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主场2-4荷兰(二战德国与哪个国家作战)

2023-09-12 71阅读

德国主场2-4荷兰,二战德国与哪个国家作战?

二战对立双方有两个阵线: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阵线;以美苏英中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线。

参加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7国,前三国是这一阵线的核心。

德国主场2-4荷兰(二战德国与哪个国家作战)

参加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47国。

荷兰女足教练捂嘴偷笑?

2:8不敌荷兰,中国女足最终在奥运会小组赛上三连败,以小组倒数第一出局,创造了中国女足最耻辱的历史记录。对于这样一个结果,荷兰女足教练都忍不住了,看下图,这简直就是最大的侮辱。足协脸不会红,主教练贾秀全的脸也不会红,脸红的只有我们这些球迷。

也许这位教练想到中国队输,但是没想到输的这么惨吧。

但是我们的贾秀全教练不一样,赛后采访时,贾秀全说:女足世界杯我带队小组出线,这在亚洲球队里数一数二了,这次奥运会亚洲两个名额我们抢到第2个名额,你觉得我是成功还是失败?

哎,我去!贾秀全的脸真大呀,这话的意思是说,我输的理直气壮,我没有失败……

当记者问到他去留问题,他表示这取决于足协,取决于我自己,目前还没想到这一步……这事明显想占着茅坑不拉屎,赖着位置不想走啊!

本届东京奥运会,中国女足0:5负巴西,4:4艰难打停赞比亚,2:8不敌荷兰,三场比赛被对手打进了17个球,这也是中国女足的输球记录了。作为主教练不但不反思,还说出这样的话,真是无可救药了。如果荷兰女足教练听到贾秀全讲这些话,作为同行她都会脸红,作为一个普通球迷,我都感觉到不好意思。

盟军还可以从哪里登陆?

当时可以让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并不多,从当时德国的兵力分布来看只有两个地点,一法国北部海岸,二法国南部地区,而读过二战历史读者们都知道当时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是法国的诺曼底北部地区,为什么当时盟军经过一系列的欺骗行动一定要将盟军的登陆地点选择在北部的诺曼底而不是南部呢?

从当时德军的军力分部来看当时法国南部海岸军力分部最为弱小,其次是诺曼底隆美尔的B集团军防守的地区。但是当时盟军在意大利北部战线的进攻进展并不顺利,并且被德国二战名将凯塞林的C集团军牢牢拖住并陷入泥潭,所以当时盟军从法国的南部登陆不确定性的因素众多,并且盟军从英国集结的军力要绕一大圈,可以说后勤面对的压力也是十分的巨大。

而盟军如果从法国的北部的登陆的话,无疑最好的选择,从地理位置和战线局面来看都是最佳的,英国距离法国北部海岸只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还有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当时给予德国元帅隆美尔的B集团军的军队都是一些次要的二流部队,当时整个诺曼底地区的德国正规一流的野战部队只有77步兵师,21装甲师和91空降师,而这些部队都没有在诺曼底海岸布防,只是靠近而已,也就是说当时只有德军几个海防团部署诺曼底一线,直到战役即将开打之时身感不安,疑虑的隆美尔才紧急征调一支德军二线部队352步兵师前去布防,虽然是临时调派,隆美尔将军还是尽可能把一些重装备调发到这支部队之中,使得这个步兵师拥有一个法国坦克组成的坦克营,和两辆150毫米蟋蟀自行榴弹炮。而结果证明如果当时隆美尔没有部署这支军队,欧洲二战将会在1944年圣诞节前后结束,可以说从侧面证明当时盟军选择登陆地点的要害之处。

虽然二战诺曼底战役有许多偶然和必然的因素,盟军赌的是最近最直接的地方,在整场战役中盟军无论心理战和情报战都比德国当时最高统帅希特勒更高一筹,可能是希特勒盲目的自信导致了盟军的胜利,因为当时谁都知道盟军一过英吉利海峡诺曼底将是盟军最近最好的登陆地点。

二战时期德国一共占领了多少国家?

32个 分别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南斯拉夫(包括现在的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波黑、马其顿、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

另外有仆从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等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

二战哪些原因导致法军只抵抗了40多天就向德军投降了?

二战在欧洲全面爆发后,德军在欧洲大陆势不可挡,众多国家在很快的时间里不是投降就是被灭亡了。从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向北欧低地三国发起全面进攻开始算起,到6月22日法国政府签订停战协定结束。法国在德军的进攻下仅仅坚持了42天左右的时间就投降了。这着实令人感叹和疑虑。

那么当时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拥有300万军队、还有英国作为盟友支持的法国为何很快也就投降了?这是很多人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也研究的比较多,观点也是多种多样的。小编结合一些现有的观点和自己的总结,大致概括了三方面的原因,即军事上的因素、政治上的因素和思想上的原因。

一、军事上的因素

(一)、军事实力差距。

当6月22法国政府宣布停战后,他们声称的是军事实力差距大,比如说什么兵力悬殊、兵器落后等等。确实要说的是,这是一个原因,当时英法盟军的总兵力大概是108个师(其中法军100个师),实际上等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法盟军可能已经不足100个师了。而德军在敦刻尔克战役后集中了143个师对法军发起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其中还包括了10个装甲师。由此可见,双方在军事客观实力上确实有一定的差距。不过这不是大家所认为的主要原因。

(二)、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大多数人都会承认法军在二战爆发前以及爆发后的军事部署和战略研判是有问题的。众所周知,法军不是没有防备的,为了防止德军的进攻,法国花了大价钱修了“马奇诺防线”,并且号称是“固若金汤”。这个防线的设计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使用上就出现了大失误。

由于地形等因素,英法联军认为德国不太可能穿过中部的阿登山区,更有可能从北部的平原地区进攻法国。而且,战争爆发后德军的西线进攻也是这样的一个态势。由此,当时的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认为,德国就像一战的时候那样,会将主攻方向放在北方地区。他将驻扎色当的一支英法联军以及第七军团分别调往了比利时和荷兰。这本来就给虚弱的中部防线“雪上加霜”。

这样,5月12日德军就突破了中部阿登山区防线,13日强渡马斯河。联军反应过来的时候尽管采取了对渡口轰炸的补救措施,但没有用了。15日德军突破色当防线,沿着平原直接一路开进到英吉利海峡。马奇诺防线彻底崩溃,英法联军上演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因此,这种战略失误直接加速了法国的快速灭亡进程。

(三)军事战略思想的落后。

在二战爆发初期的欧洲战场,不得不说德军的战略思想是比较先进的,无论是在战术领域还是战略领域,从结果来看德军似乎都超过了英法。尤其是利用装甲部队为突击对,空军作协同的闪电作战计划确实是发挥了很大的效果。

前面我们提到过,德军拥有优势的装甲部队,利用这些部队,德军强行突破地形复杂的阿登山区,突破防线后就进入了平原地区。这对于装甲部队来说直接是入无人之地一般,很快就把英法联军赶到海里去了。德军的装甲部队向南一路逼近巴黎。

法国这边军事思想落后主要体现在保守性上。法军以逸待劳,装备不能说落后吧,但战争思想似乎还在沉寂在一战时期的那种大规模的阵地战上不可自拔。百余万军队就这样躺在防线后面等待,然后随着战争的展开再调动,事先就做好了“计划”,好像只需要按书本操作就好了一样。最后的结果是混乱不堪。

二、政治上的因素。

战略思想上出现的失误其背后隐含的是政治决策者的失误和政治上的斗争。要深入的理解法国的速亡,就要尽可能的考虑到政治上的因素。

(一)“绥靖政策”导致了法国的消极。

这种被动防御的军事战略背后是有其政治根源的。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法两国领导人在国际国内大力宣扬“和平思想”。给人一种好像战争已经被扼杀了的感觉,这直接导致了思想上的消极、行动上的迟缓。

而且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法国几乎把自己的身价性命都交给了英国。不论是在政治上亦步亦趋的跟在英国后面实行妥协政策,还是在军事上几乎依靠英国的联合与帮助。由此缺乏的自主性和独立行动准备。

法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英国的援助上,把本国的命运完全维系在与英国的联盟上。

这种政治政策不失败才怪了,就好比一个自身有实力的人不想运用自己的资源去行动,反而只是希望利用别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失败也就正常了。

(二)英法联盟在政治上的斗争和不信任。

按说英法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了,如果英法真的能集中全部的力量对抗德军,就算德军真的强到无可匹敌的状态也不会让法国这麽快就失败了,拖都要拖死德国。当德军已经做出全面进攻法国的时候,英国当时的压力还不是很大,也有能力进一步全面的支援法国。但是实际上英国并没有打算尽全力拯救法国,甚至还打起来小算盘。

当5月13日色当防线被德军突破后,法国总理雷诺就急忙的给丘吉尔写救援信。他说:

请求派来你们所能派遣的全部飞机和军队。

但是丘吉尔没有及时的做这件事,那时候正是抵挡住德军进攻的最后关键期了。丘吉尔只是在收到信的三天后飞到巴黎给法国“打气加油”。丘吉尔似乎不太相信局势会有雷诺说的那么严重。

丘吉尔怀疑法国制造形势危急的假象,是想放弃比利时和沿海地区,抽出军队保卫巴黎,以便把德国的进攻矛头引向英国。

因此,最后丘吉尔拒绝了法国所提出的要求,这等于实际上给法国致命的打击了。

而到了6月15日时,英国已经清楚的知道了法国快要完蛋了。这时他不但不想着怎么挽救法国,甚至搞出了“英国与法国联合的计划”。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兰西-不列颠国家。英国是打算防止法国投降,以及趁机可以掌控法国的军队,又是其海军以及广大的海外殖民地。由此可见都快火烧眉毛了,英国还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后来德国也正是看见了这一点,才放弃全部占领法国的计划,还是保留了部分领土以建立一个法国政权继续领导法国的海军和殖民地。以防止这些东西落到英国手中。

(三)意大利的趁火打劫和威逼

在得不到英国的全力支援以及面对德军的猛烈进攻下,法国已经走到末日的边缘上了。此时二流国家意大利也站出来了。6月10日,意大利外交部长约见法国大使,宣布对法国宣战。法国大使悲情的说到:

“这是对已经倒下的人再捅一刀”。

就在意大利宣战后,法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巴黎,撤出了首都。可以说,意大利这一招直接在政治上击溃了法国。

三、思想上的原因。

除了以上两大类的因素外,法国国内的投降主义思想对于法国的亡国也是一种极大的刺激因素。

法国再怎么说也是当时一流的欧洲国家,其自身的实力即使不如德国也不能算差,何况还有这么多殖民地作为支撑呢。如果法国能像后来的英国一样死扛住德军的进攻的话,即使最后还是抵抗不住,但绝对不会说42天就完蛋了。问题就在于,法国内部决策层出来投降派,而且还影响比较大。

就在5月18日,也就是法国还在投降以前的一个多月前,就出来“投降派”占主力的苗头。

当天,法国任命了投降派贝当担任政府副总理和首席军事顾问,第二天撤销了甘末林的职务,改派投降派的另外一个重要任人物魏刚接任法军总司令。这样,战争到了关键期的法国就在政治决策和军事指挥的问题上思想投降了。想想这样的人掌握国家的权力,能战胜才是见了鬼了。

到了6月16日,贝当直接当了法国总理,当天晚上,法国内阁就决定“投降了”。所以说,实际上法国不是在6.22投降的,在一个星期前就决定了这样的结果。因此思想上的“投降主义”击溃了法国军民的斗争热情,在这样的投降政府领导下,失败是肯定的了。

综上所述,法国在欧洲战争全面爆发后仅仅42天就失败了,创造了历史上大国战败速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着实令人感叹和深思。总的来说,军事上、政治上和思想上法国都犯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最终导致这个大国快速灭亡了。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和看法,以上仅供题主参考。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