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招娣女儿(郎导会退休吗)

2023-09-25 109阅读

陈招娣女儿,郎导会退休吗?

打完东京奥运会,郎导已经六十了,就是男同志都已经退休了。

想想陈忠和指导,2008年北京奥运取的季军后,魏纪中就以陈忠和年纪大了为由,让他退居二线,今年已经六十二了,我不知道,陈忠和当年怎么就老了!

陈招娣女儿(郎导会退休吗)

后面换上俞觉敏,王宝泉,蔡赟,胡进等人。几乎是一年一个魏“网红”大人心目中的“年轻人”,中国女排的家底都被魏大人折腾光了呀。伦敦奥运会惨负日本女排,魏大人都被球迷们骂成真正的“网红”了。

郎导上任后,中国女排面貌一新,冠军杯,世界杯,接连夺冠,里约奥运更是重夺冠军。在全国球迷心中,郎导既是中国女排的现象级运动员,更是中国女排的现象级教练员。

但是,东京奥运结束,郎导已经六十了,她自己也说东京周期结束她就退休,最重要的是,魏纪中绝逼不会让她再干下去。

他看中的人,不行,他反对的郎导,却又一次次地打他肿脸,即便他脸皮再厚,也承受不起啊!!

我们能以热爱祖国,热爱女排的名义道德绑架郎导继续执教中国女排吗?不能!

也许,有朱婷在,中国女排称雄亚洲女排不成问题。没有郎导,中国女排退出世界女排夺冠行列了,我在此立帖为证!

请汉奸们在下面喷我吧!

郎平在排球界的地位怎么样?

如果说世界排球的发展是一片灿烂的星空,那郎平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星。

如果说中国排球的发展是一条奔腾的长河,那郎平就是那朵最璀璨的浪花。

现在郎平还战斗在排球事业的第一线,远未到给她下结论的时候,但这两句话,依然没有错。

郎平既是成功的运动员,也是成功的教练员,所以我把她的这两个身份分开来说。

运动员篇

提到中国女排,郎平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名字;提到世界女排,一定会有一个篇章是属于郎平的位置。

据公开资料可查,郎平生于1960年12月10日,1973年4月开始练排球,1978年进了国家队。从排球小白到可以代表国家征战赛场,郎平用了5年时间。

有很多排球运动员,很刻苦、很努力,不缺理想,不乏坚强的意志,汗水流得不比别人少,浑身伤病比谁都多、都重,但终其一生却未入过国家队大门。

差距只在两个字:天赋。

这好像有点宿命论的意思,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国家队的职责是要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展现自己国家的精神风貌、组织指挥能力,展现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技术水准、战术素养等等全方位的综合实力。国家队的人员名额又有限,不可能雨露均沾,当然要优先选择天赋突出的运动员。

郎平是天赋突出的运动员。

身高1米85,摸高可达3.17米,扣球力量达到70公斤。现在看这些数据可能很普通,但这在八十年代的女排队员中,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放在当时的国际上,也是凤毛麟角。

从78年进入国家队,到81年随队取得第一个世界冠军,郎平用3年的时间,在天赋的基础上,把技术、意志、精神融入自身,所以郎平能在运动员时代位列世界三大主攻手行列,有“铁榔头”的美誉。

国家第一个三大球世界冠军,给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中国人也能站在最高的舞台上,我们不比任何人差。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做为中国女排这个光荣集体中最重要的一员,郎平和队友们一手创建了“女排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这是做为运动员的郎平给国家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相比起取得几个世界冠军,几连冠,“女排精神”是更宝贵的财富。

1986年,郎平退出现役,但是,人们再提起女排,依然会脱口而出“郎平”这个名字,郎平几乎成了女排的代名词。

从1973年进入排球届,到1986年离开第一线,郎平用13年的时间书写了一个传奇。在民众心中形成一个观念:郎平就是女排,女排就是郎平。时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目中依然如此。

如果大家觉得国内普通民众、球迷的认知可能会以偏概全,那我们来看看来自国际、来自专业人士的说法。

国际奥委会官微对郎平的评价:“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年受万众顶礼膜拜。只有郎平做到了。球员时代的五连冠带领中国走上世界之巅;执教以后再次率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这30年来,中国女排的所有荣誉,几乎都和这个女人息息相关。”

古巴名将、现任国际排联副主席路易斯对郎平的评价:“郎平是一位非凡的运动员,为中国乃至世界排球事业带来了巨大荣耀……她的才智同样无与伦比。……郎平在球场上性格很好,她喜欢笑,庆祝得到的每一分,并且鼓舞她的球队,我很喜欢这一点。……她的人生经历,所有的荣誉和困难完美地融合、运用到一起,……”

上图是国际排联评选的20世纪最佳名单,1981-1986五连冠的中国队和郎平一起入选,这应该是最权威的声音了。

2002年郎平以全票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从国内到国外,从民间到官方,不管来自哪方面的声音,郎平都是和中国女排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名运动员,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成绩、更大的荣誉呢?

做为运动员,郎平在排球界的地位不言自明,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她都是中国女排的杰出代表。她和队友们一起,把中国女排推向了全世界。

教练员篇

如果把袁伟民称为中国女排的祖师爷,那郎平就是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

先来看看她辉煌的执教成绩(见下图):

似乎在郎平身上有个很玄很神秘的现象:她带队必拿奖牌。这个现象在她执教俱乐部时不是太显眼,但在执教国家队尤其是执教中国女排时,这就几乎成了一个神话。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在众多的教练人员中,没有人能拿出这样的成绩单。

郎平两次执教中国女排,第一次是1995年-1999年,第二次是2013年至今,时间跨度达25年之久。我就来说一说郎平这两次执教。

第一次执教(1995——1999)

不是老球迷的话,可能会对郎平的第一次执教没有多少印象。我带大家回顾一下这段峥嵘岁月。

中国女排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失利,在国内引起了一片讨伐之声,比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失利被讨伐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时之间,唱衰女排的声音铺天盖地。

女排怎么能输呢?这还是那支可以创造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吗?女排精神还在吗?郎平去哪儿了,郎平回来执教中国女排吧!我们相信她,她一定能把中国女排带出低谷,重铸辉煌。

就这样,在万众一词的呼声中,郎平走马上任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当时郎平应该和其它俱乐部还有合约在身,为了中国女排的事业,郎平毅然作了赔偿(这个赔偿国家有没有报销我们不知),转身投入到为中国女排奋斗的事业中。

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这也不是很多人能做到的,能做到这样的人屈指可数。因为嘴上说爱国是很轻松、很容易的事,但要把爱国付诸行动,而且还要放弃个人利益,这就难了。

英雄总是寂寞的,英雄背后的艰辛也不为普通人所知。

郎平是巾帼英雄!

人民信赖郎平,郎平也没有辜负人民的信赖。

第一次执教国家队,她迅速带领女排从低谷中爬起来,三大赛两银一铜的成绩,是郎平带领下的中国女排“白银一代”交给人民的答案。

在没有顶尖选手的情况下,硬是通过打整体,打战术,打谋略,打精神,打战前准备,打临场指挥……把女排带上了岸。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得知中国队取得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的好成绩,日本的排球元老山田重雄给郎平发电:“久不联系,但经常关注中国女排的动向,并一直希望中国女排在你的指导下尽早复原,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取得令人兴奋的成绩。得知你所带领的女排跻身于决赛,我非常兴奋,这场受世界排球迷关注的比赛,在日本是昨天凌晨3时转播的,我按时起床观战,从第一局来看,我看到了中国队在你带领下的复苏实力……尽管结果与我想象有差,但我仍感觉到中国女排的希望所在,对你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银牌表示由衷的祝贺……”

——选自郎平自传《激情岁月》

1999年,郎平因身体健康原因,辞去了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职务。

第二次执教(2013—— )

郎平第二次执教依然是在中国女排跌入谷底的情况下,万众一声的呼唤声中,走马上任了。

与第一次的情景有点相似,那时郎平还是恒大队的教练,年薪500万。而做国家队主教练,体育局是不可能给出这样的收入的。这次恒大的老板表现出了高姿态,国家队主教练要做,这是国家的需要,不能躲避;俱乐部的主教练也不丢,国家队没有比赛任务时,就回俱乐部工作。工资照付,收入不减。

这是郎平应得的,为恒大老板在这个事上的高姿态点赞!

郎平没有了后顾之忧,这算是一个小惊喜,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伦敦之后,高人出山不世天才,狭路相搏东方破晓,接二连三 梨花院落,姹紫嫣红 柳絮池塘,不起波澜 阳关大道,一马平川 日复一日,甲子收官

——这是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据说是穿越者给出的预言

很像是关于中国女排的卦辞。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力量啊,她带给我们如此出乎意料的惊喜!

天才的教练员和天才的球员终于汇聚在了中国女排这个集体里。如果说第一次执教时郎平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这一次,郎平面对的是可以做出满汉全席的食材!

2014年,牛刀小试,女排世锦赛的亚军收入囊中。2015年,有惊无险,笑纳女排世界杯冠军,打破了此前“郎平带队最多拿亚军”的唯心的谎言。2016年,破茧成蝶,强势撸下奥运冠军,郎平由此封神!2017年,一气呵成,大冠军杯的冠军被揽入怀中。2018年,打个小盹,带回了世锦赛铜牌。2019年,王者归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世界杯冠军奖杯上第五次刻下中国队的名字。2020年,全世界都在休养生息。2021年,郎平再度扬帆,这一次一定也不会让国人失望。

怎么样,这道满汉全席还满意吗?

如果说郎平第一次执教的现场情景还很少展现在大家面前,大家还不了解她的指挥能力、比赛阅读能力,那是因为媒体资讯不发达,技术能力所限。

而郎平的第二次执教,因为科技的进步,她指挥比赛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展现在全体国人面前,大家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不是一个人,她是神!她是让所有对手都敬畏的存在;是所有对手想要出成绩都不得不迈过,但总也迈不过的一道槛!

我想,那些著名的教练们可以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了!

一代宗师!这个地位对于教练郎平来说,恰如其分。

番外篇

现在网络资讯发达,个人发声的渠道之多、声音之杂,也让受众无所适从。

北京奥运周期的时候,郎平出任了美国女排的主教练,带领美国女排摘得了世界杯的铜牌和北京奥运的亚军。在北京奥运会上和陈忠和带领的中国女排上演了“和平大战”,并取得了胜利。

一时间,争议和骂声四起,叛徒之声不绝于耳。

对此郎平回应道:“我执教美国,绝对不是为击败中国队。我是作为一名职业教练接受这份工作的,希望能为排球事业做出点贡献。”

她最想对国内的球迷说的话是:“郎平是属于中国的。无论走到哪里,我时时刻刻记得,我是一名中国人。”

她坦陈原因有三:一、美国队很需要一个像她这样的中国教练;二、她也需要挣钱养活家人;三、她的女儿在美国,并且女儿还没有长大,需要她。

那时,中国人可以接受姚明效力美国的NBA球队,并笑称“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出口美国单价最高的商品”。但接受不了郎平效力美国女排,挣取几十万的年薪。

为什么呢?

如今,个人自媒体的兴旺,许多伪球迷发出了非常不和谐的、让人恶心的声音:

郎平拿到不亚洲冠军,带出中国女排38年来最耻辱的亚锦赛战绩——第四名,是384郎平带队从未正面战胜过美国队,拿冠军全凭运气郎平任人唯亲,打压新生力量郎平吃老本,不培养新人郎平居然带队输给日本(5.27日VNL赛上),江郎才尽了郎平两负意大利,中国女排已然不是意大利的对手郎平固执地用***队员首发,就是私心

……

我不知道这些自媒体哪来的勇气,用自己知识少得可怜的业余爱好,去挑战一个终生为这个事业奋斗的专业人员郎平。

体育运动是一门学问,一张一驰,有收有放,郎平的作为你就像吠日的蜀犬一样不能理解,这不是你的错。但是你还越吠越起劲,并因此而洋洋自得,那就是你的错了。

班门弄斧、贻笑大方,说的就是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键盘侠。蜀犬叫得再厉害,大家可曾见到太阳看它一眼?可曾黯淡一分?可曾停下运行的脚步?

好了,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回到本问题上,总结一下:

郎平在排球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不管你在做运动员还是教练员的历史排名时,你一定会发现,在一只手的范围内,一定能数到郎平的名字!

这就是郎平在排球界的地位。

如何评价电影夺冠?

最难拍的,就是这样的电影了吧:《夺冠》。

什么都被彻底剧透了。

八十年代的往事,我们都经历过;女排的历程,我们都是旁观者;郎平的生平故事,无法篡改——她才刚刚六十岁,还在给中国队当主教练,第32届东京奥运会结束,她才有可能退役。

当事人都还在世,甚至还在赛场上,体育管理机构在盯着,几代体育观众也都虎视眈眈。

具体到故事里的三场重要比赛: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3:2险胜日本女排,获得世界杯冠军,为中国夺得三大球首个世界冠军;2008年8月15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以2:3憾负美国女排,小组赛失利;2016年8月17日,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以3:2险胜巴西女排,晋级半决赛,中国女排在时隔8年后再度打入奥运会半决赛,并且最终夺冠。

都有影像资料,谁当的教练,谁做的决定,谁进的球,谁做的解说,每场比赛穿的啥队服,全都有据可查。甚至,不用钻进故纸堆和影像资料馆——和这些比赛有关的讨论热度都还没彻底散去。

我还记得,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我们全家人,准备了足量的零食,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了好久的比赛,她们夺冠的那一瞬间,整个大院里都是一片欢呼。还有接下来的1985、1986年,她们又是两次夺冠。在那个迪斯科的年代,文学的年代,遍地夜校的年代,她们带给中国的振奋,言语无法尽述。

整个八十年代,到处都是她们的名字和形象,甚至连《大众电影》,都在1982年3月,用了周晓兰和电影演员龚雪的合影做封面,那是《大众电影》创刊32年,第一次用非电影人物作封面。

还有2008年,郎平带着她当教练的美国队,打败中国队,网上骂声一片。还有2016年,中国队和巴西队的那场比赛,多少人都是在比赛结束后,才回过头去回看这一场绝地胜利。

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编剧和导演要做的,首先是还原。还原事实,这个不用多说;还原当时的细节,街头的《庐山恋》海报,八十年代人们那种淳朴的性感,连电影里训练场的地板,都是漳州训练基地的旧地板;还原现场,三场比赛的细节,几乎是1:1复刻;还原人物,巩俐以方法派表演,还原郎平的神采姿态。

留给电影的余地在哪里?

好在,这个故事留给了让我们放心的人。导演陈可辛,编剧张冀,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郎平的女儿白浪扮演母亲的青年时代,女排运动员朱婷、惠若琪、丁霞、张常宁、徐云丽、林莉,演她们自己。就连唱片尾曲的,都是那英和王菲。

在被彻底“剧透”的前提下,《夺冠》给出了强大的观看理由。

梳理女排这四十年的征程。

写故事,拍电影,都一样,是一种整理能力。我们熟悉的女排故事,始于1978年,至今42年,42年时间,加上她们所在的位置,一个国家,一个重要体育项目的代表性队伍,可以用来写进故事的情节,山呼海量。如果拍成电视剧,大概可以凭借长度申请世界纪录。

但《夺冠》做了这样几件事。首先,它确立了一种表达方式,清淡、克制,但却结实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戏剧化的、煽情的、浓墨重彩的表达方式。

它是反戏剧、反高潮的。

比如,故事带着回忆基调,比如,演员表演很收敛,比如,节奏经常受到干预,每到现场情绪即将步入沸点的时候,每到故事马上要步入倾诉衷肠的时候,每当阶段性的情节结果就要出现的时候,就戛然而止,或者用闪回来打破这种即将到来的尴尬。情绪停在已经走出趋势,但却并没真正明朗的时刻。这和陈可辛与张冀合作的《亲爱的》非常相近。

在这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它选取了几个情节要点:中国女排在这四十年间,重要的三场比赛,郎平的职业生涯,郎平和另外两位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友情。以女排故事的重点信息,带出女排四十年。

这种平实的表达方式为基础,重要的情节点为情绪爆点。就足够了。做减法比做加法难。

呈现了中国体育心态的变化。

一个彻底被“剧透”的故事,如果有了观念的线索,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夺冠》是呈现了一个观念的,这个观念,就是中国体育心态的变化,确切一点说,是中国女排体育心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其实还可以延伸一下,延伸到中国人的心态变化上。

《夺冠》故事开始的19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中国人憋着一股子劲,想要追回失去的时间。因此,从体育到电影,从文化到科技,都带着一股子狠劲,每件事都意味无穷,被捆绑了重重的集体荣誉、家国情怀。

就像故事开始时说的,“中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永远不是一场球赛那么简单。”

吴刚扮演的主教练,是这种观念的执行者。每逢关键时刻,动员球员,他都和家国精神捆绑在一起,“(运动员)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在中日女排那场比赛前,他对姑娘们说“中国人太需要这个冠军了。”时也,势也。

到了彭昱畅和黄渤(两人一个扮演教练的青年时代一个扮演中年时代)扮演的主教练登场,情况有了一点变化,但变化并不激烈。他缩小了集体的概念,已经很少提家国精神了,而更多地提集体荣誉,让姑娘们和老女排队员比,和老女排的苦干精神比,和老女排所获得的荣誉比。

他常常提起老女排队员,“现在的女排和80年代的老女排没法比”。在新一代女排步入低谷时,黄渤带着女排队员们重返漳州训练场,给她们看老女排队员在墙上留下的训练印迹,鼓舞士气。

到了郎平担任主教练,情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身为职业运动员,她知道运动员最需要什么,身为女性,她知道女性运动员最需要什么,在美国执教的经历,又让她接受了更先进的体育理念,从训练到管理,从现场策略到心理激励。她要带着女排改变。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女排,管理和训练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了,连连在重要的比赛中失利,管理部门,因此不得不接受了她提出的改革方案,例如她对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大国家队模式,乃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

所以她说:“如果我的出现只是给他们带来暂时的希望,他们错了。”她是要从根子上改变中国体育的僵化体制。

而她用来激励队员的,已经不是家国,也不是集体,甚至不是“我”了,而是“你”。

“你”!对于运动员来说,尤其对于女性运动员来说,这个字真是石破天惊。

她告诉朱婷,打球不是为了爹妈,也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更不是为了成为郎平,而是为了自己,而且要喊出来。“为了自己!”

她也告诉女排队员:

“我希望我的队友不只是优秀的运动员,也是一个优秀的人”,“以前打球总是背着个大包袱,拿冠军拿冠军,我现在就是要轻轻松松地去打比赛”,“以前外国人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因为我们内心不够强大。我有责任帮助你们好好地去享受体育,开心地去打球。”

事实上,她并不是凭空说出这些话的。在她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之后,有几位年轻的女排队员,表示不想当运动员了,想去考大学,退出了国家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年轻队员的退出,引起了巨大轰动和争议。但她接受了她们的选择,没有阻止,没有劝说。

这一代的运动员也已经变了。

事实上,中国人的确也不像以前那样,内心不够强大了,比如,2016年后的女排,又接连获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是,国民关注度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也许,这种关注度,才是回归正常,是正常的关注度。

还有,吴刚那一代的教练,不了解电脑,也无法接入科学的方法训练队员,只能土法上马,把球网提高15厘米,用苦干来抵消科技带来的进步。但,三十年后,中国队的训练和比赛,已经有了科技力量的佑护,赛场上和赛场外,已经同时进行着两场比赛,赛场上,运动员在比赛,赛场外,科技工作者搭建的竞赛数据库、运动员数据库,也在发挥作用。

四十年时间,中国人的体育心态,甚至国民心态,都在发生变化。不论是激烈还是缓慢,变化已经发生了。

当然,《夺冠》最强大的观看理由,是它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电影表达。我尤其喜欢的,是表演和节奏。

巩俐演了郎平,一个演员,扮演一个同时代的运动员。这非常难。

但巩俐的表演,几乎是这几年看到的,最具说服力的表演。

以现在的电影技术,完全可以用特效化妆,让她在外形上接近郎平。但事实上,特效用得极少,除了郎平回国,在媒体面前亮相那场,应该是对她的身姿加了特效,以便更接近郎平的身高和身长比例。

大多数时候,她只是近乎素颜,披着郎平的经典发型,戴着郎平的眼镜。在微弱的外形调整帮助下,她却还原了郎平的标志性动作,和一系列微表情,以及郎平的气场。当她出现的时候,我没法不觉得,她非常恰当,毫不违和。

我还喜欢这部电影的节奏,块、点、面、线结合得非常好,新闻素材和当事人的前因讲述,各种穿插、闪回,干净、克制,点到为止。

我还喜欢它在叙事方面的高效。时代的变化,命运的浮沉,都用很松松的方式完成。对赛场上的兵法、规则的解说,直接在现场完成,对队员的调配,场上布局,都是在它说出来的同时,我们就理解了。

因为它做到了这些,我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也变了,不是为某种情怀,不是为了集体荣誉,而是为了,我。

为了十岁少年坐在电视机前,看女排比赛的时光。为了被她们激励的片刻,为了从郎平身上领会到的,那种做事情的人所特有的魅力。

以及,在一个电影里,领会电影的魅力,那种干净、克制的魅力。

那种,“你们以为我会煽情但我偏不”的魅力。

最近马寅透露郎平里约后之所以选择再带队四年?

著名排坛记者马寅在一档访谈栏目中透露说,郎导之所以在里约奥运会后选择再带队四年,是因为朱婷的一句话:“郎导,我真想让你再陪我们4年”。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师生情深,也可以看出郎平对中国女排的不舍。

郎平对中国女排居功至伟,带队与功名无关,她放不下的是责任。

不管是从运动员时期,还是执掌中国队任女排主教练,郎平在不同阶段对女排这一支队伍的贡献是巨大的。郎导也说过,如果是为了薪酬她完全可以执教欧洲等其他球队,重新回归女排她入不下的还是责任。

1.重情重义,春蚕吐丝,郎平为女排竭尽全力。2013年重掌国家队时,郎导说过一句话:“我们老女排这一拨的人,目前还在一线的就我一个了。这次回来也是想把我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运动员、教练员,不是说取得多高的成绩,哪怕是有一点作用也是好的。”郎导的话很谦虚,也阐明了她的观点,那就是在自己还能坚持干下去的时候,为中国女排再多做点贡献。

郎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大国家队”理念,给了太多球员试训和脱颖而出的机会。老将中像魏秋月、徐云丽、颜妮等都在郎导手下焕发了第二春。而新人以朱婷、张常宁、袁心玥为首的“朱袁张”也迅速成长起来。球队也从青黄不接的低谷,似乎一下子成了新人涌现的时代。郎平手下新建立的这支女排也分别在2015年、2019年世界杯夺冠,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2017年大冠军杯夺冠。世锦赛分别拿到了亚军、季军的成绩。

2.呵护有佳,关怀倍至,郎平与球员血浓于水。年轻时期,郎导绝对是一个暴脾气。而接触朱婷这批球员时,郎平的脾气改变了。对于与自己女儿白浪同龄的这些孩子们时,她真的是对待她们像对女儿。从训练完洗手再吃饭,再到球员是否有爱吃零食的习惯,这些事无巨细的小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是这种一天天点点滴滴的积累,郎导与朱婷她们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感情。看着自己的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朱婷的那句话还是打动了郎平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决定留下来,再坚持4年。

又一个奥运周期的积累,朱婷这些小队员成长为了大队员。

“大队员”这个词应该还是郎导自己发明的,以朱婷这拨球员25岁左右的年纪,确实算不上老队员。但她们在里约奥运会之后,又经过4年一个周期的成长确实变得更成熟了。

1.东京奥运为终极目标,奥运后或选择退休。郎导本来已经有了自己的退休计划,但新冠疫情影响使得奥运会推迟了,郎平不得不带着她这些“大队员”们再坚持一年。目前,东京奥运会能够有实力争夺冠军的球队,有中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美国四支球队,而中国队在年龄结构、球队实力、大赛底蕴以及教练执教能力等方面都是最被看好问鼎冠军的。

在郎平的培养下,朱婷、颜妮、丁霞、林莉、王梦洁等人都曾拿到过大赛最佳,实力具备世界级的选手在球队中也有好几个。张常宁、袁心玥虽然还没有拿到大赛最佳,但也是该位置上比较优秀的选手了。应该说,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非常具有竞争力。

东京奥运会后,60岁的郎导应该是会选择离开主教练的位置,对于她饱经伤病的身体来说,郎导确实也该好好休息了。作为球迷,我们十分感谢郎导自2013年重掌女排以来,带给我们的这一路风景历程,起伏也好,巅峰也罢,有郎平在的日子球迷们就是最幸福的。大家说是吗?欢迎各位留言、评论,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我是不会游泳的小猪,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一种带有歧视和轻蔑的说法。“头发长见识短”是一句俗语,特指女性,字面意思就是女性头发比较长但是却没什么见识,用“头发”和“见识”对比来说明女性没什么见识。古代男尊女卑社会的说法,但是却一直延续到现在,是一种“陋习”。头发长不一定见识短!现如今都在讲“男女平等”,男性女性都一样,男性能做的事情女性也能做。古今都有很多女性伟人,比如吕雉、武则天、李清照等;现当代有秋瑾、宋庆龄、屠呦呦、陈招娣等。各行各业都有出色的女性角色,并不一定都是男人的天下,正所谓“女人是半边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呢?古代男尊女卑要求女子三从四德,崇尚无才便是德,绝大部分女子做一些女工刺绣什么的,很少出门,如果不是大家闺秀大户人家的女儿根本就上不了学堂,自然见识就少。相似的说法还有“妇孺皆知”。也是一种歧视,一件事情连女人和小孩都知道,意思是大家都知道。见识跟头发没有必然联系。其实头发生长跟人体分泌的雄性和雌性激素有关,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就会使头发长得快,而雌性激素分泌能影响人的记忆力跟见识没有关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