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辅文(中科院院士有多少人)

2023-10-02 67阅读

魏辅文,中科院院士有多少人?

名单如下:

1、数学物理学部(155人)

魏辅文(中科院院士有多少人)

艾国祥、白以龙、蔡荣根、常进、常凯、陈彪、陈和生、陈佳洱、陈建生、陈木法、陈难先、陈十一、陈式刚、陈恕行、陈仙辉、陈永川、陈志明、崔向群、戴元本、邓小刚、杜江峰、鄂维南、范海福、方成、方复全、方忠、冯端、甘子钊、高鸿钧、高原宁、葛墨林、龚昌德、龚新高

郭柏灵、郭尚平、韩占文、何国威、何祚庥、贺贤土、洪家兴、胡和生、胡仁宇、霍裕平、江松、姜伯驹、解思深、景益鹏、邝宇平、李安民、李邦河、李大潜、李德平、李家春、李家明、李儒新、李惕碚、励建书、林海青、林群、龙以明、陆夕云、罗俊、罗民兴、吕敏、马余刚

马志明、莫毅明、欧阳颀、欧阳钟灿、潘建伟、彭实戈、曲钦岳、沈文庆、沈学础、石钟慈、苏定强、苏肇冰、孙昌璞、孙斌勇、孙鑫、孙义燧、汤涛、汤超、唐孝威、陶瑞宝、田刚、童秉纲、万哲先、汪承灏、汪景琇、王鼎盛、王恩哥、王广厚、王乃彦、王诗宬、王世绩、王绶琯

王小云、王迅、王贻芳、王元、王梓坤、魏宝文、文兰、吴岳良、武向平、席南华、夏道行、向涛、谢心澄、邢定钰、熊大闰、徐叙瑢、徐至展、严加安、杨福家、杨国桢、杨乐、杨应昌、杨振宁、叶朝辉、叶叔华、叶向东、于渌、袁亚湘、詹文龙、张殿琳、张恭庆、张涵信

张焕乔、张杰、张继平、张平文、张仁和、张淑仪、张维岩、张伟平、张裕恒、张肇西、张宗烨、赵光达、赵红卫、赵政国、赵忠贤、郑厚植、郑晓静、周光召、周恒、周向宇、周又元、周毓麟、朱邦芬、朱诗尧、邹广田

2、化学部(132人)

安立佳、白春礼、包信和、曹镛、柴之芳、陈洪渊、陈军、陈俊武、陈凯先、陈庆云、陈小明、陈新滋、陈学思、陈懿、程津培、程镕时、戴立信、丁奎岭、段雪、樊春海、方维海、费维扬、冯守华、冯小明、高松、郭景坤、郭子建、韩布兴、何国钟、何鸣元、洪茂椿、侯建国、胡英

黄本立、黄春辉、黄乃正、计亮年、江桂斌、江雷、江龙、江明、黎乐民、李灿、李洪钟、李静海、李景虹、李亚栋、李永舫、李玉良、林国强、刘若庄、刘元方、刘云圻、刘忠范、陆熙炎、马大为、麻生明、麦松威、倪嘉缵、彭孝军、钱逸泰、任咏华、沙国河、沈家骢、沈之荃

施剑林、宋礼成、孙世刚、谭蔚泓、唐本忠、唐勇、唐有祺、田禾、田昭武、田中群、佟振合、涂永强、万惠霖、万立骏、汪尔康、王方定、王佛松、王夔、吴骊珠、吴奇、吴新涛、吴养洁、吴云东、席振峰、谢毅、谢毓元、谢在库、谢作伟、徐春明、徐如人、严纯华、颜德岳

杨金龙、杨万泰、杨秀荣、杨学明、杨玉良、姚建年、姚守拙、于吉红、余国琮、俞汝勤、俞书宏、袁权、岳建民、张存浩、张东辉、张洪杰、张锦、张礼和、张俐娜、张乾二、张锁江

张涛、张希、张玉奎、赵东元、赵进才、赵宇亮、赵玉芬、郑兰荪、支志明、周其凤、周其林、朱道本、朱起鹤、朱清时

3、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52人)

卞修武、曹文宣、曹晓风、常文瑞、陈国强、陈化兰、陈可冀、陈霖、陈润生、陈文新、陈晓亚、陈孝平、陈晔光、陈宜瑜、陈宜张、陈义汉、陈竺、陈子江、陈子元、程和平、董晨、邓子新、段树民、樊嘉、方精云、方荣祥、高福、葛均波、顾东风、桂建芳、郭爱克、韩斌、韩济生

韩家淮、韩启德、郝小江、贺福初、贺林、赫捷、洪德元、洪国藩、侯凡凡、黄荷凤、黄路生、季维智、蒋华良、蒋有绪、金力、鞠躬、康乐、匡廷云、李季伦、李家洋、李林、李蓬、李振声、梁栋材、梁智仁、林鸿宣、林其谁、刘新垣、刘耀光、刘以训、刘允怡、陆林、骆清铭

马兰、毛江森、孟安明、裴钢、蒲慕明、钱前、戚正武、强伯勤、饶子和、尚永丰、邵峰、沈善炯、沈岩、沈允钢、施一公、施蕴渝、石元春、舒红兵、宋尔卫、宋微波、苏国辉、隋森芳、孙大业、孙汉董、孙曼霁、唐崇惕、唐守正、童坦君、仝小林、汪忠镐、王大成、王恩多

王福生、王松灵、王文采、王正敏、王志新、王志珍、魏辅文、魏江春、魏于全、吴常信、吴孟超、吴祖泽、武维华、谢道昕、谢华安、谢联辉、徐国良、徐涛、许智宏、阎锡蕴、杨福愉、杨焕明、杨雄里、姚开泰、叶玉如、尹文英、印象初、曾益新、曾毅、翟中和、张春霆

张明杰、张启发、张新时、张旭、张学敏、张亚平、张永莲、张友尚、赵国屏、赵继宗、赵进东、赵玉沛、郑光美、郑儒永、郑守仪、种康、周俊、周琪、朱玉贤、朱兆良、朱作言、庄巧生、庄文颖

4、地学部(138人)

安芷生、常印佛、巢纪平、陈大可、陈发虎、陈俊勇、陈骏、陈晓非、陈旭、陈颙、陈运泰、程国栋、成秋明、丑纪范、崔鹏、戴金星、戴民汉、戴永久、丁国瑜、丁林、丁仲礼、窦贤康、冯士筰、符淙斌、傅伯杰、高俊、高锐、龚健雅、郭华东、郭正堂、郝芳、侯增谦

胡敦欣、黄荣辉、贾承造、焦念志、金振民、金之钧、李崇银、李德仁、李德生、李吉均、李曙光、李献华、李廷栋、林学钰、刘宝珺、刘昌明、刘丛强、刘嘉麒、陆大道、吕达仁、马宗晋、莫宣学、穆穆、欧阳自远、彭建兵、潘永信、彭平安、秦大河、邱占祥、任纪舜

戎嘉余、邵明安、沈其韩、沈树忠、石广玉、石耀霖、舒德干、苏纪兰、孙和平、孙鸿烈、陶澍、滕吉文、童庆禧、涂传诒、万卫星、汪集旸、汪品先、王赤、王成善、王德滋、王会军、王水、王铁冠、王焰新、王颖、魏奉思、文圣常、吴福元、吴国雄、吴立新、吴新智、伍荣生

夏军、肖文交、肖序常、徐冠华、徐义刚、许厚泽、许志琴、薛禹群、杨经绥、杨树锋、杨文采、杨元喜、姚檀栋、姚振兴、叶大年、叶嘉安、殷鸿福、於崇文、于贵瑞、袁道先、曾庆存、翟明国、翟裕生、张国伟、张宏福、张经、张弥曼、张培震、张人禾、赵柏林、赵国春

赵鹏大、赵其国、郑度、郑永飞、钟大赉、周成虎、周卫健、周秀骥、周志炎、周忠和、朱日祥、朱永官、邹才能

5、信息技术科学部(99人)

包为民、保铮、陈定昌、陈桂林、陈国良、陈翰馥、陈俊亮、陈星旦、褚君浩、崔铁军、戴汝为、段广仁、董韫美、房建成、冯登国、干福熹、龚旗煌、顾瑛、管晓宏、郭光灿、郭雷、郝跃、何积丰、侯朝焕、侯洵、怀进鹏、黄宏嘉、黄琳、黄民强、黄如、黄维、简水生、江风益

姜杰、金亚秋、匡定波、雷啸霖、李启虎、李树深、李未、李衍达、林惠民、刘国治、刘明、刘盛纲、刘颂豪、刘永坦、陆建华、陆汝钤、陆元九、吕建、毛军发、梅宏、彭堃墀、秦国刚、沈绪榜、宋健、谭铁牛、王怀民、王家骐、王金龙、王建宇、王立军、王启明、王巍

王圩、王阳元、王永良、王育竹、王越、王占国、王之江、吴朝晖、吴德馨、吴宏鑫、吴培亨、吴一戎、夏建白、相里斌、徐宗本、许宁生、薛永祺、杨德仁、杨芙清、杨学军、姚建铨

姚期智、尹浩、张钹、张景中、郑建华、郑耀宗、郑有炓、郑志明、周炳琨、周巢尘、周兴铭、周志鑫、朱中梁

6、技术科学部(150人)

蔡其巩、曹楚南、曹春晓、常青、陈维江、陈云敏、陈祖煜、成会明、程耿东、程时杰、丁汉、都有为、段进、段文晖、范守善、方岱宁、高德利、高镇同、葛昌纯、顾秉林、顾诵芬、顾逸东、郭烈锦、郭万林、过增元、韩杰才、韩祯祥、何满潮、何雅玲、胡海岩、胡文瑞

胡聿贤、黄克智、贾振元、姜中宏、金红光、金展鹏、赖远明、李东旭、李述汤、李依依、李应红、林皋、刘宝镛、刘昌胜、刘广均、刘维民、刘竹生、柳百新、卢柯、卢强、路甬祥、雒建斌、闵桂荣、毛明、蒙大桥、南策文、倪晋仁、欧阳明高、欧阳予、潘际銮、彭练矛

彭一刚、齐康、邱大洪、邱勇、任露泉、芮筱亭、申长雨、沈保根、沈志云、宋家树、宋振骐、孙家栋、孙钧、唐叔贤、陶文铨、滕锦光、田永君、汪耕、汪卫华、王崇愚、王大中、王淀佐、王光谦、王立鼎、王秋良、王希季、王锡凡、王曦、王自强、魏炳波、魏悦广、温诗铸

闻邦椿、吴承康、吴良镛、吴硕贤、伍小平、吴宜灿、邢球痕、熊有伦、徐建中、徐性初、宣益民、薛其坤、闫楚良、严陆光、杨孟飞、杨叔子、杨伟、杨卫、杨槱、姚熹、叶恒强、叶培建、叶志镇、于起峰、余梦伦、俞大鹏、俞鸿儒、翟婉明、张楚汉、张清杰、张统一

张兴钤、张佑启、张跃、张泽、赵淳生、赵天寿、赵阳升、郑平、郑泉水、郑时龄、郑哲敏、钟万勰、周国治、周孝信、周远、朱荻、朱静、朱美芳、朱森元、朱位秋、祝世宁、祝学军、庄逢辰、邹世昌、邹志刚

7、外籍院士(88人)、已故院士(608人)、已故外籍院士(26人)

野生大熊猫有没有可能自行迁徙到邻国去从而成为非中国独有物种?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为了适应生态环境,都可能出现迁徙的情况,包括我国的大熊猫,随着人类对大熊猫保护的加剧,我国大熊猫的数量也可以说也在持续增长,根据截至2021年1月的数据,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看到这个数据,大家可能就感觉很惊奇担心了,这些大熊猫大熊猫如今是属于我国特有物种,并且在全球范围仅中国有该生物。

如果在未来,大熊猫数量增多或者说大熊猫数量没有增多,有没有可能自行迁徙到邻国去从而成为非中国独有物种,这个时候大熊猫也会变得不那么稀缺了,确实这是一个担心的问题,但是我们有没有必要担心,对于大熊猫而言,跟普通的生物没有什么区别,它们为了生存,必须在适应的环境之下,可能出现迁徙。

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物种,并且被誉为“活化石”,按照公开的数据来看,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所以对我们人类来说,这样的生物真的迁徙走了,可惜了。大熊猫属于我国特有的生物种群,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较多,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比较容易看到。

大熊猫仅有两个亚种,并且这两个都在我国,一个就是四川大熊猫,还有一个就是秦岭大熊猫。这两天大熊猫的外貌基本上一致,都是体色为黑白两色为主,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成年大熊猫最重可达180千克,所以也是一个“大胖子”了,如今我们可能会看到白色大熊猫、棕色大熊猫的情况,这两种是非常稀缺的大熊猫,因为是属于变异物种。

大熊猫也是非常能吃的生物,在野外,每天除了2到4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其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寻找食物,或吃食物的路上。其中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所以可以吃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这就是大熊猫的情况。

那大熊猫有没有可能自行迁徙到邻国,成为非中国独有物种?

其实从大熊猫的生存历程就可以看到,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我们除了在中国看到,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发现大熊猫的足迹,这说明什么?大熊猫从存在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扎根”中国了,并且从大熊猫的分布也可以看到,仅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存在,就算是相邻的省份,我们都没有看到大熊猫的活体生物。

这说明什么?它们已经定居这个区域了,就算是大熊猫如今增长到了1864只,我们也没有看到野生大熊猫到其他省份,所以说明其他省份不适合它的生存。所提也没有走,这可能跟大熊猫的食物特点有关系,主要就是吃竹子,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也是属于分布十分狭窄的地区,离开了,就没有这么好吃的了。

所以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其他省份能够适合它的竹子很少,那就说明了连我国自己的省份都走不出去,就别说其他的省份了,这可能性很低了。当然,如今大熊猫几乎完全吃竹子,但是大熊猫并非是“吃素不吃荤”,它也吃荤,只不过由于进化等原因,它们吃荤可以说非常少了,并且一些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所以这个要理解正确,大熊猫如果能吃到荤,也会吃。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大熊猫有没有可能自行迁徙到邻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它们的食物需求定位太强,不太可能走出分布区域,也不会成为其他国家的生物,同时上面也说了,生存了至少800万年的时间了,大熊猫也没有看到走向什么地区,所以是不可能走得,大家放心吧,走了就得挨饿,生存不下去,包括如今在全球范围之中,就算是其他国家租用我国大熊猫,也是要依靠我国提供食物才能生存,大熊猫还要吃新鲜的,不新鲜还可能不吃。

总结

大熊猫无论是如今,还是未来,都不太可能走出我国,成为其他国家的物种,地球上虽然所有的生物种群,可能会为了适应环境,生存等问题出现迁徙,但是大熊猫在我国的保护区才有明显的食物,在其他地区没有,所以迁徙的可能性不大。曾经在我国其他省份可能也有分布大熊猫,但是如今已经没有了,有记录显示,湖南和湖北曾经可能有大熊猫,不过如今已经灭绝了。

所以整体上而言,大熊猫在我国是特有物种,虽然数量有所增长,但是迁徙到其他国家的可能性不大,如今大熊猫连周边的省份都没有走,更加别说其他地带了,也是不太可能的,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改行吃素的大熊猫?

网络上对大熊猫的人是有一定的误解,说大熊猫的祖先是吃肉的动物,后来改行吃竹子了。这种说法对了一半,其实大熊猫也是一种熊,它们的祖先和别的熊一样,都是杂食性动物。大熊猫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大熊猫族(族是科和属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成员是欧洲的克氏熊猫,这是一种小型的熊,臼齿已经开始扁平出现了研磨面,可以磨碎坚硬粗糙的植物,说明此时的大熊猫成员已经有素食化的趋势。克氏熊猫

而中国发现最早的大熊猫是始熊猫,生活在中新世晚期。被认为是现代大熊猫的直系祖先,由于牙齿保留了一定的切割面,因此具有一定的肉食性。但是其牙齿已经更偏向于素食的构造,因此始熊猫素食程度更高。始熊猫

随后发现的小种大熊猫则是大熊猫属最早的成员,现代大熊猫被认为是从它们进化而来。除了体型较小之外,其身体结构已经与今天的大熊猫没有任何区别,是高度素食的动物。但是此时的大熊猫分布广泛,从雨林、森林到草地均有分布,因此饮食结构十分复杂,不仅吃竹子,也吃水果、树叶、青草等其他硬纤维的植物。可见大熊猫的菜单并不单一,但是已经是高度素食化了。小种大熊猫

后来环境突变,大熊猫的栖息地大规模消失,大熊猫也随之锐减,最终龟缩到秦岭、四川、甘肃一带。而根据同位素的测试,大熊猫在几千年前才开始偏向专门吃竹子为食,可见大熊猫特化的时间并不长,而在此之前,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参与大熊猫食性研究的魏辅文

尽管如此,大熊猫对于其他食物,也并不是拒绝的。研究表明,大熊猫除了吃竹子外,也会吃苹果、香蕉、玉米、萝卜,但是竹子依旧占95%以上。虽然有时候会吃竹鼠、小鸟、鸟蛋、腐肉,但是这仅仅是肉食习性的残留。特化趋势愈发明显。吃水果的大熊猫

其实这都是迫于环境变化的需要,大熊猫摸索出来的生存之道。一切为了生存,因此大熊猫专为素食动物、竹食动物并不能说明它们很失败。只能说是另辟蹊径的生存方式。吃竹子是生存所需

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有哪些世界先进的成就或成果?

院士定义: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

在中国院士分类:

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区别: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合称“两院”。其中,中科院偏向于科学研究,工程院则偏向于工程技术,就像如今推行的教育改革一样,一个是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另一个则是注重技术技能型人才。“两院”都是部级单位,直接隶属于国务院,同时都向国家提供专业的咨询。

评选标准:

院士在中国,原来称为学部委员,就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院士评选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需要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

院士人员统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现有院士826人 数学物理学部:155人、化学部:132、生命科学与医学部:152人、地理学部:138、信息技术科学部:99、科学技术部:150人

另外有外籍院士107人、已故院士608人

院士的平均年龄:73岁

中国科学院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418人,上海市103人,江苏省47人,湖北省25人,陕西省24人,广东省22人,安徽省21人,香港特别行政区20人,浙江省20人,辽宁省19人;以上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院士719人,占全体院士的87%。

2、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现有院士916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29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31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15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5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9人)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1人、农业学部:83人、医药卫生学部:124人、工程管理学部:70人(其中跨学部院士31人)

其中包含资深院士426人 外籍院士93人 已故院士228人

举例:钟南山院士

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院士、呼吸内科专家。

从医以来,钟南山先后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

评选院士主要评选资格之一:

《哮喘及气道高反应性》获1994年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注:

2003年6月,广东省举行"抗击非典表彰先进大会",钟南山被授予唯一的特等功。2004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感谢钟老耄耋之年毅然挂帅亲征抗击肺炎

大熊猫如何分公母?

成年大熊猫的性别一看即知,男熊裆部长着硕大的蛋蛋,女熊则没有。幼崽的性别分辨比较难。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给出答案:

第一,虽然雌性阴门上方的圆形隆起和雄性包皮的外形很相似,但是两者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雌性上方为一浅纵沟,至阴门处有一切口,呈“∧”形;而雄性则在中间是一开口,呈“O”形;在口张开后可见到龟头。第二,外生殖器开口至肛门的距离差别较明显。雌体会阴部的隆起至肛门间距较短,而雄体尿道口至肛门间的距离相对较长些,雌体的间距约为雄体的1/2左右。

摸。没错,就是简单粗暴摸蛋蛋,还记得浦浦变性那天晚上,全体饲养员连夜摸蛋排查吗?甭管大鹅蛋还是鹌鹑蛋,老司机一摸便知。

染色体鉴别。大熊猫的染色体有21对,其中20对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大熊猫雌性为XX,雄性为XY。这种鉴别方法更可靠,但一般稀有兽类不采用这种鉴别方法,毕竟生男生女都一样,只要是熊都能萌倒你。

犬齿鉴别法。根据中科院院士魏辅文等(1989)通过大熊猫上下颌犬齿前后、左右直径和高度的检验,发现雄性大熊猫的犬齿明显大于雌性。这位大熊猫雄雌的鉴别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野外大熊猫一般接触不到人类,鉴别起来的难度更大。专注于追踪野外大熊猫的科研人员只能从体型外观上粗略分辨。野猫的熊虽撸不到,然而雁过留痕,熊过留屎,他们从观察大熊猫的粪便加以鉴别。雄性大熊猫的粪便酷似粗短的红薯,雌性大熊猫则像长长的红薯,这种粪便在熊猫吃竹叶后排出来的更为明显,吃竹竿和竹笋后的粪便则较难鉴别。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