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在你的印象里陕西人怎么样)
陕西,在你的印象里陕西人怎么样?
没有地域黑,本人湖南人,嫁于陕西,平时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去各个大厅办理业务,真是政务大厅、人社、医院甚至饭店、理发店、服装店的态度都普遍差。
不知道你看到的现象在陕西哪个城市。你看到的现象过去确实存在,或者在个别单位有死灰复燃的现象,现在的服务可以说是“店小二”式的服务。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观点和看法,欢迎更多的朋友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1. 这种意识的形成和历史是分不开的大家都知道,陕西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中国历史的大部分都在陕西发生,作为皇城脚下的子民,你能说这些人没有自豪感和骄傲感吗?他们享受的是皇城子民的荣耀,别人仰慕他还来不及,他怎么会去服务他人呢?这种意识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就这样传承下来了。我想,陕西人被外界称之为“愣娃”,是不是和这种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陕西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土地肥沃,老百姓生活安逸,用不着外出打工,看别人脸色吃饭,慢慢地就没有了服务他人的意识。不像南方,发生天灾时,老百姓就得外出去讨生活,讨生活那就得看人脸色吃饭,那服务意识差怎么行,自然是讨不到饭,没有好日子过。所以,我想,一种地域观念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地域的因素,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2. 这种意识的形成和市场经济是密切关系的陕西地处中国西部,在中国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中国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中国市场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市场经济不是很活跃的情况,带给人们的观念自然就是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跟不上,这种意识对市场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南方沿海城市,市场经济当然也最为活跃,反映到人们的思想领域,自然是服务态度好,服务意识强。如果你服务意识不好,谁还会来第二次,谁还会和你第二次合作,长此以往,经济发展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3. 这种意识正在改变或者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西安这几年,为了提高营商环境,提出了“店小二”式的服务,在“亲商”的同时,自觉做到“清商”。这绝对不是自吹自擂,我们好多单位已经做到了一张笑脸相迎,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有的单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或许有所下降,但我相信,这是暂时的。不知你怎么看?陕西省多次提出,要提高陕西对外开放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这想,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市经济发展的必然。唯有当好“店小二”,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你怎么看,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游走在笔尖上的舞者就相关问题和观点进行探讨和交流,共享阳光,共担风雨。为何有陕西没有陕东?
题主问了三个问题。我对陕西比较了解,来回答一下。
“陕”字有多个含义,陕县不在陕西省而属于河南省管辖。
其实,这种地名“错位”的现象在我国不少见。例如贵县不在贵州而在广西,晋州(之前叫晋县)不在山西省而在河北省,徽县不在安徽省而在相距遥远的甘肃省。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个有趣的现象。
“陕”字的含义我们平时对“陕”字用得少。现在一说“陕”字,很多人会想到陕西省。确实,这是陕西省的简称。
其实它还有另外几个含义。
其一,“狭窄”的意思
在古代,“陕”字曾经与“陿”、“狭”、“峡”字通用,是“狭窄”的意思。
例如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墨子》中,有“ 是故溪陕者速涸”一句,意思是说“因而狭窄的溪流容易很快干涸”。
其二,指险要之处
“陕”字有“狭窄”的意思,进而引申为险要之处,类似于关隘。
例如东汉时期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说文解字》中,对“陕”字的解释为“隘也”。
其三,地名
周朝时,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张汴塬一带称为“陕塬”。
北魏孝文帝时设置陕州。之后历代一直称为陕州。
其四,姓氏
关于“陕”姓的来源,有几个说法。
西周初期,年幼的周成王继位,由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姬旦)和上卿召公奭(姬奭)辅政。
当时西周天下很不稳定,于是周公旦和召公奭为免精力过于分散,就“分陕而治”。
于是,以“陕塬”为分界线,把西周王朝的统治区划分为东西两大区域,两人分别治理。
他们的后裔子孙就以封邑名称“陕”为姓氏,称陕氏,世代相传。
还有一说,“陕”姓出自阿拉伯人苫思丁之后裔,取先祖名字“Shams al-Din”(阿拉伯语)首音的谐音,以汉字为姓氏,称为陕氏、闪氏、詹氏、鄯氏。这是回族中的一支。
还有一说,明朝时期的回族凵氏,被帝王赐姓改为“陕”姓。其中还说朱元璋建立明朝、称帝后,分赐麾下立下战功的回族将领为十个姓氏,其中有闪氏,后来改为陕氏。
还有一说,明末清初,陕西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被朝廷镇压,起义失败。一部分起义军将士辗转流落到今贵州湄潭西河乡一带避难,以原籍地“陕”为姓氏,建立了聚居村落。
可见,陕氏是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天分布在全国多地,人口总量极少,以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山西省太原为郡望。
为什么陕县不在陕西?很多人顾名思义地以为陕县必然在陕西省,其实不然。
其实前文已点了这个问题,在这里再说一下陕县的历史沿革。
周朝初年,周公旦和召公奭以这一带的“陕塬”为分界线,“分陕而治”:
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也即,“陕塬”以东区域由周公旦治理,以西区域由召公奭治理。
由此也就有了陕东、陕西的地理概念。
此后,陕塬一带先后归属虢国、晋国、魏国管辖。
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设置陕县。
北魏孝文帝时设置陕州。之后历代一直称为陕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陕州,设置陕县,并且从此归属河南省管辖。
1949年5月,陕县解放,归属河南省陕州专员公署管辖,为陕州专署驻地。
此后,陕县先后划归洛阳专区、三门峡市管辖。
2016年1月,撤陕县、设置陕州区,仍归三门峡市管辖。
有意思地是,从现在的行政区域、地理分布来看,“陕塬”(陕县也即今天的陕州区)以西并未与陕西省直接接界。
陕州区和陕西省之间,还隔着河南省灵宝市、山西省运城市。
为什么有陕西省而没陕东省?综上所述,历史上是以“陕塬”为分界线,才有了陕东、陕西的地理概念。
但是陕县也即今天的陕州区,归属河南省管辖。
河南省这个名称,是对应河北省而设立的。
“陕东”在历史上的概念,是指“陕塬”以东区域,这片区域的很大部分属于今天的河南省。
因而,也就没必要针对陕西省设立一个“陕东省”,把河南省改称“陕东省”也没必要。
由此,我国有山东和山西省、湖北和湖南省、广西和广东,而陕西省却是独特的一个。
陕西人与山西人最大的不同在哪?
历史上的事情大家都总结的很到位,我来说说近几年的不同吧。
第一,山西地理位置不东不西,没有赶上国家开发政策,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省份,省会西安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强二线城市,山西省会太原虽然也算二线城市,但是影响力远不如西安。
第二,高校资源,陕西的985+211高校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山西的高校也就只有太原理工(211),山西大学,中北大学了。
第三,产业资源,陕西依靠西飞,西电,陕汽等企业已经形成军工,高压开工,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互联网企业数量和质量也比山西发展好。山西三大支柱企业太钢,西山煤电,富士康,未来可能会多一个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第四,旅游资源,西安年最中国已经成为陕西最强势的文化IP,每年去西安过年的人数比来山西一年的人都多,拉动经济发展功不可没。陕西旅游资源比山西集中,景点知名度比山西高,这些都是山西需要思考的。
第五,交通,山西省会至今才修完一条地铁就可知。出租车虽然是新能源,但政绩效果大于实际作用。立体交通网络省会太原比省会西安略强。未来山西的交通优势应该是高铁,新的高铁规划山西的区位优势会有所提升。
第六,山西省会便利店综合排名全国第一,这点完胜陕西,这也是近几年除了煤炭以外山西首个全国第一。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山西和陕西为什么近几年发展截然不同?
俗话说山陕不分家,可见山西和陕西有多么深的渊源。但这几年,貌似有关山西的声音特别的弱,无论是在媒体上还是在朋友的谈论中,几乎很少听到。
作为一个陕西人,谈谈对这两个省的个人认知。
虽说两个省都算是资源大省,但对资源的认知上,普遍还是认为山西整个是个煤炭资源大省。而陕西仅是陕北的油气田资源有优势。
在煤炭资源价格猛涨的那十年,作为一个陕西人,感觉山西的经济比陕西强太多了。潜意识认为山西有钱人特别的,因为新闻上经常会爆出山西煤炭富豪买房子、买车、给孩子结婚土豪的厉害。
但随着煤炭资源价格的暴跌,似乎和陕西仅仅一条黄河相隔的邻居山西,就从人们脑海中消失一样,很难听到媒体有关山西方面的信息。而更多的是陕西和河南、陕西和四川、重庆方面的比对和追赶超越。
究其原因,还是经济发展的原因。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陕西和山西之间的差距非常的明显。陕西除了资源集中的榆林排名较高以外,其他宝鸡、咸阳、渭南、汉中等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的地级市依然高于山西的地级市。说明陕西的经济发展已经不完全靠矿产资源来拉动经济,而山西在失去了煤炭以外,却并没有挖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全方位的落后了陕西。
人和人比,都是向高个子看齐。省与省比,自然陕西也不会拿山西来比,就像不会和同为西北的甘肃、宁夏、青海来比较一样。
所以,这几年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甚少听到山西的声音,原因应该就是经济发展相关。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知道差异何在了。
有人会说是因为陕西的旅游搞的好,也有人说陕西的硬科技做的好.......在长安君看来,其实究其根本在于人。
想想浙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要土地没土地,要资源没资源,靠的就是当地政府的用心、用力,把政策用的好,把积极性调动的好,才能踊跃出来马云、王均瑶这样的商业大亨。
山西在历史上是响当当的,一百年前的晋商曾经北到大漠,南达广州,在全中国的商业发展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何?
因为那个时候山西的煤炭资源没发展起来,是个自然条件很差的地方。就和八十年代的浙江差不多。所以那个时候的山西人能够穷则思变,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经济发展之路,才有了刚才说的晋商。
而现在的山西因为依赖煤炭资源,躺着吃饭的时间太长了。总想着这些,哪里还有创新,哪里还有干劲?所以这几年各种新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就蹉跎了,错过了。也就成了现在处处落后,处处被动的现状。
说这些,只是个人的一点认识。没有丝毫贬低山西或者山西人的意思。因为陕西也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到位,现在也在努力向前。
希望个人的一点认识,能帮助到题主!
陕西省什么时候解封?
你好 !现在还没有解封的通知和消息,希望病情早点过去,还我们自由。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