗政府正在进攻和收复失地。
还有蒙古,和几个斯坦差不多。
这对俄罗斯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那么仅剩的白俄罗斯,还有摩尔多瓦就完全与俄罗斯一条心吗?
摩尔多瓦,在近些年看来一直要求俄罗斯从东部撤军,矛盾在酝酿——其掌权者背后肯定寻求欧美支持。
就与俄罗斯“最铁”的白俄罗斯来说,简单说几件事:
一、12月5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欧亚经济联盟峰会上,卢卡申科向普京抱怨,曝俄罗斯进口的俄罗斯天然气价格太高,每千立方米约129美元,而距离白俄罗斯不远的斯摩棱斯克只有70美元,普京微微一笑,俄罗斯出口给德国的天然气价格,是每千立方米250美元,已经很照顾大兄弟了,要是按国际市场价格,白俄罗斯大多数人今年冬天得靠烧木头取暖。
二、近期的俄乌军事对峙,欧盟28个成员国宣布支持乌克兰,将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力度,波兰和斯洛伐克等前华约国家,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苏式步兵战车和便携式防空导弹等武器,连亚洲的巴基斯坦都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
北约成员国则向乌克兰派遣了不少军事顾问以及提供先进军事装备,而在俄罗斯这边,则是另一番光景——
12月17日,美国“防务博客”站点报道,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公开表态,不会允许俄军在该国境内继续修建新的军事基地,目前,俄军在曝俄罗斯境内主要有两大军事基地:伏尔加雷达基地和维莱卡海军基地,驻扎大批俄军,同时,白俄罗斯也装备大量俄制高技术武器,俄罗斯相当于控制了白俄罗斯相当一部分防务。
此前,俄罗斯提议,由俄军负责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空中防务,遭到反对,被认为是俄罗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侵犯其他国家主权。
之前普京曾以开玩笑的态度,向卢卡申科提议俄白两国合并,遭到后者严厉拒绝。
白俄罗斯由于不想靠近西方权力被制度化和约束,所以亲近俄罗斯,加上能源被控制、俄罗斯一直驻军。
但俄罗斯试图兼并和加深对白俄罗斯的控制,就遭到了彻底抵制,白俄罗斯更不愿为俄罗斯的利益与欧盟彻底闹翻,俄军在白俄罗斯境内建立更多基地,不仅有激怒北约,让白俄罗斯遭受制裁的风险,而且也会威胁白俄罗斯政府的地位。
白俄罗斯已经有不少人在评价,普京在走斯大林的老路,通过军事威慑甚至直接入侵的手段,打算重建苏联。
在独立后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白俄罗斯可以称得上是个另类,这个国家在独立后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连臭名昭著的克格勃都全盘保留,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从原来的苏共集体领导体制,变成了现在的家天下: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一直牢牢控制该国权力,并打算将总统大位传给自己那2004年出生的小儿子。
不靠近西方以防权力被改革和规范,同时也不想被俄罗斯完全控制,这应该是白俄罗斯最想做的事,这种拿捏需要分寸。这也是之后一段时间内白俄罗斯的最主要外交政策。
总之,乌克兰这边几十个国家,俄罗斯那边只有俄罗斯了——西边和西南边几十个国家外加美国,全部要干他,南边都在观望。
欢迎关注头条号批评指正。作者公众号:shxf95
如何看待老美的霸权主义?
首先反对问者在问题中掺杂主观论点的词汇,误导答问者,霸权主义这个词语是我们这个与美国有很多利益冲突的国家定义的词语。既不客观,也不公正。既然要认真回答,中肯回复。那便要公正严明,真正站在全球立场上来说。对此,我建议应将霸权主义改为主导地位。
首先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在二战后甚至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确实起了稳定国际秩序的作用,无论是遍布全球的军事力量,还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经济秩序,由此产生的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和文化输出能力都使得全球各个势力不敢轻举妄动才使的全球几十年没有大的战争。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美国的强大势力作为震慑,当今世界和春秋战国没什么两样。当然这是就全局来看,从局部来看,美国的主导地位也造成了一些诸如以大欺小,恐怖主义问题。但从全局上看,美国的主导地位到今天为止,还是利大于弊,好处大于坏处,当然这是就全球来说。
就中国来说,近几年中国高速发展,美国对中国崛起进行全面压制。贸易战只是中美竞争的一个被放大的现象而已。其实中美之间已经陷入了全面竞争之中,从经济到政治,从科技到军事。从亚太到非洲,从太平洋到印度洋,都是如此。所以无论中国再怎么追求和平发展,再怎么解释我们的天下大同的愿望,都只是徒费口舌罢了。原因很简单,应了我们老祖宗那句话,一山难容二虎。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意识到这是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涅般重生,不进则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次一举!明里要做好必死之心,主动出击,敢于向美国发起挑战。暗里要集聚实力,步步为营,徐徐图之,而厚积薄发。把美国佬拉下宝座来。
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的过程?
本周召开的欧盟峰会上,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成为“欧盟候选国”引起全球关注。
自从英国脱欧以来,欧盟内部一直矛盾重重。在西班牙《世界报》看来,同意乌克兰成为欧盟候选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鼓舞士气”的象征,但乌克兰要想顺利走完“入盟之路”全程,并非易事。
当地时间6月23日,为期两天的欧盟夏季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
欧洲理事会主席 米歇尔:我们决定给予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欧盟候选国地位。
从2月28日乌克兰签署“入盟”申请,到获得候选国地位,只用了115天。
“入欧”快慢 引发争议
按路透社说法,乌克兰受益于“快速入欧”程序,相当于驶入了“快车道”。这与同样处于欧洲东部,正在排队的“西巴尔干国家”形成了对比。
德国总理 朔尔茨:近20年来,西巴尔干国家一直在等待成为欧盟成员国的机会。
20世纪末持续到本世纪初的巴尔干地区内战,在欧洲历史上留下了最为惨痛的一幕。大约20年前,欧盟出于地缘政治目的极力拉拢西巴尔干国家,2016年2月,西巴尔干国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递交了入盟申请,时任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德拉甘·乔维奇(Dragan Covic)满怀期待地认为,波黑有望在2017年初获得候选国地位。但时至今日,欧盟都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
波黑主席团主席 扎费罗维奇:如果今天有一个国家应该因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原因,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那就是波黑。
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北马其顿、黑山多年前就已成为欧盟候选国,但谈判陷入停滞。
如今,对于“插队入欧”的态势,阿尔巴尼亚总理埃迪·拉马(Edi Rama)不禁吐槽说,这也许只是某种“幻想”。
阿尔巴尼亚总理 埃迪·拉马:17年过去了,(北马其顿)仍然作为欧盟候选国在等候着开启入盟谈判。它甚至为此改变了国家的名字,但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试想一下,为了加入欧盟要改变自己国家的名字,换作法国、意大利能接受吗?阿尔巴尼亚也等待了8年时间。
为加入欧盟,2019年2月“马其顿共和国”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本次峰会上,尽管塞尔维亚等国极力支持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开启入盟谈判,但会议中依然未能取得进展。
北马其顿总理 科瓦切夫斯基:我开门见山地说,现在发生的事是很严重的问题,严重打击了欧盟的信誉。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直呼,“入盟之路”对巴尔干国家不公平。
毕竟它们早早拿到了排队的“号码牌”,却没有得到欧盟成员国的支持。
荷兰首相 吕特:我担心这可能会导致乌克兰急于求成。在这里(欧盟)制度也很重要,它不是一个情感系统,而是一个政治系统。
加入欧盟的程序非常复杂。简单来说,可分为四个环节:提出申请;获得候选国地位;开启入盟谈判;获得批准。自2013年7月克罗地亚加入欧盟后,近9年来欧盟再也没有接纳新成员,反倒是2020年英国脱欧让欧盟减员一名。
乌克兰加入欧盟 欧洲人将付出什么代价?
欧盟委员会主席 冯德莱恩:在进入下一阶段(入盟谈判)之前,各国都必须做足功课。
按程序,乌克兰在开启入欧谈判之前,还需要完成欧盟委员会设定的一系列改革任务。
德国《世界报》指出,政府清廉、司法改革和所谓的“自由程度”,都将是开启入盟谈判的难点。
英国广播公司公布了一组乌克兰和欧盟国家的数据比较,其中扎眼的是:如果按国土面积算,乌克兰加入欧盟将成为“最大”的欧盟国家。人口超过4000万,相当于德国人口的一半。但乌克兰也是欧洲最穷国家之一,人均GDP仅为3724美元,是欧盟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
当年德国统一后为了吸纳东德,花费了超过2万亿欧元,向民众加征了30多年的5%到7%“团结税”。这笔税收直到新冠疫情暴发后才大幅度减免。
欧洲人接着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而欧盟在吸纳了成员国主权后,如何给予相应的权利,进行有效治理,也就是所谓“民主赤字”问题,同样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6月24日,乌克兰政府欧洲一体化协调办公室主任纳塔利娅·福尔修克(Natalia Forsyuk)表示,乌克兰的入盟谈判预计于2023年年初启动,预计2029年乌克兰将正式加入欧盟。但乌克兰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入盟标准”,乌克兰普通民众也感到困惑。
乌克兰加入欧盟 能够带来什么改变?
乌克兰基辅民众:这(成为候选国)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欧盟是在捍卫自己的利益,所以乌克兰的情况不会有什么改变。
6月1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采访中坦言:
按照通常情况,乌克兰是不能成为欧盟候选国的,我们赋予它这个地位,是因为那里在打仗。
——法国总统 马克龙
对此,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直言,比起客观的欧盟的规则和标准,欧洲政客们试图削弱俄罗斯的主观意愿占了上风。
乌克兰加入欧盟还是加入北约 意义不同
此前,俄总统普京曾表示,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
俄罗斯总统 普京:欧盟不是一个军事组织,与北约不同,北约是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我们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并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是否加入一个经济联合体,是任何国家的主权决定,是否接受新的国家成为其成员,也由该经济联合体决定。
这被看作是把脱胎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欧盟,与脱胎于冷战的“北约”区别对待。
6月2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在26日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将就一项“乌克兰版马歇尔计划”进行讨论。
二战后,美国曾凭借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政治上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以及军事上的北约构建了冷战期间针对苏联的“西方阵营”。
对此,俄总统普京发出警告称,鉴于乌克兰的经济严重依赖补贴,如果执意加入欧盟,乌克兰的国内市场将得不到保护,可能会“变成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
俄罗斯外长 拉夫罗夫:我们非常清楚,欧盟在过去几年中演变出具有侵略性的意识形态背景,首先是恐俄背景。
德法意三国领导人访问基辅 对乌军援惹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欧盟峰会召开之前,法国、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四位欧盟国家的领导人提前访问了基辅。其中法、德、意领导人结伴从波兰连夜乘火车前往,引人注目。
与“火车三人组”刻意表现出“家境并不殷实”相比,乌克兰更关心的是西方能否“大手笔”援助武器。
此前,由于在对乌提供武器方面比较谨慎,一些乌克兰政客表达出不满。
乌克兰议员 伊凡娜:比如德国,一直提供的都是小型武器。
乌克兰副国防部长安娜·马利亚尔(Anna Maliar)吐槽称,西方过于“小家子气”,基辅只获得了所需武器的10%。
在欧盟国家领导人临行前几天,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份武器装备的“愿望清单”,其中包括1000门155毫米榴弹炮、300套多管火箭武器系统、500辆坦克、2000辆装甲车以及1000架无人机。
法国总统 马克龙:我决定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交付六门凯撒大炮。
但6月20日,法国政治评论家泰尔瑙在推特上透露,俄军已经完整无损地缴获了两门“凯撒大炮”,并运回国内进行仿制。
俄罗斯国家技术公司下属的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则在社交媒体上不无讽刺地对“法国总统的礼物”表示感谢。
尽管法国军方对援乌先进武器“落入敌手”予以否认,但乌克兰方面已经频繁表达出对西方援助“不到位”的不满。
乌总统泽连斯基就曾“点名”德国迟迟不交付曾经许诺的重型武器。
《朝日新闻》注意到,随着战线拉长,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已经不太情愿向乌克兰持续“输血”。
意大利参议员 阿巴特:意大利人民要求什么,总理?要求意大利不再向乌克兰提供杀人的武器,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武器会落到谁的手里。
对俄制裁也使欧洲国家经济遭到反噬,许多欧洲国家的民众已经出现“厌倦乌克兰”的情绪。《洛杉矶时报》公布的民调显示,在法国和德国,都有超过40%的民众希望俄乌冲突尽快结束,意大利人更鸽派,“和平阵营”占到52%。
法德意领导人表态更趋严谨
此前的5月21日,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曾表示,乌克兰保证将把接收的武器仅用于防御目的。但实际上,随着援乌武器的射程越来越远,非军事目标遭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顿涅茨克地区当地居民:阳台被毁了,卧室的门窗都被炸飞。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 涅边贾:火箭弹的弹道轨迹显示,发射点位于基辅控制的区域,这些武器正好都是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的武器。
因此,在此次行程中,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依然表态谨慎。
德国总理 朔尔茨:与普京保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我会持续这样做,法国总统也会这样做。
法国总统 马克龙:我们的愿望是,在我们的大陆实现和平。
作为2022年上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自俄乌冲突以来一直在双方之间斡旋,据马克龙自己估计,在过去半年里,他与普京通话的时长超过100个小时。
英媒:法乌领导人互动照片“非常尴尬”
但发布会上,法乌领导人的一组互动照片,被英国《每日邮报》等媒体评价为“非常尴尬”。
法国24电视台称,两人的握手像是在角力摔跤。
对此,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直言,这是一次“零成果”的访问。
6月21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在欧盟国家领导人离开后,乌克兰并未尝试恢复与俄谈判。
俄总统新闻秘书 佩斯科夫:我们希望这三个国家的领导人以及罗马尼亚总统,不只专注于通过援助武器来支持乌克兰。
乌克兰“快速入欧”背后 潜藏的外部压力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专家奥连琴科注意到,此次乌克兰开启“快速入欧”程序,背后也有来自美国的外部压力。
而如今,在俄乌冲突仍然焦灼的情况下,欧盟之外的美英高调开启了新一轮对乌军事援助。使欧洲的局势变得更为复杂。
6月17日,欧盟国家领导人刚刚离开,英国首相约翰逊就秘密到访基辅。
他没有选择和欧洲“伙伴”一同前来,折射出英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截然不同的态度。
俄罗斯《真理报》认为,马克龙、朔尔茨等人访问基辅是为了说服泽连斯基与俄罗斯恢复谈判,而约翰逊不顾一切地冲向基辅,则是为了继续给俄乌冲突“拱火”。
英国首相 约翰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提供你需要的军事装备。
据乌总统办公室消息,双方讨论了对乌援助重型武器和防空系统问题。
约翰逊还承诺,英国将为乌克兰军队提供军事培训,每四个月训练1万名乌克兰士兵,培训科目包括作战技巧、基础医疗技能、网络安全以及排爆技术等。
英国国防大臣 华莱士:我们在英国和其他伙伴国,加强了对乌克兰武装部队的培训。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英国大力援助乌克兰各种武器装备,包括数千枚“NLAW”反坦克导弹、M270多管火箭系统、“星光”防空导弹系统(starstreak)、“硫磺石”导弹(brimstone)、155毫米自行火炮、装甲车等等。
在一些学者看来,欧盟国家领导人虽然也承诺会继续援助,但这更多地被视作是迫于美国强加的“政治正确”而展现的一种姿态。
中东战略研究中心专家 奥尔汉:(乌克兰危机)给欧洲国家带来困境,它们希望危机早日结束,而从美国方面看 ,冲突持续似乎可以制造更多机会,更符合其自身利益。
而将俄罗斯“踢出大国行列”以及“美国希望看到一个被削弱的俄罗斯”,则是美国防长奥斯汀等高官直言不讳的观点。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马科斯:我认为这场战争不会在2022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前结束。我为什么要这样说,拜登的美国政府面临着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主要是通货膨胀。只要有战争,就至少可以作为将所有施政失败归咎于外部冲突的借口。
正如国际政治学者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所说:
而已经脱欧的英国,更在俄乌危机中找到了“扮演美国对欧洲大陆的‘牵制者’角色”的机会。
意大利《晚邮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约翰逊有意邀请乌克兰建立一个“小欧洲联盟”,成员可能包括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还可能拉上一心想要加入欧盟却始终未能如愿的土耳其。
一旦这个“边缘者联盟”成真,将会对现有欧盟体制造成挑战。
在俄乌问题上行动积极 英法德国内却频“亮红灯”
不过,在俄乌问题上“比德法意更积极、比美国更努力”的英国,国内却频频“亮红灯”。
英国民众:必须工作50到60个小时,才能支付得起账单和房租,在21世纪的今天这是不可接受的。
在英国媒体INEWS看来,40年前,撒切尔夫人面对高企的通胀和国内高涨的不满情绪,曾利用马岛战争的胜利成功连任。而如今约翰逊利用乌克兰危机“解套”,困难重重。
同样面临艰难时刻的还有法国。
法国总统 马克龙:我也不能忽视这些贯穿法国并且反映在新议会中的巨大裂痕和深刻分歧。
6月19日,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束,马克龙所在的中左翼联盟未能获得超过289席及以上的绝对多数,这意味着马克龙接下来五年的执政之路很可能受到制约。
而极左翼政党“不屈的法兰西”领导人梅朗雄强势崛起,勒庞领导的极右翼“国民联盟”获得历史性胜利,成为议会第三大力量,更让马克龙面临“左右夹击”。
法国“国民联盟”领导人 勒庞:让马克龙成为少数派总统。
从6月21日起,马克龙已开始在爱丽舍宫会见多个反对党领导人。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马克龙必须寻求与反对党合作,才有望应对新任期内的第一个严峻挑战。
而在德国慕尼黑,6月22日,8辆警车遭纵火焚毁,给26日开幕的七国集团峰会蒙上阴影。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德国的通货膨胀率为 7.9%,已经连续三个月创下自德国统一以来的历史新高,原因就是“能源危机”。
面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德国政府不得不敦促企业和家庭将天然气消费量降至最低水平。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 哈贝克:从现在开始,天然气在德国是一种稀缺商品。
比利时首相 德克罗:如果今天德国已经在考虑,冬季面临天然气短缺的问题,那么对德国和所有其他欧洲国家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美国继续对乌克兰武器援助
与欧洲人绕不开的俄乌危机相比,6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启程前往欧洲,参加七国集团峰会和北约峰会,他表示此行中“不太可能”访问乌克兰。
不过,6月15日,拜登政府又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不少属于重型武器。
美国防长 奥斯汀:包括多管火箭系统所用的弹药,18门带有战术车的M777榴弹炮,以及36000发155毫米口径炮弹。
这批军援中,最受关注的是美国将首次向乌克兰提供的两套岸基“鱼叉”反舰导弹系统(Harpoon)。《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这是乌克兰一直想要的装备类型,将增强对俄黑海舰队的威慑。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则担忧地表示:
而在黑市上,一些西方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正在被“打折”出售。
俄罗斯外长 拉夫罗夫:仔细看看那些运往乌克兰的武器吧。同样的毒刺导弹和标枪导弹,已经在黑市上出售,并且出现在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
伊拉克安全专家阿基拉·阿尔塔亚(Akila al-Taya)担忧地表示:“这些武器不仅有可能被走私给乌克兰境内外的极端分子,甚至可能落入包括“伊斯兰国”在内的恐怖组织手中。
6月19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表声明,俄海军用“口径”导弹摧毁了位于尼古拉耶夫市一个变压器厂内的10门M777榴弹炮和20辆西方援助乌克兰的装甲车。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俄方此前已向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发出照会表示,任何向乌克兰提供的、带有武器的货物都将成为俄武装部队的合法打击目标。
乌克兰“入欧”未决 芬兰瑞典“入约”能否顺利?
与“入欧”相对应的,则是“入约”。
下周,北约峰会即将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
北约是否能够顺利地启动芬兰和瑞典的“入约程序”,在土耳其的坚决反对下,同样充满了未知数。
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早在1999年就成为“加入欧盟候选国”。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无论是“入盟之路”还是“入约之路”,都不太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