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英格兰(为什么说德国错失了登陆英国本土机会)

2023-07-09 60阅读

德国英格兰,为什么说德国错失了登陆英国本土机会?

1940年,德军展现了“闪击战”的威力,横扫欧洲大陆,将30多万英法联军赶回英伦三岛。对于岛国,希特勒认为他们是迟早要投降或休战的。但是,主战的丘吉尔担任战时首相后,一直鼓舞着人们抗争到底,决不投降。

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决定实施“海狮计划”。然而,实力尚存的皇家空、海军力量,是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问题。“狡猾的”陆海军将领一致认为只有掌握制空权,才能实施行动。好大喜功的戈林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一场空中角逐开始了。

德国英格兰(为什么说德国错失了登陆英国本土机会)

他的底气从哪里来?

这还要回到德国入侵法国说起,在法国,英法联军在地面上,被一路追打,在空中,也没有什么优势,仅在头三天里,他们就有232架战机被击落,随着战斗越打越激烈,这个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而岌岌可危的法国一边应付突飞猛进的德国装甲集群,一边要求盟友派出更多的战机参加战斗,刚上任的丘吉尔保证并承诺支援法军。而士气正旺的德国空军却以逸待劳,一点点地在蚕食他们的空中力量。

看不下去的空军总司令道丁上将,拿着一张自开战以来的战损表找到丘吉尔。说到,如果继续兑现诺言,那么皇家空军可能就被一网打尽了。在他看来,不停地派出飞机援助一个注定战败的法国是“浪费”,是“添油战术”。

他提议不再派飞机做无谓的牺牲了,当务之急是如何做好本土的防御?因为法国战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英国。如果国内保持一支足够的空中队伍,皇家海军的损失不算太大,地面部队组织得当,还是能够单枪匹马坚持一段时间。

尽管在道丁的努力下,飞机最终没有派出。但是,为了保证敦刻尔克撤退的顺利进行,保护在英吉利海峡穿梭来往的救援船只,皇家空军进行了好几场损失严重的恶战,当最后一批撤往英国时,他们只剩下500多架战机。

当然,这些让戈林想当然的认为岛国的空中力量在敦刻尔克撤退后,就已经伤了元气,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而此时,戈林手里有各类战机3000多架,接近6:1的实力对比,自然让他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德空军作战计划。

为了夺取制空权,确保“海狮”计划的实施,戈林和他的将领们把进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进行,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以击沉商船,打击海军舰只、基地和设施,将前来增援的英机予以歼灭;

第二阶段是通过庞大的轰炸机和战斗机群,摧毁其机场、防御工事和兵工厂,并寻找其空中主力进行决战,彻底的使其陷入瘫痪;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配合“海狮”行动的实施,掩护和协助海军和陆军进行登陆作战,并最终占领英伦三岛。

在戈林和他的将领们看来,封锁区区30多公里宽的多佛尔海峡是一件不太困难的任务。这里是船队从大西洋进入伦敦港的必经之地,只需两个飞行中队就可以解决问题。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他们错过了彻底打垮其空中力量的最好时机。

按理说,法国投降后,德军占有较大的空中优势,尤其是数量优势,如果他们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双方在相差巨大的情况下交手,德国的胜数要大得多。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使将要山穷水尽的皇家空军绝处逢生。

首先,希特勒在期盼伦敦能够选择投降时,无形中给了英国人一段难得的喘息时间。英军利用这段时间,整顿军队,恢复士气,加强训练,建立以雷达为主要防御武器的防空体系,并充分做好了从海上入侵和从空中进攻的各项准备。

其次,加大飞机生产计划。兵工厂取消休假,每周工作7天,不停歇地工作。为了收集制造飞机所必需的铝,政府呼吁市民把家里所有铝制品贡献出来。受到鼓舞的民众纷纷献出铝锅、铝盘、铝水壶,支持抗战。

就在希特勒“犹豫”的那个月里,兵工厂就制造了446架新战机,比当时德国的生产总量还多100架。

更人感到欣慰的是,此时的美国是不会眼看着一脉相承的“老大哥”被人欺负。于是大量的美式战机也陆续运到了伦敦,使他们的空中力量有了很大的改善。空战前,他们拥有700架战斗机和500架轰炸机,再加上雷达的作用,可以完全与德军抗衡下去。

德军遇到了“高手”。

此人就是前文讲到的道丁上将。他曾是一战期间皇家飞行军团的老兵,虽然已是58岁,但在现代化空军建设方面比年轻人更积极、更超前,一直为拥有最先进的战斗机而奔走努力。在当时英国官僚习气横行的年代,有这么一位“明眼人”是他们的福气。

7月10日,不列颠大空战正式开始。一只英国船队在飞机护航下正驶往多佛尔,得知消息的德军不顾天气恶劣,调集60架战机编队向其扑去,担任护航的6架“飓风式”战机拼命的与德军周旋。

60:6的悬殊差距,让德军根本没有把对手放在眼里。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对方的飞机是越打越多,顷刻之间他们突然感到空中到处都是对手的战机,在向他们射击。原来,当德机编队刚一出发,道丁的雷达系统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于是,道丁命令最近的几个机场,派出大批“喷火式”前去支援,空战形势瞬间逆转,德机纷纷逃窜,英军大获全胜,取得3:0的战绩,船队安全抵达目的地。

当然,对于德军的意图,道丁很清楚。为了避免损失,每次战斗只派一小部分飞机应付就走。不给对方全歼的机会。此刻,他要重新组建一支强大的空中部队,他需要的是时间,哪怕是一个星期,甚至一天也好。

在他看来,德军将要进攻英国本土。道丁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对手的大规模进攻上,以至于一些商船遭受损失,甚至一些飞行员也无法理解,多次请战,都被他拒绝。因为,在后面还有更艰巨的战斗,留下的战机是保卫伦敦最后的有生力量。

英国取得大不列颠空战的胜利,最大的功臣是雷达。如果没有这个武器,戈林会取得制空权吗?欢迎大家留言和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万英军驻扎德国几十年早已完成历史使命?

如果英国不脱欧,或会考虑从德国撤走那2万大军,因为大家毕竟都在欧盟这个大锅里混饭吃,不看僧面看佛面。赖在人家的地盘上不走,都70年了,情面上总是挂不住。

如果英国在约翰逊首相的带领下,在10月31日之前实现了硬脱欧,那情况会有所变化,英国就不会考虑从德国撤军了。即便美国负气撤军到了波兰,英国也会耍赖皮留下来,德国赶都赶不走。

道理很简单:虽然英国是主动与欧盟闹分家的,但也还是见不得欧盟好,更是嫉妒德国的强大和在欧盟的老大位置。脱欧后英国定然会与美国合流,定然会跟着美国屁颠屁颠地乱跑。美国能放心地把军队从德国撤到波兰吗?肯定还要留下英国的军队盯着看着监视着德着。

也就是说,即便美国从德国撤军了,也还要留下一支便衣队。

美英两国7万大军驻扎在德国境内,整整70年了。真的是完成了历史使命吗?当然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大军驻扎德国,开始承担的任务是防止德国法西斯势力复辟反弹,又去祸害欧洲世界;后来性质有所变化,驻军的任务变成了冷战世界的北约板块对决华沙版块,主要是防止前苏联势力西进,当然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苏联解体至今快30年了,俄罗斯继承了衣钵,华沙组织解散,德国统一,欧盟崛起,欧元坚挺,俄罗斯根本没有实力对欧洲造成威胁了。

这个时候,英美联军7万还驻扎在德国,似乎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美国的历任总统在面子上还是过得去——占着人家德国的地盘,再不好意思收所谓的保护费。70年来,德国也习以为常,驻军就驻着吧,反正又不花德国纳税人的钱。权当是欧洲大陆和美国之间的一座桥梁。

可特朗普总统上台后,把国家战略和意识形态商业化。几乎对一切事物总拿做生意的那套来衡量——亏了还是赢了!

于是,特朗普开始在北约成员国中加收保护费,而且下了死命令,各国军费要提高到GDP总值的2%,这让德国总理默克尔很不爽,她带头联合了七八个成员国进行抵制。德国的军费非但不涨,还在逐年下降。

默克尔的理论非常简单:美军占着德国的地盘,还要让德国掏大钱,岂有此理!美军要留下,费用自理;美军要撤走,滚弹。这个“弹”当然指的是核弹。意思是连人带弹都滚。

几十年来,美国在北约成员国的欧洲部署了150件核武器,在德国境内有30多个核弹头。本来名义上是保护德国和欧洲的,如此一来就把德国和欧洲变成了火药桶。

德国和美国的矛盾在不断升级。美国再三威胁要撤走在德国的美军。而德国拿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其实心底里早就巴不得美军赶紧滚蛋,滚的越远越好。

此情此景,英国脸上能挂得住吗?难道不会触类旁通吗?虽然70年来,英国丝毫没有提及费用的问题,可2万大军70年的耗费也不是个小数字。如果美国真的撤军波兰了,那英国还有什么理由赖着不走了呢?

确实没理由。70年来,英国之所以能够在德国顺利驻军,除了那点战胜法西斯的余威,再就是仰仗美国的威仪,他们是粘连在一起的,德国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打狗还得看主人。

如果美军撤走了,德国还会顾及英国的脸面吗?肯定不会。或许用不了多久,德国就会下逐客令,将英军从德国的土地上赶走。因为眼下的德国根本不可能把英国放在眼里,德国早就把英国甩出了三里地!何况英国还闹脱欧与欧盟各国离心离德。

如果说德国给美国几分面子,是考虑到美国是北约的老大或世界的头号强国的话,那德国为什么要给英国面子呢?日不落帝国早已沦落到三流水平,英国的面子值几个钱呢?所以下逐客令还是客气的。

那英国将会认什么样的借口继续驻军德国呢?当然还得狐假虎威——借美国的势力,还得美国站出来发句话——英国代表美国继续在德国驻军。考虑到自己还是一个被管制的非正常国家,如果美国把话说到这份上,德国也确实再不好强说什么了。那就保持现状吧!英俊爱呆就呆着吧。

二战德国什么时候进攻英国?

二战德国是于一九四零年的七月十号,进攻英国

德国人对英国的第一次猛烈袭击是从7月10日开始的,人们通常把这一天作为空战开始的日子。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准备在英国登陆作战”的第16号令,即所谓的“海狮计划”。命令准备工作应在8月中旬完成,其作战目的是“清除英国本土作为对德作战的基地,并且在必要时,全部予以占领”。

可以同时申请德国和英国签证吗?

不可以同时申请德国和英国签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签证申请流程和规定,而且并没有双重签证这一项规定。如果同时申请德国和英国签证,可能会被视为欺诈行为,导致签证被拒绝。如果需要前往多个国家,可以根据行程和时间顺序,依次申请不同国家的签证。在申请签证前,可以先了解各个国家的签证要求和流程,以免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困难和时间浪费。

一战前德国是如何挑战英国的?

第一,德国虽然殖民地面积远远比不上英国,但德国本土面积和人口远高于英国。英国本土只有24万平方公里,即使加上半独立的爱尔兰也不过31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4800多万(爱尔兰300多万)。而相比而言,德国的面积为5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6700万,都远远高于英国。

由于英国的工业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本土,所以虽然殖民地面积大,但工业产值和经济总量并不比德国多多少。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国力暴增,1913年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15.7%)比英国(占世界14.1)还要高。综合来讲,德国的总体实力和英国已经相差无几。当然,英国的殖民地也不是没有优势,这些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兵员。事实上,即使美国不参战,英国也能凭借辽阔的殖民地继续和德国耗,德国照样会输掉一战。

第二,英国是个岛国,海军实力强大,陆军规模很小,唯一的优势就是海军。此外,由于英国殖民地面积辽阔,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英国的力量。即使海军方面,其本土舰队和德国公海舰队相比也没有多大优势可言,陆军就更不用说,不够德国塞牙缝的。

而德国以军事起家,是世界第一陆军强国,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德国能在短时间内动员几百万优秀的军人参战。德国的陆军单挑俄国和法国两大强国不落下风,海军也能和英国海军硬碰硬,德国可以说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强大的军事是德国敢挑战英国霸权的底气。不是有英吉利海峡阻挡,德国早就把英国收拾了。

第三,德国挑战英国也并非只是单干,德国还拉了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等一帮小伙伴,和英国的协约国集团实力相差不大,不过德国的这些小伙伴除了奥匈帝国像点样子,其他的都是凑数的,意大利更是十足的坑货,德国战败和找了一群坑爹的队友有很大关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