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二时辰(你经历过哪些听起来不可思议却真实发生的事情)
成都十二时辰,你经历过哪些听起来不可思议却真实发生的事情?
65岁的欧阳平为了5元钱和当局长的妹妹打了近5年官司,欧阳平甚至不惜花光自己的7万元养老钱,从县初级法院到中级法院再到省高级法院打官司……
65岁的欧阳平近5年来随身带着一大堆材料,这些材料对他来说就像宝贝一样,因为这都是他近5年来打官司的材料。
见到记者,欧阳平就拿出随身带的材料给记者看,并告诉记者妹妹是县教育局局长,家里条件优越,可为了5块钱,妹妹不顾兄妹情,和他将官司打到底
欧阳平的儿子欧阳典发也告诉记者,30年来,父亲和姑姑为了5块钱一直争论不休,父亲甚至不惜花完自己用来养老的7万元和姑姑对簿公堂。
欧阳平给记者看材料后,父子俩带着记者去欧阳伟军家,刚到楼下,见到妹夫雷文奎,欧阳平情绪激动,上前和妹夫争论起来,接着不顾一切又跪又趴在地上。
雷文奎无奈的告诉记者,妻子结婚前好像是每月要给她哥哥5元钱,现在她哥哥说我妻子工资涨了,他要这笔工资,不让我妻子领工资了,我妻子和她哥哥之间为了5元钱争论已久,我不止一次劝妻子停止这场纷争,然而欧阳平却不依不饶,把事情闹得满城风雨。
看到欧阳平又一次来家里闹,雷文奎无奈下只好打电话给在单位上班的妻子,随后带记者去单位找妻子。
见到记者,欧阳伟军忍不住诉苦,哥哥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时都来找她,她也都帮忙解决了,她现在在教育局工作,本不想和哥哥闹到法院,可是哥哥一次又一次的把她告到法院,现在哥哥又把她告到省高级法院,她也很无奈。
欧阳伟军说,父亲以前是老师,后来父亲公伤没法再继续做老师,1979年,我和哥哥成为顶父亲职位的候选人,经过层层筛选后,当年8月份确定顶职人选,哥哥落选,我成为顶职人,并且9月份开始上班。
因为我顶了父亲的职位,哥哥自那时起就一直耿耿于怀,说父亲要我每月给他5元钱,哥哥见我不同意,就写了一份5元协议,还说我不同意每月给他5元钱,父母的生老病死的费用就两兄妹平分。
记者问欧阳伟军,既然你不同意,为什么当年还给哥哥每月5元钱?
欧阳伟军说,因为哥哥当时有小孩读书,生活困难,我就资助他一点。
记者见到欧阳伟军否认签有五元协议,而欧阳平手中又有五元协议,为了弄清这份协议到底是不是真的,记者便把在楼下等候的欧阳平叫上楼。
欧阳平一上楼,就拿出一份证明,情绪激动说,这是小学学校杨主任写的证明,杨主任可以证明五元协议这件事。
欧阳伟军见哥哥拿出证明,情绪也激动,说:这件事你去问父亲,你找别人问别人做什么,我不同意这协议。
兄妹两一见面又争论起来,双方情绪都很激动,记者把两人劝住,叫两人坐下来好好说。
欧阳平对记者说,妹妹自始至终都知道五元协议的事,如今妹妹不但否认有五元协议,还将一切过错归结于他。
记者问欧阳平,当年妹妹顶职,你心里是不是有很大的意见?
欧阳平承认心里确实有很大意见,当年妹妹顶职,父亲作主让妹妹每月付给我5块钱作为补偿,补偿随着工资涨而涨,当时妹妹也说“哥哥,你让我去顶职,我每月给你5元钱”,1979年妹妹顶职后,开始确实每月都付给我5元钱,然而1983年10月份妹妹结婚后就拒绝再支付5元钱给我,如今妹妹命运得到了改变,生活优越,我却在家务农,还要赡养老父亲。
欧阳伟军反驳哥哥,我接班后没给过他钱,结婚前三年也没给过,那时候我领到的工资全部交给父母,五元协议我一开始就不同意。
欧阳平见妹妹一再否认五元协议,转身就离开妹妹的单位,带着记者去找当年见证五元协议的知情人。
在欧阳平的带领下,记者走访了欧阳家族知道五元协议的老一辈人,三位知情人都向记者证实了五元协议的真实性。
接着,欧阳平又带记者走访了曾经调解过顶职一事的杨主任。
杨主任说当年欧阳平作为儿子,本来应该是欧阳平顶父亲的职位,但是因为欧阳平年龄大了,他父亲就让女儿欧阳伟军接班,欧阳伟军顶职后,兄妹俩因为顶职一事争吵不休,为了平息兄妹之间的顶职之争,经过我调解后,兄妹两人意见达成一致,当时还写有一份证明,证明中明确指出欧阳伟军每月支付5元钱给欧阳平。
三位知情人证实了五元协议的真实性,杨主任又给欧阳平兄妹俩调解过,30年前兄妹俩已达成协议,顶职风波平息了,欧阳伟军前几年确实按照协议每月支付5元钱给欧阳平,兄妹俩相安无事,但欧阳伟军结婚后为什么拒绝再继续支付5元钱给哥哥,而且不承认五元协议,这期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当年真的是欧阳平的父亲决定让欧阳伟军去顶职吗?
欧阳平带着满腹疑问的记者去见父亲,他恳求父亲出面澄清顶职这件事。
欧阳平的父亲叫欧阳仪,已经93岁,早年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后来在一次意外中受伤,失去了劳动力,不得不提前退休。
欧阳仪见儿子和孙子提起五元协议,情绪突然激动,语无伦次起来,似乎在回避这个敏感的问题,不管儿子和孙子如何提醒,欧阳仪都是含糊其辞,似乎是在为当年兄妹俩的五元协议打马虎眼。
记者不知道欧阳仪为什么打马虎眼,目的又是什么?而欧阳平见父亲含糊其辞,不肯澄清,他没有再逼父亲,带着记者离开。
离开后,欧阳平告诉记者,当年他为了顺利通过顶职的体检,一口气跑了30里地,到县城完成所有体检手续,他梦想着如果能顶父亲的职,他就能如愿成为城里人,就不用再务农,饱受农作的辛苦。
欧阳平说,他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子承父业,本来可以顺理成章成为父亲的接班人,端上铁饭碗,然而父亲却让妹妹欧阳伟军去顶职,在父亲的要求下,他极不情愿的同意了让妹妹去顶职,他虽然同意妹妹去顶职,但却心痛一辈子,因为失去了顶职的机会后,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只是守在家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辛苦一辈子。
欧阳典发告诉记者,姑姑顶职,有班上,有工资领,命运改变了,生活好了,父亲却继续在农村辛苦务农,还要养爷爷,父亲心里就觉得不平等、不公平,如今顶职一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家人也曾过多次劝父亲不要再和姑姑争了,可固执的父亲难咽这口气。
欧阳平原本就不是心甘情愿同意让妹妹去顶职,顶职后他心里就觉得不公平,后来妹妹又拒绝按协议支付五元钱,他就更加不服气,以致于兄妹俩因为顶职一事纠缠不休。
为了让兄妹俩化解这场顶职纷争,记者联系欧阳伟军,欧阳伟军同意记者前往她家见面谈。
欧阳伟军家在县城,在县城有一栋五层楼房,一二层出租,三四五层用于居住,生活条件优越,按理说这样优越的条件,即使按协议支付五元钱,并不是难事,可是她为何要否认五元协议,甚至与哥哥对簿公堂呢?
在欧阳伟军家,欧阳伟军夫妻俩告诉记者,兄妹俩为了五元协议,一直吵闹不休,期间发生过多场冲突,侄子欧阳典发曾经在她家点火烧毛毯,敲坏衣柜的镜子。
随后,欧阳伟军带记者走进父亲曾经住过的房间,衣柜还有父亲的衣服,欧阳伟军说由于兄妹俩关系恶化,她无法去哥哥家探望父亲,在外人眼中,她能顶父亲的职是幸运的,但在哥哥眼中,她却成了家中罪人,30年来,兄妹俩因为顶职一事走上陌路。
记者问欧阳伟军多久不见父亲了?
欧阳伟军哭着说,已经两年见不到父亲了,她不敢回去见父亲,怕哥哥打骂她,有次过年,她和儿子回家拜年,刚到门口,哥哥就叫她去姐姐家,她连父亲都见不到,如果能再见到父亲,她会解释清楚眼前发生的一切。
为了让兄妹俩有一次沟通的机会,第二天记者将姐妹四人约到欧阳平的三妹家召开家庭会议,然而让记者意外的是知欧阳伟军没有来,至于她为何缺席这场家庭会议,欧阳平的大姐和三妹表示不清楚。
家庭会议中,欧阳平的大姐和三妹将矛头指向欧阳平,姐妹俩认为欧阳平和欧阳伟军这场纷争早在30年前已经做了断了,是欧阳平不服这口气,兄妹俩才纷争30年,姐妹俩劝欧阳平撤诉,不要再打官司,还这个家一份安宁,不要觉得心里不公平,妹妹不给钱,就硬气些不要,没那五元钱,生活一样过,她们姐妹俩没有读过书,大字不识,还不一样过日子。
欧阳平没有接受大姐和三妹的劝说,相反,见大姐和三妹帮欧阳伟军说话,他一脸愤怒,固执认为整件事都是欧阳伟军违约在先,他并没有错,认定了五元协议,欧阳伟军既然顶了父亲的职,他就应该得补偿。
欧阳伟军话一出,就遭到大姐和三妹痛斥,无诉大姐和三妹怎么劝说,欧阳平都听不进,也不肯再沟通,转身走到车边。
欧阳平的大姐对记者说,欧阳平老是问小妹欧阳伟军要钱,小妹已经给过他了,他还要闹,他现在的心态就是不让妹妹当干部,拉着妹妹回来和他一起做农民。
最后,欧阳平的大姐和三妹恳求记者帮忙,希望父亲在世时能够化解欧阳平和欧阳伟军的纷争,兄妹俩重修旧好,家庭和睦。
在家庭会议第二天,欧阳平打电话给记者,说给记者看一样东西。
欧阳平说3年前,妹妹找了几个社会闲散人员对他和儿子拳打脚踢,造成父子俩头部多处受伤,父子俩受伤后,妹妹不准他们去医院住院,当年父子俩只能去诊所治伤,为了治伤,医药费花了三千多元,事后妹妹不但不承认打架事件,还拒绝支付父子俩的医药费。
欧阳平为了证明妹妹找人打伤自己,父子俩带记者找到当年为他们治伤的诊所尹医生。
尹医生告诉记者,当年欧阳平父子俩确实被打伤,自己亲自为父子俩治疗,至于具体的打架过程他并不清楚。
告别尹医生后,为了向妹妹讨个说法,欧阳平父子再次去找欧阳伟军。
欧阳伟军面对记者的质疑,还是不承认打人事件,说哥哥在撒谎,然而记者在欧阳伟军手中发现有一份2012年2月8日的调解书,调解书中对五元协议和打架事件,双方都作出让步,欧阳伟军一次性支付21800元,双方矛盾就此了结。
既然当年双方都在调解书上签了字,按理说五元协议和打人事件已经处理好了,欧阳平为何还在打架事件上纠缠不清呢?欧阳伟军为何又不承认打人事件?
欧阳平对妹妹和妹夫说,你们俩都在这,你们要摸着良心说话,当年你们有没有叫人打我和儿子。欧阳伟军说,我没有找人打你们。
欧阳典发见姑姑不承认,说打人事件不管姑姑承不承认,都是铁打的事实,我希望姑姑能向父亲低头认错,哪怕是口头认错。
到这时,记者才知道欧阳平如此找妹妹讨个说法,就是希望妹妹能向他认错,道个歉,说声对不起。
然而,认错和说声对不起如此简单的要求,欧阳伟军似乎很难接受,在她看来,因为自己顶了父亲的职,就遭受了哥哥无休止的纠缠和无数次来家里闹。
因为欧阳伟军说她没有找人打哥哥父子俩和不肯认错,欧阳平这一次找妹妹讨个说法,却什么也讨不到。
主持人对欧阳平说,因为顶职一事,欧阳平兄妹俩争吵不休,哥说哥有理,妹说妹有理,父亲欧阳仪又不肯讲当年的事情,外人就有些不清楚当年真相到底如何,也不清楚兄妹俩说的话谁真谁假。
欧阳平被问,当年妹妹顶职时,你为什么向妹妹提出要钱?
欧阳平说,顶班应该是我去,因为我是男的,在家里不走,她是女的,得走啊(意思是女的始终要嫁出去,是外人),再说,妹妹顶班时说过她顶班,就负担给我钱,我也说过,如果是我去顶班,她去读书,不管她读到哪,我都出钱。
欧阳平被问,当年你已经30多岁了,有没有想过,既然两人是兄妹,既然已经让妹妹去顶班了,那就好人做到底,这五块钱他也不要了,反正少了这五块钱,也不会怎样。
欧阳平说,我没想过,因为这五元协议是一个承诺。
欧阳平被问,在你观念中,是亲情重要,还是钱重要?
欧阳平说,我要钱她打我啊,她打我,我就必须要钱。(意思是妹妹打他了,亲情就不在了,既然亲情不在了,那不如要钱)
明白欧阳平的逻辑后,大家劝他不如趁这次有外人介入的机会,把兄妹间的矛盾化解掉,如果现在还不化解,未来十年还会有更多的矛盾。
面对劝说,欧阳平没有出声。
律师问欧阳平,你到省高级法院去告妹妹,目的是什么?
欧阳平说,目的是让妹妹向我认错和承认打人事件,只要妹妹认错,几千元医疗费我也不用她赔了。
因为兄妹俩谁也不愿让谁,谁也不愿先跨出第一步,兄妹俩可能还会继续纠缠下去。
在家庭会议第三天,欧阳伟军打电话给记者,说有重要的要告诉记者。
见到记者后,欧阳伟军拿出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给记者看,省高院驳回欧阳平上诉申请,这让欧阳伟军的心感一阵轻松,她希望哥哥不要再继续纠缠下去,伤害他自己,也伤害家人。
省高院驳回欧阳平上诉申请,意味着兄妹的争吵暂告一个段落,也给兄妹重拾亲情的一个机会。
欧阳伟军和两个姐姐一起回家看望父亲,阔别两年后,三姐妹和父亲团聚在一起,老父亲眼中带着泪花,因为这一刻团聚,老父亲不知盼了多少回,而老父亲当年做出让谁去顶职,相信他也是艰难的决定,毕竟顶职机会只有一次,只能一个子女去顶职,他提出五元补偿,其实也是对亲情的一种补偿,希望一家人能和睦和亲情永在。
看望父亲后,欧阳伟军劝哥哥不要再花血汗钱去打官司了,如果真要继续打官司,就要想好了,她会奉陪到底,最后,欧阳伟军向哥哥说了声“对不起”,一声对不起,解开了兄妹几十年的心结。
@荷香袭人来:都说金钱是把照妖镜,能照出人性的丑恶一面,对于一些人来说果然如此,亲情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
欧阳平和欧阳伟军本是亲兄妹,两人为了5元钱争吵30年,甚至引发冲突,受了伤,以及一次又一次走上法庭,兄妹俩能闹到这种程度,太不可思议了,不可思议的背后却又是钱在作怪。
父亲只有一个父亲,父亲的职位只是一个职位,能顶父亲职位的也只能一个人去顶,不管是让欧阳平去顶职,还是让欧阳伟军去顶职,父亲都没有办法做到公平,子女都兼顾,只能从亲情角度出发,在金钱上让顶职的人给不能顶职的人一定的经济补偿,希望兄妹俩能和睦,然而兄妹俩还是为了五元钱,一闹再闹,不仅伤了老父亲的心,也伤了那份亲情,让家不得安宁。
欧阳平作为兄长,倘若能摒弃只有儿子才能顶职的观念,或者能大度一些,既然父亲让妹妹去顶职,就如父亲心愿让妹妹去,不因为妹妹顶职而耿耿于怀,更不去在乎五元钱补偿,妹妹结婚后拒绝支付每月5元钱,也能坦然接受的,不固执的抓住五元协议不放,兄妹俩又怎会30年纠缠不休,亲情又怎会在争吵中被消耗掉。
欧阳伟军作为妹妹,既然父亲作主让自己每月给哥哥5元补偿,自己也同意,还在调解书上签字,就要履行协议,自己能顶职,命运得到改变,跳也农门,生活好,用5元钱来感激哥哥当年的成人之美又怎样,5元钱能换来兄妹和睦,家安宁,亲情不破碎,父亲不伤心,又何乐不为,既然哥哥要一声“对不起”,作为妹妹,不管对或错,就算是对,但为了亲情,说一声“对不起”,也没什么。
写在最后:
金钱是身外之物,没有了可以再争,生活再困难,咬咬牙就挺过去了,而亲情一旦破碎,就难重修于好,亲情没了也就没了,再多钱也买不回。四川哪些县允许土葬?
1. 目前四川省允许土葬的县有很多。2. 这是因为四川省地理环境复杂,山地较多,土地资源相对较为充裕,因此土葬成为一种传统的葬礼方式。此外,土葬也符合一些地方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要求。3. 值得延伸的是,虽然四川省允许土葬的县很多,但也有一些县市已经逐渐限制土葬,鼓励火葬或其他葬礼方式,这是为了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在选择葬礼方式时,需要根据当地政策和个人意愿做出决策。
你是如何看待善有善报?
我相信,尽管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合,但我们的身边的确有太多善有善报的实例。
一九七二年,光山县举行兴建泼河水库大会战,我们村二十余名青壮年参战,当时只有十来岁的我,也有幸陪大人们一起,在路上往返运输粮草。
负责做饭的是一位叫朱秀的三十来岁的妇人,因家庭贫困,长期营养不良,看起来像五十多岁的老妇人。一天下午,临近做晚饭的时候,朱秀推开临时搭建的厨房门,天呀,简陋的灶台边竟蹲着一个衣衫破烂的中年男人!
一脸恐惧的朱秀马上反映过来,这人是贼!可是,厨房里除了一点米,再无他物,他能偷什么呢?好在男子并没有凶相,只是可怜巴巴的看着朱秀,似乎在说,既然被你抓到了,生死由你吧!朱秀知道,这是来寻吃的,这年头因饥饿挺而走险的人多去了!于是,她反过来安慰对方,千万不要干傻事,那意思是不要冲动,因为,男子身边有一个粗粗的烧火棍,如果稍有不慎,他就会拧起来扑向自己!朱秀想多了,那男子没有拿烧火棍,而是向她道出缘由,原来,男子姓王成分不好,地主出身,在家乡没有立足的地方,只好携妻子和一个不满足岁的女儿从家乡湖北沿路乞讨,这两天风紧,到处抓“流窜犯”,乞讨不便,只好将母女藏在一个山洞里,自己下来寻吃的。
男子说罢,居然嚎啕大哭,惹得朱秀泪流满面,她二话没说,顺手拿起身边的一个布袋,麻利地装了半袋米,足有十余斤,又随手往布袋里塞进头天蒸的馒头,让他赶紧溜走。
入夜,朱秀难以入眠,一来,怕是上当受了骗;二来,早春咋暖还寒,更担心母女是否吃得消,于是,想趁黑去探个究竟。
果然,那男人所言不虚,母女正嗦嗦发抖,因不敢生火,米依旧在袋子里。朱秀不禁潸然,扭头返回工地,将实情悄悄告诉队长,队长也不知所措,似乎爱莫能助。但朱秀建议,不如让那男人参加我们村的劳动,一来,人家有个温饱,二来,我们的任务也能顺利完成,那女的身体也不错,我正好缺个帮手,每天人家也就是吃几碗饭罢了。队长想想也对,反正也不是坏人,坏人哪有举家潜逃的,于是满口应承。朱秀是个急性子,催队长立马动身,和自己一起将母女接到工地。
一家人千恩万谢自不待话下,自早春直到农历五月“会战”结束,这对夫妻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小女孩因得到两位母亲的精心照料,粉嘟嘟的小脸煞是可爱!看着风声己过,王姓家乡也传来消息,现己平安无事,可以回家了,于是,队长让他可劲挑了两罗筐大米,朱秀又拿出十元钱,用红线系好,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一晃三十余年,朱秀早己把这事丢在了脑后,只是偶尔念起那女孩,若活着的话应该三十多岁了。
不料,一九九五年,朱秀的丈夫得病,在本地医院一直查不出个所以然,只好转往武汉协和医院,人生地不熟,年近六旬的朱秀终日背着丈夫流泪,虽己挂号十余天,一直因床位紧张住不上院,只好权寄廊沿,朱秀时常出去找个最便谊的饭摊充饥。这天,朱秀路过医院后面的公园,见椅子上的一对老夫妻似曾相识,便多看了两眼,对方也在打量着朱秀!天呀,这对老夫妻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就是自己寻找了多年而不得一见的朱秀!原来,老夫妻曾两次来泼河镇,寻遍了镇子的角角落落,也没有见到当年的恩人!他俩哪里知道,朱秀的家不在泼河镇,而是远离五十多里开外的另一个乡镇,只怪当年粗心!
说来更巧,朱秀丈夫挂号的主治医师正是当年叫朱秀“妈妈”的小女孩!名叫王芳,胸外科主任医师!一家人叫朱秀接到家里,经细心检查,丈夫无需手术,保守治疗即可,服药月余,在王医师一家的精心照料下,丈未很快康复,朱秀也因生活安逸,心情愉快而红光满面!
病愈后,更让朱秀欣喜不己的是,经多方协调,王芳为朱秀的丈夫谋得了医院门卫的职务,朱秀也进入医院做了保洁!老夫妻怎么也想不到,当年不足挂齿的善举,竟有如此回报!自从,还是朱秀的乡亲,谁有三病两痛,王芳有求必应,当然还有队长一家!
善有善报呀,这决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
你经历的最匪夷所思的事是什么?
我从小就胆子大,不怕死人也不信鬼神,但当年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死尸有心理阴影,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那年初三刚毕业,家里准备在村子背后的公路边上修新房子。新址地势高,交通方便,但离村里最近的人家也有四五百米,所以我不得不白天当小工打杂,晚上则在工地上守夜。
守夜的条件无疑是很简陋的,毕竟穷,毕竟新房子才刚起了个基础。几根木头杆子一搭,顶上盖一张塑料布,再放一块门板当床,这就是我守夜的小窝了。
有一天,村里发生了一件惨事。同村的一个哥上山淘沙金的时候,摔死了。摔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父母妻儿,呼天抢地,哭的死去活来。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有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上山淘沙金是怎么回事。很神奇的,在我们老家的高山上,往往是半山腰,有些地方居然有像河边一样的细沙。这些细沙里含有沙金,越是悬崖峭壁的地方,沙金的含量越高。于是很多人为了挣钱不惜铤而走险。
按我们老家的习俗,横死在外的人,死后是不能抬回家的,不吉利。于是,村里人就在我家修新房子的马路对面,简单搭了个棚子,停尸路边。因为那里就有一条下到村里的小路。
那会儿真是年轻啊,血气方刚,马路对面就停着摔死的尸体,我居然一点都不害怕。
也许是白天干活太累了,不到半夜我就呼呼睡着了。不知从何时起,迷迷糊糊中我似乎感觉有什么东西压在我身上。软软的,似乎还挺舒服。
刚开始还只是压在身上,慢慢的脸上也被压住了。然后,隐隐约约中,耳边似乎传来有女人的哭声,我猛然之间就记起了马路对面的事。
于是,我使劲想要挣扎,可手和脚都动不了了;想要睁开眼睛,可眼皮不听使唤了;想要呼喊,可喉咙里却发不出声音来。明明感觉很清醒,可身体却好像完全不属于自己的。
压在身上和脸上的东西变得越来越重,我开始感到心慌,似乎有些喘不过气,开始感到无助和恐惧。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这种无助和恐惧快要吞噬掉我时,身上突然一轻,然后耳边响起一个炸雷一样的声音,“你睡死了嗦!”我猛然睁开眼睛,被针刺一样跳了起来,大口的喘着气。
只见父亲正一脸吃惊的站在旁边,然后他说,“你的脸色怎么这么苍白,还满头大汗的,有哪里不舒服吗?”
我摆摆手,朝马路对面看去。只见马路上湿漉漉的,显然是昨晚下过雨,而停尸棚里只有两三个呆坐着的人影,显得格外的阴沉冷清。收回视线,我才发觉头顶的塑料布已经被掀开了,卷成一团被扔在地上。
父亲说他来的时候,看到顶上的塑料布已经积了好大一滩水,都整个压在我身上了。
我没敢对父亲说起昨晚的事,怕他笑话我,但直到对面下葬前那几天,我都再不敢一个人独自守夜,天天叫发小过来陪我。
仅仅是因为积水的塑料布压在身上和看到摔死的尸体,就发生如此可怕的梦魇吗?我至今仍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关公为什么会被奉为财神?
“关财神”这个称呼是不准确的,严格来说,关羽应该是被称为“武财神”,而不是“关财神”,关羽之所以会成为“武财神”,是一个长期不断被神化的过程。
关羽是三国前期的人物,其一生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一是武艺高强,勇猛过人,不仅被称“万人敌”,而且是三国史上唯一“威震华夏”的武将。
二是关羽忠义,一生只追随刘备,即使曹操高官厚䘵留关羽,关羽也不为所动,仍然追随一无所有的刘备。
由于关羽这两个显著的特点,在关羽被杀后,官方及民间为了纪念关羽,在河南洛阳,曹操为关羽修建了陵墓和祠庙,这就是日后的“关林”;在湖北当阳,孙权为关羽修建了陵墓,这就是日后的“关陵”,在四川成都,蜀汉为关羽修建了衣冠冢;在山西运城,关羽的家乡人为他修建了衣冠冢,成为了日后的全国最大的“关帝庙”。
而在全国各地为纪念关羽而修建的“关羽庙”更是不计其数,由于官方和民间的这种纪念,时间一长就转化为对关羽的信仰,于是关羽的形象就逐渐开始神化起来。
到了北宋时期,关羽被朝廷封为“义勇武安王”,元朝时期关羽被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朝时期关羽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时期关羽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不仅各朝各代不断对关羽加封,在民间也不断对关羽进行神化,首先是对关羽出身的神化,据说关羽的前生是一条龙,被称为“解梁老龙”,相传在东汉桓帝时期,关羽家乡所在的河东地区大旱,有一条老龙为了怜悯百姓,因此连夜吸了黄河水到河东地区降雨,玉皇大帝见老龙违抗天命,令天将带剑斩杀老龙,将龙头掷于地上,在河东解县有一个僧人叫普静,他在一条小溪边发现了龙头,将龙头带回寺庙诵经9天,结果龙头不见了,而在小溪东边的一村子中叫关毅的人家里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羽,字云长,这就是关羽神话的出生。
然后,关羽在佛教中被尊称为“伽蓝菩萨”和“护法神将”,在道教中被称为“关帝圣君”,是道教护法四帅之一。
在民间,由于关羽形象威武、忠义勇敢,以是正义的化身,于是被当成“武圣”、“门神”、“武财神”,有镇宅避邪、保佑平安、招财进宝的信仰,之后关羽逐渐被商人当成财神,又因为关羽尚武,因此被称为“武财神”。
关羽之所以被称为武财神,主要有三个原因:
1、关羽生前非常善于理财,据说发明了一种记帐方法,被后世商人所推崇。
2、关羽非常重义气、讲信用,这成为商人信奉的教义。
3、据说关羽战死后,化身为神,常常回来助战得胜,商人们希望自已也能像关羽一样,挫败后能东山再起。
在明清时期,还流行一种“接财神”的风俗,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商店开业都要大肆燃放鞭炮、烧金纸、拜关公像,以显示迎接财神进门,象征生意红火,这一天也被称为“接财神日”,直到现在,某些地区还有这种风俗呢。
关羽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神化,最终成为“武财神”。