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的故事(地鼠种菜的故事读后感)
鼹鼠的故事,地鼠种菜的故事读后感?
读完《地鼠种菜的故事》,我深刻的感受到:
那个兵士一有了钱,就“有华美的衣服穿,交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都说他是一个稀有的人物,一位豪侠之士。”但他一旦没有钱,他就不得不从那些漂亮房间里搬出来,住到顶层的一间阁楼里去。“……他的朋友谁也不来看他了,因为走上去要爬很高的梯子。”这现象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今天还是如此。
大概这才是这篇故事的重点吧,描述了 “钱”与“朋友”之间某种令人觉得恶心的关系。。。。
鼹鼠妈妈讲故事好词好句感受?
《杨红樱童话手绘完全本:鼹鼠妈妈讲故事》内容简介:鼹鼠妈妈有四个可爱又淘气的小宝贝,她天天给孩子们讲道理,一心想把他们都培养成为勤劳、善良、聪明的好孩子,可是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怎么办呢?鼹鼠妈妈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知道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冬天里,她把炉火烧得旺旺的,还准备了好吃的点心,让孩子们团团围在她的身边,听她讲故事。故事一个接一个地讲下去,日子也一天天
过去了。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正如鼹鼠妈妈所希望的那样,她的孩子们都比过去更懂事、更可爱了
鼹鼠妈妈讲故事中有几个小鼹鼠?
鼹鼠妈妈有四个可爱又淘气的小宝贝,她天天给孩子们讲道理,一心想把他们都培养成为勤劳、善良、聪明的好孩子,可是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怎么办呢?
鼹鼠妈妈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知道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冬天里,她把炉火烧得旺旺的,还准备了好吃的点心,让孩子们团团围在她的身边,听她讲故事。故事一个接一个地讲下去,日子也一天天
鹰和田鼠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有一只雄鹰和一只雌鹰飞到了一个大森林里。它们打算在此建巢,希望明年夏天能生出小鹰来。
田鼠听说后,便对老鹰说:“你们别在这棵树上定居,因为它的根部几乎腐烂啦!”可老鹰却说:“你这个田鼠怎么能干涉我鸟大王的事呀,快走!”
转眼间,到了第二年夏天。雌鹰生出了子女,它们一切都很顺利,都很幸福。可后来呢?有一次,雄鹰出去打猎,带回了丰美的早点,正高兴的往回飞。 然而,让它惊讶的是:那棵树已经倒了,母鹰和小鹰都被压死在地上了。老鹰自责道:“为什么当初没有听田鼠的话呢?我是多么笨的一只鹰啊!”
老鹰因为骄傲,不听忠告,命运就会如此惩罚它。如果它当时仔细分析一下的话。就会想到:地鼠是在地下掘洞的动物,和树根很接近,对于一棵树的好坏,当然可以知道的很清楚了。
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他们不懂得自己只是茫茫沧海中的一小部分,和别人都只不过是一样的。这些人好比一个瓶子装的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是还晃荡不出来。这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60年粮食短缺的故事?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土地和粮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亲近感情。 在我们家决不允许浪费粮食,每次去饭店吃饭,总是先掂量一下,看看几个人点几个菜,够吃就好。如果吃不完,就打包带回家,总舍不得扔掉。今年7岁的儿子每次外出吃饭都会说:“吃不完的,要打包带走。”这种节约的家风,得益于父亲的谆谆教导。
父亲说:“1960年,那年冬天,村子里死去的人,比往年多了一倍。”因为缺少粮食,造成营养不良,有些年老、体弱、多病的人,没能捱过那个寒冷而饥饿的冬天。
父亲经常跟我和妹妹讲起1960那段饥饿的往事。
1960年,上一个农历庚子年,因为自然灾害,农田歉收。看着家里越来越少的存粮,爷爷愁容满面,一筹莫展。看着家里4个半大孩子,和年迈的曾祖父、曾祖母,一家8口人的吃饭问题,是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
那一年,父亲11岁,父亲排行老二,他上面还有一个长2岁的哥哥,下面有小他2岁、3岁弟弟妹妹,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家有半大小子,一顿吃穷老子。”爷爷面对的是家里的3个半大小子和1个半大姑娘。
秋后的一天晚饭后,和曾祖父母商量以后,爷爷召集全家开会。爷爷是个严厉但不爱讲话的人,他干咳了两声:“今年田里收成不好,恐怕要挨饿。”说完这一句,就不再说话,只是不停的吸他那根旱烟管,只有一缕白色的烟雾,伴随着烟袋锅儿忽明忽暗的节奏,或快或慢的袅袅升起。
孩子们都不敢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不由自主的吞咽着唾液,好像已经体会到没有饭吃的滋味。其实家里的口粮早已经限量了,也就是他们并不是每顿饭都能敞开了吃饱,只是把分配自己的那份吃完而已。
爷爷抽完他那一袋旱烟,习惯性地把烟袋锅在脚底板边缘磕了几下,磕掉烟灰,收起旱烟袋。才开始宣布他的应对饥荒计划。“首先,从明天开始,大家的口粮减半,你们爷爷、奶奶除外。这样我们家的粮食才能够撑到明年夏天麦收。”这时候父亲他们兄妹几个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瞪大了眼睛,但是都没人敢说话。只有曾祖父开口说:“我和你娘的口粮也减半吧,饥荒当前,大家要统一行动,共同度过难关。”
爷爷接着说:“口粮减下来,也不能让大家饿的太难受,所以,你们几个小家伙,要出去找吃的东西。”爷爷停顿了一下,看看大家的反应,父亲他们几个开始小声议论起来。“咳咳”爷爷干咳了两声接着说:“但是有一条严格的纪律,就是不可以去偷!你们放学后,挎一个篮子,拿一个小铲子或镰刀,去野地里找能吃的东西。”然后爷爷 开始教给他们哪些东西可以吃,哪里容易找到等等。
第二天,父亲他们兄妹四个,分成了两组,放学后分头去野地了找可以吃的东西。父亲说,那年的冬天,虽然整天饿着肚子找吃的,但是过得很快乐,因为在十几岁的年龄,经历了一场恰到好处的生存考验。
辽阔的华北平原,人多地少,没有森林,不靠海,除了大面积的耕地,只有一些盐碱荒坡。
最初,他们紧紧抓住秋收的尾巴,在秋收后的田地里,搜寻被遗漏的果实。有时候运气好,会挖到几块小地瓜、小萝卜头,未长成的小玉米、落在地里的花生。每每带着收获回家,他们都会开心一整个晚上。
渐渐地冬天越来越冷,地里再也挖不出可以吃的东西了,盐碱坡地上也找遍了,能吃的东西,都被人刨出来了吃了。每天挎着空空的篮子回家,大家开始泄气了。
有一天,大伯听一个邻居说,田地里会有地鼠的洞,地鼠会把粮食储存在地洞里过冬。于是,有一段时间,他们留意地上的洞。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在一段河堤下面,发现了一个地鼠洞,他们挖呀,刨呀,折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挖到了地鼠的仓库,那天,他们收获了3斤多粮食,有大豆、玉米,还有绿豆。父亲每次讲到挖地鼠洞,就会兴奋的手舞足蹈,像一个得到奖品的孩子。
因为全家人的省吃俭用,加上大家努力外出刨食,一家八口安然度过了那个饥饿的冬天。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家勤俭节约的家风,也就这样自然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